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哈撒韦编年史7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15喜欢:5

🕐1964年

1964年道琼斯指数上涨18.7%,基金的费前收益为27.8%,有限合伙人的实际收益为22.3%。当年底基金的规模为2600万美元,巴菲特夫妇于其中的权益为340万美元(年初约为239万美元),已妥妥地进入富人阶层。

从前年开始,巴菲特一年一般会给投资人写三封信,年初一月份的信最长,内容包括上年度基金业绩表现及与其他基金公司的对比、阐述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有时列举以往的一两个投资案例讲解其投资方法,中间一般穿插他对于复利和保守(其实是不从众)理念的(不厌其烦地)解读,这也许是投资者教育的一种方式。

1964年1月给投资人的信中,巴菲特再次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为例说明的复利的神奇:1540年弗朗西斯一世以约2万美元买入该画,如果以6%的复利进行投资,到1964年这2万美元就会变成1000万亿美元(我手欠算了一下,应该是1073.2万亿)!巴菲特其实想说明的是:他不可能一直维持这样的收益率,只要能略微跑赢道指,假以时日,长期收益仍然会令人非常满意。

这封信最后还举了两个案例说明其投资方法:

第一个案例是1962-1963年的德州国家石油公司的套利交易。通过该案例,巴菲特阐述了其套利交易的理念:尽可能了解所有情况、持续跟踪进展、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全面评估。他也说明不是每笔交易都赚钱,如果交易泡汤,市值会严重缩水(类似于博弈港股的私有化交易)。而在这笔套利交易中,巴菲特取得了年化22%的收益。

第二个案例是登普斯特农具机械制造公司,以低估类的想法切入,最后变为控制类投资并成功实现获利。通过这个案例,他给了两点启示:一投资需要耐心;二投资需要保密(这也是巴菲特一贯的秉性,甚至对朋友、合伙人亦如此)。

这一年,巴菲特开始接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制人,其中的波折巴菲特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多次。还有一个插曲: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同学无意中得知他在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也偷偷跟买了一些,但是当他们告诉巴菲特之后,巴菲特要求他们将股票以市价转让给他。对于投资,如同对待公司开支,巴菲特是非常吝啬和严苛的,有时显得不近人情。

同年4月,巴菲特的父亲前众议员霍华德·巴菲特去世,享年62岁,巴菲特埋头于投资中以躲避伤痛。也就是在这年前后,巴菲特接触到了菲利普·费雪关于“成长股”的投资理念,这与芒格的理念契合,两者潜移默化进化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我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巴菲特之后提到过。

这一年,通过对美国运通公司(主营旅行支票和信用卡业务)的深入调研,巴菲特在该公司的投资已经达到约400万美元,是其第一大持仓。巴菲特给该公司的总裁写了一封信,督促公司勇于承担因“豆油丑闻”而给银行6000万美元担保责任,他认为借此建立良好信誉所带来的利益长期来看将远大于这数千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反差——相对于他在办公费用及家庭开支的节俭和吝啬,展现了巴菲特的长远眼光和商业品行,令人肃然起敬。

【说明:帖子发布后,我一般会时不时地再读两三遍,修改一些文字,有时也会修改错误或添加内容。本篇发布后我增加了后面两段内容,也是我认为本篇非常重要的部分。】

#伯克希尔哈撒韦#

$伯克希尔-哈撒韦A(BRK.A)$

$伯克希尔-哈撒韦B(BRK.B)$

全部讨论

03-17 15:58

伯克希尔-哈撒韦编年史1-6,好像没看到,在哪呢?

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巴菲特说过“我是100%的格雷厄姆和100%的费雪”

02-17 20:02

今年走的真好

02-17 15:09

资料数据来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