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投资箴言/2014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0回复:5喜欢:85

         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指的就是发现是错的事情就要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大道

2014-01

1、茅台的文化中好的那部分不是来自国企,但不好的那部分确实好像有关系。多数企业一旦有了某年要冲多少亿的目标后,或多或少就可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有时候感觉他们好像自认为手里同时有着什么都可以刺穿的矛和什么都刺不穿的盾。

2、“茅台酒质量铁律“四服从原则”已经广为人知,即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酒茅台始终不渝地把产品质量视同为与生命一样重要。 在市场旺需的情况下,茅台从不为绩效显著的利益诱惑而产生短见和浮躁,当产量与质量、效益与质量、速度与质量、成本与质量这四对矛盾尖锐对立的时候,茅台始终坚定不移地严守"四个服从",把保持和发扬国酒茅台的质量摆在首位,而产量、效益、速度、成本始终都摆在以质量第一为前提之下的从属地位,一切服从于质量。 “不挖老窖,不卖新酒”、“出厂酒品酒龄至少在5年以上”,都显示着茅台人对茅台酒品质的苛刻追求。”段:作为国企,茅台确实是有点东西不是很完美,但做好酒的文化是茅台之所以是茅台的原因。有着这种文化的酒也就茅台了吧?!

2014-03

3、我认为茅台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好像茅台正在做的也有点这个意思,慢慢地把非53度飞天的酒分出上市公司。

4、长期而言,送股除了能增加一点交易费用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5、(为什么老巴说买卖股票你都不应基于宏观经济的预测?)段:你如果能用10年的眼光看企业你就明白了。想想10年后。

6、我投资只是为了好玩,所以一般只关心有自己喜欢的产品的公司。从这类公司里找投资目标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既享受产品又享受投资带来的回报。

2014-05

7、平常心指的是理性思考,平常人多不理性。

8、巴菲特从来就不是很赞成投比亚迪的,他已经在多次说话中很含蓄地说得很清楚了!

9、需要问别人什么价格买,就说明你还在考虑市场的影响。什么价格买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资金的机会成本。

10、老巴引用过彼得林奇的一句话,说投资要投蠢人都能管好的企业因为早晚都会有个蠢人来管理,潜台词指的是要买生意模式好的企业.而且随后老巴还特别强调:即便如此,老巴还是希望有个好的管理层。

11、我的意思其实不是反对创业,是说在创业前必须要有创业失败的精神准备。现在大环境下,只要真有好主意,创业的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我们那个时候都没听说过风险投资是啥。

12、找工作最重要的是找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间长了以后才最有机会做的很好。很多人找工作时都是首先衡量眼前的收入,换工作时也是这样,于是一辈子都可能在“循环以复”。

13、我自己不投指数基金,觉得那个太无趣。不过,不太懂投资的人最好别碰股票市场,非投不可的时候,指数基金是个很好的选择,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就是买老巴的股票。以上观点仅就美股而言,国内的我没了解过。

14、除非我找不到目标,不然我不理解留现金干什么。需要现金时可以卖股票啊!

2014-07

15、当合适的价钱出现时,除非你知道等什么,不然你在等什么?其实从长期的角度看,一点点价钱的差异远不如公司好坏来的重要。

16、大资金买某个公司有时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是因为成交量,有时候是因为机会成本----当你有新增加的资金时,你会比较所有标的,当没有现金增加时你甚至可以比较手头持有的公司的差异。如果自己觉得任何两家差异显著时(比如用10年或更长的眼光看),为什么不换到更合适的公司呢?我当年买网易就花了很久,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找不到对我而言比网易更好的公司。这几年的苹果也是。记得有次有人问到我能接受一家公司的仓位的最高比例时,我说我能接受50%,但我目前喜欢的两家公司正好都叫苹果。A股的茅台也是如此。我的意思是,我可以接受50%买了苹果,另外50%最后还是买了苹果。

2014-08

17、 “价值投资”的原则没什么好学的这句话我同意。说来说去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净)现金流(折现)。不过,理解公司长期的发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最后在股市上赚不到钱是非常合理的。

18、“欲速不达”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然可能南辕北辙。“唯快不破”指的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想想刘翔你就知道光是快也是不靠谱的。

19、我当时就说过,苹果一定会出大屏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出而已。其实我现在依然不知道苹果什么时候出。知道什么事情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得多。

20、苹果是一家有利润之外追求的公司。真正有这种追求的公司非常少。茅台目前还不太像一家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不然集团不会有那么多种酒,也不会有某某年要多少营业额的目标。茅台顶多算是取之有道吧,但作为国有企业,相对而言,茅台算是很不错的公司了。当然,由于属性所致,茅台管理层是有可能有利润之外的追求的,这里不是指目前的管理层,只是泛指。

21、苹果的广告都没见过推销的,一般见到的都是融入生活的场景。这种广告效果慢但持久。

22、苹果现在的企业文化20年内大概都不太会变。如果Tim之后的CEO和董事会出问题了是有可能变的。对苹果而言,这个文化已经在骨子里了,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大可能变的。

23、任何考虑市场的行为都是不妥的你只是考虑你自己持有的公司以及换入别的公司或别的投资或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而已。如果是好公司千万别轻易卖掉,不然往往很难买回来。

24、不太熟海底捞,最近去过一次LA的店吃过一次。服务确实非常好,服务人员给人的感觉很亲切和真诚。很少见到华人的服务很真诚的,多数服务感觉都有点势力。也许这真是一家有利润之上追求的公司?
对员工真诚并不是让员工对客户真诚的充分条件,但确实是必要条件。在公司里建立一个那样的文化似乎不太容易,所以很少见。苹果店里的员工对用户的态度也是比较真诚的,这些年我大概去过几十次不同的苹果店了,几乎没有过任何不愉快的经历。我没有服务业的经验,没想过如何能够让所有一线员工如何做到那样的办法。

25、个人理解,品牌就是产品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一般来讲,好的印象传播的比较慢一点,坏的传播的比较快一些。广告是企业主动去传播其产品的印象。好的企业会如实地传播而不好的企业经常会蒙人。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时间足够长,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关心的产品的品牌有个大致正确的印象。建立一个好的印象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但破坏一个好的印象可以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或某一两件事情。所以建立一个好的品牌是非常不容易的。互联网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和到达目标受众的准确率,但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好产品最后会有好印象,能够一直有好产品的公司会活得比较好,短视的公司最后会有麻烦。

26、随便说几个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或事实:1,iPhone的总量一直都是在上升;2,由于各种环境比较好,iPhone在美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大概在40%上下;3,消费能力强的地方明显iPhone的使用比例高,中国也如此;4,iPhone使用者的忠诚度远高于Android,但比初期有所下降,大屏iPhone出来后非常可能会让很多Android用户加入或回到iPhone阵营;5,Android的使用流量的份额这几年实际上是上升的,一方面是因为Android确实改善了很多--看看我们的手机的制造工艺和有多好用就明白了,另一方面iPhone没有大屏也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日本韩国车这几十年也是在不断改善的,有多少习惯用欧洲车的人改用日本或韩国或者国产车了?有多少一开始用日本车或韩国车或国产车的人一旦有条件就改用欧洲车的?

27、我同意苹果产品是高性价比的。高性价比的东西不等于便宜,该知道的人最后都会知道的。 好的车往往也是性价比高的车,而且这些车往往比较贵,想通这个就明白苹果的性价比问题了。当然,对于那些整天换手机,最后换到iPhone的人们而言,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

28、和别的行业一样,有好的企业,也有烂的企业。严格讲,“电商”只是手段或工具,不能叫做一个行业。未来无法适应电商这种工具的企业多数都会面临生存问题。

29、“持有是否等于买入”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但我认为用“buy to keep"和"buy to sell"来区别是个非常好的说法。事实上,“持有”在每个时点确实是等于“买入”的,机会成本就是这个意思!However, 如果一个投资者真的那么想的话,就很容易掉到每时每刻都在想“是不是高估了”“是不是高估了”“是不是高估了”,然后过多地注意市场而不是focus在生意本身上。投资的本质在于生意本身,对市场的关注越高,投机的成分越高。所谓的“价值投资者”是应该可以完全不在乎某公司现在及未来是不是上市公司的因素而决定买卖该公司的。

30、如何对待持有的公司出现阶段性的高估呢?真正的好公司非常非常难找,所以绝不要因为价格有点儿高就卖掉,因为你非常可能会错失掉补回来的机会。而且拿着钱其实会增加犯错误的机会。从长期复利的角度看比较容易明白。

31、我从来就没见过一个啥都不如我的人,也没见过一个啥都比我好的人。

2014-09

32、所有买option的行为都是投机的。我现在连put也不太卖了。喜欢的公司就多买点,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卖put的缺点是,往往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因为卖了put而错过买进的机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卖put和买股票卖covered call是一样的,数学上没区别。

33、今天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跟着我买阿里,说这话的人都是投机分子!自己不懂的东西千万别跟着别人投,拉人壮胆也是没用的哈,不管这人是谁。反过来也一样,自己懂的东西不怕别人不喜欢,哪怕那人是老巴或芒格也没关系。

34、其实这也是我困惑的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长时间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我猜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对自己没信心,我很难想到别的理由。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指的就是发现是错的事情就要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会是最小的代价。——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应该算是错的吧?我见过很多人一直就这么且呆且抱怨着地过了很久很久。我觉得人们选什么样的生活都有道理,但抱怨着却不打算改变就没啥道理了。
这是个基本逻辑问题。没人说过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做对的事情要成功也得有把事情做对的能力和资源。另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至少在做的过程当中是快乐的,不然喜欢二字何来?

2014-11

35、茅台有过困难时期?你是指股价?稳稳当当赚那么多钱的时期我们不应该叫其困难时期吧?

36、银行产品非常复杂,差异化远大过航空公司,客户的转换成本也非常高。银行比较难懂的是风险因素。

37、人们经常喜欢做做错的事情的原因是因为错的事情往往有短期的诱惑。

38、卖出可能会多一个因素,就是没人出价怎么办,尤其是想卖掉自己认为买错了的东西时。买入可以等,等不到没关系。 其实对自己懂的公司估值没人们说的那么难,难是难在不容易找到自己想买的公司。我对苹果的“估值”就是个例子,只有两个方面,简单起来就几句话(大概):1. 3000多亿市值,1000多亿净现金,一年净利润400亿,未来会到500亿或更多(看不懂这个的为什么要对苹果感兴趣?);2. 苹果会将利润以合适的方式还给股东。第二条在A股比较难解,这也是当时博友问我会选苹果还是茅台时,我毫不犹豫选苹果的原因。 记得两年前有个朋友在球场碰到我,很沮丧地说他600多买了苹果,那时苹果一路在往下掉。我当时只说了一句:也许两年后你会觉得600块很便宜哈。

39、啥时候觉得投资不是挑战,不需要咬牙切齿的时候,你大概就可以投资了。

全部讨论

2023-12-17 13:40

段永平2014

2023-12-17 13:00

段永平2014

2022-01-11 10:57

段永平投资箴言/2014年  留存学习

2016-08-20 11:39

赞!

2016-08-18 11:55

啥时候觉得投资不是挑战,不需要咬牙切齿的时候,你大概就可以投资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