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编年史16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4喜欢:14

🕐1977年:

到1977年底,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其中伯克希尔资产约为3.79亿美元,蓝筹印花公司资产约为2.0亿美元,多元零售公司资产约0.675亿美元(《滚雪球》附注Chapter42-17)。

这一年公司的营运利润为2190万美元,净资产收益率约19%。

尽管巴菲特在年报中仍将纺织业放在第一位汇报,但此时纺织业无论是营收还是损益在集团中已经无足轻重;保险业已经成为重头,仅国民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就由1967年的2200万美元增加到1977年的1.5亿美元,还不包括再保险公司及homestate公司的保费收入。与此同时,巴菲特还在不停地通过收购扩张他的保险王国;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就是保险(浮存金)投资,这一年的资金量已经达到了2.528亿美元;银行业(伊利诺国家银行)一直保持盈利,1977年的利润为360万美元;伯克希尔公司持股36.5%的蓝筹印花公司最为耀眼的业务就是喜诗糖果,当年税前盈利为1260万美元(1972的收购价格仅为2500万美元,关于喜诗糖果可以参考我以前的帖子)。

巴菲特把保险浮存金主要投向债券和公司股权,在计算集团营运利润时包括当年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股票的分红的净投资收益(net investment income),1977年这部分为1230万美元;卖出债券或股票所得到的资本收益(capital gains),当年为690万美元。除此之外,没有算入集团运营利润的大量的公司持股才是伯克希尔最重要的资产,巴菲特强调这部分随股票价格涨跌而带来的浮盈或浮亏不应该是股东关注的重点(尽管1977年底的浮盈已经达到了7400万美元),关注重点应该是这些公司的长期经营表现(注意这同合伙基金时代以股票价格计算盈亏完全不同,已经运用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理念)。

巴菲特在该年度的年报中首次披露了这部分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中市值超过500万美元的持仓,其中重头的有:GEICO约4355万美元、华盛顿邮报约3340万美元、广告及营销公司埃培智(IPG)1718万美元。巴菲特说“我们选股的方式与收购企业的方式一样:1)是我们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的竞争力,3)管理层优秀,4)价格吸引人。”这与上一年的四项选股标准内容一样,但是次序有改变,把“对行业的了解”放在第一位,也就是“不懂不做”。

1977年巴菲特开始与妻子苏珊分居;他通过蓝筹印花公司以3550万美元又收购了一家报纸《布法罗晚报》(当时报纸的经营情况并不好,而后又陷入了巨大的麻烦之中),这足见巴菲特自己对传媒业的偏爱;他还在当年5月份的《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通货膨胀是如何欺骗股票投资者的?》(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英文版链接放在本帖评论中,有兴趣的球友可以阅读)。

#伯克希尔哈撒韦# #巴菲特#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全部讨论

03-01 13:14

巴菲特谈通货膨胀:
网页链接

05-09 15:17

巴菲特说“我们选股的方式与收购企业的方式一样:1)是我们了解的行业,2)具有长期的竞争力,3)管理层优秀,4)价格吸引人。

03-01 23:59

喜诗糖果经营: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