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点睛:优质公司估值已在历史底部,值得去用空间换时间!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继4月26日,上证指数走出阶段性新低2863点之后,A股市场频繁传来利好消息。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分析,首先,4月底,领导层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并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上海对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市场预计上海的防疫工作压力稍有减轻。资本市场对上海疫情的关注,已经从最初对市场主体业绩的影响,上升到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我们判断后者对市场的短期情绪影响更大。如果上海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人数持续回落,社会面逐步清零,同时供应链复工复产,那么对大盘的修复是积极的,但如果疫情反复,对A股来说又是一记重拳。目前来看,专家预测上海疫情边际改善的概率较高。

另外,刘安坤分析,盈利增速预期下降、高通胀以及国际关系紧张,也是压制A股的因素,在不同阶段,主导因素不同。

目前来看,刘安坤认为,内外部因素均没有明显反转,但是市场预期的是边际好转,从而带动市场的底部反弹,所以,我们认为在政策能够如期推进的前提下,市场短期或具有一定的反弹空间。等大盘确认走出底部,重回关键点位后,市场会重新思考经济增长、加息这些尚处于不利阶段的因素,市场或进入到震荡区间,因此,市场大体或仍处在底部区间运行阶段。

从上市公司一季报中,刘安坤分析,A股非金融一季报利润增速8.09%,上游资源品贡献较大。细分行业上,资源品、高端制造(光伏设备、航空航天)、医疗器械、CXO、白酒、白电等增速或处在所在板块较高水平。风格上看,大盘价值更占优。同时自下而上看,很多优质公司估值已经在历史底部,值得去用空间换时间。

刘安坤判断,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高通胀对成长股的压制,未来或将逐步减弱。供给约束但海外需求没有急剧回落、外部环境仍旧充满不稳定,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过程比较慢,我们预计有可能发生在三季度。一旦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后,相关的周期品比如煤炭钢铝的业绩相对优势降低,同时,通胀对美联储加息的强约束也减弱。届时,成长股或将迎来真正的大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