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一篇文章里的,其他的都大概明白,但是还有一个觉得老唐没有澄清,也可能是我漏了:老唐的买点是合理估值的50%,为什么这次远高于买点就买入了。仅仅是因为历史上在茅台上赚了很多,“高点儿就高点儿”的原因吗?
@唐朝:看来说那么多次,还是不够清楚。
理想买点=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
三年后合理估值=三年后自由现金(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可以用净利润替代,有可接受瑕疵的企业可以将净利润打折模拟)×25~30。
当年合理估值=当年自由现金(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可以用净利润替代,有可接受瑕疵的企业可以将净利润打折模拟)×25~30。
这里的25~30指的是无风险收益率的倒数,是无风险收益率在3%~4%时的取值。
如果无风险收益率发生变化(通常一两年内变化很缓慢或幅度很小),该数值也会发生变化。
当年合理估值之下到理想买点之间,根据对企业的认识和自己对波动的承受能力,个性处理,没有对错。
我个人偏向于合理估值之下开始买入,理想买点清空所有现金。
完毕。这次能看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