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投资箴言/2012年(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8回复:87喜欢:518

       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大道

2012-01

1、关于如何看银行:我依然还是不那么懂银行,但比以前好一些。美国的银行同质化很厉害,但用户不会因为同质化而轻易换银行。bac属于大而不倒的银行,只要美国经济不继续大坏下去,bac在房产上的问题将会解决。bac是一家可以赚2块多一年的公司,只要不倒,早晚会回到20块吧?(bac的book value(帐面价值)有20上下,重建成本在13以上,现在的季度亏损有很多历史原因在里面,一旦经济复苏,bac会很快显示利润的)。老巴买了bac的可转换债后,我觉得老巴都觉得bac不会倒,那我就投一些吧。我的最大限度可以投到20%。目前为止我的GE已经卖掉80%了,主要换了BAC(2011年年底)

2、老巴买了GS、GE、BAC的可转换债券,至少可说明他认为这些公司不会破产。普通投资者如果本来就对这些股票有兴趣的实际上就是个机会。本人对GS没了解过,但买GE时确实受到了老巴的影响,不然也许当时就不敢在GE上重仓。BAC在老巴后我也买了一些,因为本来就想买,但一直有些看不透,老巴出手了我就觉得踏实了。前段时间掉到接近5块(PB约0.5)时还加了很多,但总体比例不高。总觉得银行是margin的生意,不应该放太大的比例,最多不应该过20%。IBM老巴买的可是普通股哈。其实我自己也一直觉得IBM不贵,特别是IBM只有100出头的时候,但没碰过。下次如果再有个股灾时,也许可以考虑IBM。学老巴最重要是学他的原则,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圈不同。就像我敢重仓苹果,老巴大概不会一样
我有个朋友在BYD上亏了很多钱,我问他为什么买BYD,他说老巴都买了,这种学法是会出事的。我没买过BYD,虽然一直有兴趣看,但一直没看出买的兴趣来,所以老巴买不买对我完全没影响。
总之,崇拜任何人都是不对的,最重要的是芒格讲的那个“理性”。

3、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说成利润其实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是“未来利润的(折现)的总和”,未来“无限长“的前提下其实是一样的。你如果明白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话,就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这里的未来讲的就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利润要是不等于现金流的话就没办法平衡了。“在企业的整个存续时间内,其真实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在金额上是完全相等的;但在某一个会计期间,两者在金额上不一定完全等同。”

4、不要爱上一只股票的意思大概是总是要理性去看待自己持有的股票,不要自动过滤负面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多时候是缓慢的渐变的。

5、我做的option和他这里说的本质上是不同的。我基本从不买option(只有roll的时候有可能),买option实际上就是投机。不明白人们买了股票后为什么会因为害怕而去买保险。好不容易找只好股票却又去买保险会把利润都花光的。

6、前面买得低再买就容易有心理障碍了。最重要还是“理性”吧,假设你今天刚刚结束冬眠,起来看看有啥股票可以买的,然后再决定。卖的时候也差不多这感觉。

012-02

7、投资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就是能够忽略市场。(平常心去看基本面,忘记成本,忽略市场。)

8、雅虎的风险在于董事会。由于没有好的强大的企业文化,又失去了梦想,美国雅虎本身很难东山再起。不过雅虎自己的业务也不容易出现崩溃性下滑,加上其亚洲资产的价值,雅虎可能是个很好的卖covered call的目标。只是买call的人越来越少,钱都被我们这些卖call的人拿走了,后面的premium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雅虎现在不确定性增加了很多,要重新考量。(雅虎不懂事会搞来搞去的给雅虎的价值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太高比例持有似乎也不太合适了,但如果有什么生机的话,也许股价会有一定升幅,但如果是卖亚洲资产带来的升幅实际上已经变得没意义了。)

9、470买aapl未必不是个好主意。虽然短期可能会有波动,长期看起来还是便宜,如果不能找到更便宜的股票的话。bac我自己放的也不多,多数账号只有10%上下,好像只有一个账号达到了20%的上限,不过现在好像自然多了些。虽然bac涨得比苹果还快,但我不太敢投太大比例,总觉得margin的生意有风险。那个苏格兰(好像是)的前首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全部投银行导致最后破产的。

10、BYD老巴唯一错的地方是对byd说得有点太多。老巴“投”byd其实只是花小钱给芒格一个面子,或者说是个犯错误的机会。老巴实际上一直不太情愿投,但芒格可能是受别人影响,对byd感觉太好。实际上从某个时间以后,老巴就再也不提byd了,你懂的。

11、虽然我也很享受自己股票的上涨,但有点像看见自己种在地里的庄稼,虽然“涨”势喜人,但也没有惊喜的感觉。

12、林书豪成功主要是他对自己的梦想以及不懈的努力。他最大的亮点实际上是他的经历。从来没见他抱怨过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这么多年不容易啊。希望他继续!

13、买可转债的前提是你喜欢并绝对信任的企业股票价钱比较贵,但利息还可以;或者是在有option选择权的前提下,既有利息,又有便宜买股票的机会,像老巴做的那些deal(交易)。如果我会买可转债的话,条件应该和老巴一样,不然就不买了。

14、一般而言,我觉得长期靠低价抢市场靠不住。GEICO的低成本是相对传统保险业而言的。传统保险业需要很多人去卖保险,所以需要很高的费用。CEICO利用了很多网上的资源,客户自己上网上买就行,所以确实可以大幅度降低GEICO的成本。对销量比较大的车尤其方便。GEICO的未来的竞争对手可能会来自于同样网上销售的保险公司,但GEICO的品牌力量会非常大,因为买保险的客户大概不太愿意去一家没怎么听说过的公司买保险。

15、坐飞机主要考虑的是效率,不然不如坐火车?睡一觉的效率对很多人而言比坐经济舱要经济多了。我不太相信王永庆后来还坐经济舱,谁没坐过经济舱啊?再说,合理的消费对经济和国家都好。如果大家都把钱存起来对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事,但借钱花对自己可不是什么好事。

16、和喜欢自己、自己又喜欢的人一起干自己喜欢的事(老巴当面对我说的哈),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重要呢?

17、我见过我觉得真懂企业的老师一般都是很尊重企业的,大概他们知道大家所长不同吧。动不动就说企业家不懂的那些专家们基本都是虚的。有些好的企业家未必很有学问,道理也未必说的出来,但他们其实骨子里懂。我知道个巨火的小餐厅,多年来菜单就7个菜,那就是苹果的生意模式啊。

2012-03

18、你要不相信他们就不该买他们股票。老巴从来没分过红。分不分红其实和公司价值无关。好公司当现金多于需要又不能有效利用时自然会分红的,不然就不算很好的公司。有些公司抱着现金不放又不用是伤害股东利益的。你只要明白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意思就明白我说啥了。

分红你们只要把这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的变化就明白了。 不过,绝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点。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是会亏钱的。
   
20、《基业长青》是本好书啊,不过这本书让我失去了早期投资苹果的机会,因为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把乔布斯划到报时人里去了(现在绝大多数人还这么认为)。还好后来突然悟到其实他还是一个很好的造钟人。

21、投资需要的书特别少,会投资的一般都不写书。我个人认为好书反复看会容易学到东西。不过,我确实见到有些厉害的人可以看很多书并且看得很快而且能记得都看过啥。就投资而言,我真没见过几个至少看懂一本书的,多了就更不好了吧?

22、"长期投资"并不自动等于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

23、 “地区唯一代理商制度”我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我们只是为了解决自己当时的问题。这套办法在很多年里都是我们的优势,但在internet年代,我们这个办法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为了继续生存慢慢或快快地进行或大或小的变革。我们不应该让重要的事有一天变成紧急的事。

24、本分,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明知错的事情还去做就是不本分。本分是个检视自己的非常好的工具。个人认为总是拿“本分”当“照妖镜”去照别人是不妥的。

25、所谓好的销售人员应该是那些非常了解自己产品同时又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或机会里告诉客户自己的产品能满足客户的哪些需求的那些人。其实很多时候过于激进的销售员往往很难是好的销售员,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卖东西而不是去满足用户需求。

2012-04

26、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投资是什么?说明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
       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做对的事情)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27、投资是什么?啰嗦版: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这里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未来指的是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不是3年,也不是5年。
       折现率实际上是相对于投资人的机会成本而言的。最低的机会成本就是无风险回报率,比如美国国债的利率。有些人把自己生意中有限的资金投到股市里实际上往往是不合算的,因为其自己的生意获利往往比股市里的平均回报高。当然,多余资金投入无可非议(听说国内某网络公司买了很多苹果的股票,这属于无可非议型的)。可我确实看到不少公司贷着款还要买股票,看不懂啊。
       所谓能看懂公司就是能看懂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做对的事情)
       所谓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只是个思维方式,千万不要去套公式,因为没人可以真的确定公式中的变量,所有假设可能都是不靠谱的。
       个人观点:其实区分所谓是不是“价值投资”的最重要,也许是唯一的点就是在”投资者”是不是在买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事实上我的确见到很多人买股票时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和未来现金流无关,但却和别的东西有关,比如市场怎么看,比如打新股一定赚钱,比如重组的概念,比如呵呵,电视里那些个分析员天天在讲的那些东西。我有时会面带微笑看看cnbc的节目,那些主持人经常说着满嘴的专业名词,但不知道为什么说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啥。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在巴菲特这里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意模式。以前虽然也知道生意模式重要,但往往是和其他很多重要的东西混在一起看的。当年老巴特别提醒我,应该首先看生意模式,这几年下来慢慢觉得确实应该如此。
       护城河实际上我觉得是生意模式中的一部分,好的生意模式往往具有很宽的护城河。
       好的生意模式往往是好的未来现金流的保障。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往往比自己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我觉得安全边际实际上应该指的是能力圈而不仅仅是价格。在自己能力圈内的生意自己往往容易懂的多,对别人的不确定性往往对自己是很确定的。比如当年我投网易时,市场不看好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游戏这个市场不是很大。而我自己由于在这个行业里时间很长,所以很确定这个市场非常大(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比我看到的还要大)。不要轻易去'扩大自己的能力圈。搞懂一个生意往往是需要很多年的,不要因为看到一两个概念就轻易跳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地方,不然早晚会栽的。比如有的朋友跳进印度市场,有的朋友跳进日本市场。
       我总是假设市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聪明的,除非我发现市场确实错了。(这句话是针对逆向操作说的)。逆向思维很重要,但逆向操作和随波逐流都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人说很难看懂未来现金流。其实绝大多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我也是看不懂的。看不懂的就不碰。一年两年或许更久的时间里总会有目标出现的。有些公司的生意模式很好,但股价有时候太贵,那就只能等了。好在这些年来一直如此,每隔些年就来个股灾,往往那时好公司也会跟着唏哩哗啦的。
       对于大多数不太了解生意的人而言,千万不要以为股市是个可以赚快钱的地方。长期来讲,股市上亏钱的人总是多过赚钱的人的。想赌运气的人还不如去买彩票,起码自己知道中的机会小,不会下重注。
       也有人说股场就是赌场。事实上,对把股场当赌场的人们而言,股场确实就是赌场,常赌必输。
        用我这个办法投资一生可能会失去无数机会,但犯大错的机会也很少(但依然没办法避免犯错)。
       我经常听见有人在讲哪只哪只股票赚了几倍的故事,可他们就是不说总的成绩,你懂的。
       随便感谢一下自助餐先生。凡是觉得我写的这点东西有帮助的人都应该多看看他老人家的东西,我能讲的他都讲过好多次了。
       想到哪写到哪,主要是为了能随时提醒自己
       有人问如何避免以为看懂实际又错了的问题,个人观点: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呆在能力圈内以及专注和用功可以大幅度减少犯错的机会。
      (对于价值投资)我这里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认为大多数人其实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除非你认为自己确实有自己了解的好公司处在便宜的价钱。

28、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问什么叫“生意模式”的?生意模式就是生意的模式,就是产生净现金流的模式。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净现金流的模式。老巴也没告诉我什么叫生意模式,我也确实一下找不到特别好的词来说明,想来想去,生意模式最好的定义就是---生意模式。

29、我们(步步高)的生意模式不好,不是好的投资标的。但好坏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的生意模式和苹果比确实不是好的生意模式。但是,我们的企业文化还不错,所以生存能力应该还比较强。顺便说下,步步高是1995年9月中成立的,还有3年到20年。

30、 (对于价值1000的东西,20元是低,但200也一样是低。企业的价值如果能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增加,那这就是老巴说的有的企业其实永远没有卖出的机会,同理,这样的企业什么时候买入都是对的。)大道:呵呵,买苹果和买可口可乐的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31、You Must Believe! 你必须相信!
       这里表达的东西其实和苹果无关。
       昨天下午和一个朋友打球时,他告诉我他上午“又”买苹果了,大概$560/股。记得上一次他买苹果是当苹果$360的时候,结果买了以后就设了个399的卖单。我劝他别卖,因为这价太便宜了,可他最后还是卖了,今天,其实苹果还是那个苹果,但市场价到过600多以后,似乎在500多下买单就容易多了,呵呵。
       其实,卖股票和成本无关,买股票和其到过多少价也无关。最重要其实也是唯一重要的是公司本身。
       什么时候确实可以完全忽略市场的影响的时候,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就算是很到位了。当然理解价值投资不等于就能在股市上赚到钱,就像知道要“做对的事情”的人不一定具备“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一样。“把事情做对”需要有很多年的辛苦积累,不是看一两本书或者上几个“高手”的博客就能学会的。
       大概由于这些天苹果掉得很厉害,昨天上午有个朋友打电话问我苹果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不知道,但我重复了《功夫熊猫》里师傅的那句话:“You Must Believe!” 很多人读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投资的教条,但他们就是不相信,可能他们不相信是因为他们真的不懂,谁知道呢。
        这里的“believe‘ 千万不要理解成简单的自信,这个“believe”的建立是需要很多年的经验和理解的,但不是有很多年就一定可以理解的意思。我见过很多有很多年“经验”的人,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花时间去“理解”过。

32、在我的理解范围里,雅虎的变数大些,但下行空间小,适合卖option。苹果是很好的投资。我自己目前苹果的比重比雅虎高很多。新浪的生意我不懂,所以什么价都一样,不过我已经有一万股新浪了,算是支持一下新浪微博吧。如果大家都买点新浪股票,股价好,员工高兴,微博也许能做得更好。

33、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最重要,第二重要的是喜欢自己找到的工作。只有喜欢才能做好。

34、多预测几次,总有对的时候哈。牛市熊市都是市场的看法,投资最重要其实也是唯一重要的是看懂公司的未来。看不懂就歇着,赌牛市或熊市是危险滴。

35、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很多人不放手的原因是没办法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其实自己做同样的事也是一样会犯错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对的事情”。

36、关注自己喜欢的产品的企业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或者说比较容易了解企业。只是我个人认为当你觉得"德"不行的时候,往往就不值得再花时间了。

37、所谓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价值,与其是否热门无关。所有真正好公司都有热门的那一天。最关键是平常心去看一家公司到底价值何在,不要理市场的冷热。

38、股票是由每个买家自己“定价”的,到你“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才可以买,实际上和市场(别人)无关。啥时你能看懂这句话,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很有机会持续赚钱了。如果看不懂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大概85%的人是永远看不懂这句话的,这也是这些人早晚会亏在股市上的根本原因。非常有趣的是,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从事“投资”行业的“专业”人士其实也不是真的很明白这句话。

39、我开始做投资时已经40岁了,而且经营企业很多年,所以瞬间就明白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道理。you must believe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有趣的是,我认识的人里面,我觉得骨子里绝对认同这一点的人我就见过两个--巴菲特和芒格。其他所有人(包括我本人在内)或多或少都受市场影响。

40、假设一切都按照amzn的设想发展,10年后真的做到了5000亿美金营业额,按3%纯利计算,那就是150亿。如果给他12倍pe,那就是1800亿市值,按6%折现到今天就是1005亿,刚好是今天的市值。

呵呵,所有假设都是毛估估的哈,但没找到amzn这个价是个好投资的感觉,所以暂时不看了。不过,如果amzn市值是100亿或200亿的话,或许很值得研究。

41、科技类活不长指的是微软吗?即使今天来看,如果从某一时点用同样代价让你就可以拥有1%的微软或可乐的股份,哪个会让你觉得更开心呢?还有就是,消费类的公司就一定活得长吗?只要看看可口可乐这么多年的同行还有多少活下来就明白了

2012-05

42、巴菲特自己说,在遇到格雷汉姆之前,他也和很多人一样,关注的是价钱、成交量等等。当我告诉他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时,他非常兴奋地说这正是我从我老师那学到的东西        

43、老巴应该也说过类似的话。买公司如果不是买未来现金流的话,那买的是什么呢?假设如果你买的不是上市公司的话就容易理解了。

44、我不知道大家对“学习巴菲特”的定义是什么?
      个人认为,所谓学老巴实际上就是一件事: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做对的事情)。
      我发现,我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不管他们怎么说,骨子里都是拒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理由是:那是巴菲特干的事,我们学不会。至于怎么才能找到好公司,这本身和巴菲特关系就不大,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圈不一样,受过的训练也不同(好的职业运动员没10年8年的训练是不可能的,好的投资人也一样!)每个人对自己能力圈的界限的认识也不同。如何“把事情做对”是需要很多年的训练(理解)的。
       其实是大多数人拒绝学。如果大多数人真知道的话,他们就应该远离市场。对85%以上的人而言,学习巴菲特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远离股市。问题是没人知道是哪85%。

45、option不需要学,只和基本面和你的期望值有关。option是双刃剑,投资和投机都可以用,但长期的结果差别很大。

46、我是放手让比自己能干的人去做事,至少做着做着就比我能干了。放权里最关键的是可以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我个人的理解是其实干同样的事我也犯错,为什么别人不可以犯错。

47、我不是很相信顾客会有“品牌忠诚度”,顾客忠诚的是品牌后面的东西,不然假的会卖的和真的一个价还会卖得一样好。
       麦片行业大家都活得不错的主要因素,我觉得是差异化。比如航空公司,由于产品几乎没办法差异化,最后只能靠价钱。你可以查查从北京到广州的各航空公司的票价,我猜一定几乎是一样的。而麦片毕竟是吃的东西,不同牌子的东西口味不一样,买的人不会因为5%的折扣就换口味。
       iphone也是类似的情况,习惯用iphone的人是不大可能因为别的手机便宜一点而换的。以前人们常换手机的原因是因为各手机之间的差异化其实非常小,所以新的功能和外观会吸引人们去换。
       网络游戏其实也是一个有相当差异化的产品,虽然不玩的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对在游戏里面的中坚玩家而言,社区和感觉的差异实际上是巨大的,不那么容易换。能够持续有用户喜欢的差异化产品的公司往往就有了很好的生意模式。

48、保持受捐者的尊严和帮助受捐者一样重要!虽然人们总是把慈善公益放一起说,但我总觉得公益和慈善是有点区别的,本质区别也许是公益的说法感觉比较平等,是人人一起干且和人人都有关的事。慈善的说法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国内公益环境不太好,公益意识也差很多,相关的法律环境也不太匹配。比如美国的基金会每年的要求是捐5%,而中国是8%。5%是可持续的概念,8%是不太可能持续的。很多年前我问过政策制定者,为什么是8%,回答是不知道应该是多少,就定了一个比美国高的比例。用几十年和几千几万个公益组织的角度看就明白这个差别有多大了。
我觉得在国内一直坚持做公益的人们真是很伟大,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比在美国大很多。
顺便说一点公益意识:整体而言,老美的公益意识是很强的,强在大家都觉得公益是每个人自己该做的事情。国内的公益意识总体感觉还是觉得这是该富人干的事,而且由于富人都是“为富不仁”的,所以是赎罪性的,所以不用感谢他们。好消息是,我已经看到国内近几年的巨大进步了,虽然依然还差很远。
       
49、越上升当然要越注意风险。不过,如果一个你认为价值有100块的公司,其实一块钱买或两块钱买没啥差别,20块其实差别也不大。不过,50块买和90块买的差别就有点大了?

50、巴老也说过,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不知道什么。就像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重要一样。

51、今天开车听广播时突然想起投资的不必要信息是非常多的,比如什么20天线、50天线啊,什么超买超卖啊,等等。凡是过几年回头看觉得很无聊的信息都是应该被排除的。

52、关于逆向思维,我个人理解逆向思维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在投资里,逆向思维大概就是能看到大家看不到的价值吧,不然大家也不会用很便宜的价钱卖给你。

53、说起孤独,让我想起当年买网易的时候。从开始买到网易跌破1块钱满3个月的那天总共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句话绕不?),每天的买单可能有一半都是我的(每天只有几千股成交),当时确实感觉很孤独,尤其是最后一天,居然一下买了接近50万股(相对于现在的200万股)。据说那天卖的人是害怕3个月满了会被摘牌。买的那个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认为买的是公司,上不上市无所谓。孤独有时候确实价值连城。
       如果你能理解到实际上不需要被市场(这里市场指的是股市)证明对错的时候,你就是价值投资者了。
       要看懂一门生意确实非常艰难,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当然未必一定需要到40岁。我认识的一个投资“前辈”(年龄其实比我小7-8岁)30出头时投资就很成功了。这位“前辈”15岁从台湾来美国读中学,然后上大学,然后研究生,然后去了美林,3年后离开美林去了家房地产公司。在房地产公司期间发现一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生意很好但股价很便宜。于是他就开始慢慢买,同时密切跟踪这家公司,在3年的时间里利用每个周末开车几乎跑遍了这家房地产公司的所有已建和在建工程,最后陆陆续续买了100多万股(在一块钱上下)。后来这家公司最多时一年赚20多块,109块时被私有化的。如果能够像他那么专注于一家公司的生意,任何人都有可能成功的。
       有时候人们会以为做过生意的人会很容易看懂别的生意,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个误解。就我自己而言,要判断出一个好的生意模式是要花很多年的,而且经常是很多年以后依然是雾里看花(比如google)。但是,真正懂企业的人的最大优势实际上应该在对不好的生意模式的判断相对快一些,所以犯错的机会小一些。

54、哈哈。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所以才需要信仰。我对信仰的理解就是“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是“不对的事情”就别做了。人们热爱做“不对的事情”是因为这类事情往往有短期诱惑。

55、卖covered call则对市场没什么期许,只管收钱,直到被call走。我卖covered call是基于对未来现金流的理解,只不过用这个办法提前实现而已。不过,这个办法在规模大的情况下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时间长了以后,权利金会越来越低,机会成本上未必合算。

2012-06

56、投资的信仰
       这里说的信仰不是形而上的东西。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这就是我说的所谓的信仰的意思,或者说我是从骨子里相信,不会因为任何影响而动摇。很多人一讲到投资就会马上冒出很多大家都似懂非懂的术语,大概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信仰。
       其实投资就是价值投资的意思,不然投资投的是啥?
       公司价值是什么? 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啊。

       未来是多久?就是直到永远的意思。永远是多久?就是到公司结束为止。
       公司结束是什么意思?就是包括卖掉在内的所有可能。
       记得马克思说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买股票花的是价格,买的是价值。
       其实我对投资的理解就这些,其他都是这几句话衍生出来的。
       简单不?对,简单但绝不容易!不懂企业的人绝对没办法看懂未来现金流。所谓懂的人往往也只能看懂自己能力圈内的很少很少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而且还一定是毛估估滴。
      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微博里看到的一句话,和我的简单但绝不容易的意思差不多。
       未来现金流折现的公式?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投资人才能毛估估看明白。没人真用公式的,至少剩者都是不用公式的。(说自己有公式还有参数的都是不懂甚至可能是骗人的,别理他们)
       很难吗?还好吧。我自己从事企业经营只有10多年,之后开始投资到现在也差不多10年。在这10年里在有兴趣的企业里我大致看懂了不到10家企业(被排除的不算,投错的不算)重手投了5家,差不多两年一家,没想象的那么难吧?
       什么,你投的企业比我多多了?那你要小心了,一般而言,超出一定量以后,投的企业越多赚的越少。
       怎么才能看懂企业或者叫看懂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有句话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我喜欢巴菲特说的那个办法,从来没看过别人的,也没有兴趣看。我觉得真看懂了老巴的东西的人大概是不会对别的人的投资办法感兴趣的,觉得我武断的人请先看懂巴菲特的东西哈。
       说自己一半巴菲特一半索罗斯的意思实际上是说自己既不懂巴菲特也不懂索罗斯。(这句话和老巴说的多少费雪多少格拉汉姆的意思不同)
       投钱(我觉得这里不叫投资的好)的办法有很多,一般而言,知道的越多,赚的越少。不然大学教这个的就应该赚的最多。
       老巴童鞋说生意模式最重要。我自己大概对这句话想了好几年了,还在继续想,但确实越来越感觉到老巴这个说法有道理。和老巴吃顿饭没白吃,这句话就已经值个100顿饭了吧(其实远远不止哈)?
       什么是生意模式?我也说不清楚,也许大学里的教授能给个文点的定义吧。但是,我觉得我大致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还不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的话,那就看看老巴的那几篇在几个大学的演讲。
        还没懂?那看看喜诗糖果,看看可口可乐、看看比亚迪、看看苹果、看看航空公司、看看那些做太阳能晶片的“光伏企业”......
        还没懂?那重头来,接着再看。10-20年之内看不懂都可以用这个办法,就是“重头来,接着再看”。
        20年以后还是看不懂怎么办?那20年以后再说了。

57、永远指的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在逻辑上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明白“永远”的意思。从看企业的角度,其实没人可以看到一个好企业的“永远”,但看到一个不好的生意的“永远”要容易的多。另外,对一个好企业而言,如果你看不到企业的20年,但如果能毛估估看懂5年,觉得5年内就能赚回投资并且企业还会继续很好的话,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了。我买苹果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对不对到时候就知道了。

58、护城河应该是生意模式的一部分。没有护城河的生意模式不是好的生意模式,但有护城河的生意未必就一定是好的生意模式。

59、不懂企业的人其实看什么都没用,包括这个博客。不懂企业的人绝对没办法看懂未来现金流。所谓懂的人往往也只能看懂自己能力圈内的很少很少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而且还一定是毛估估滴。
       理解和搞懂一个企业确实是很难的。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开始投资以来觉得自己大致搞得蛮懂的企业不超过10家(排除的不算),下重手的不超过5家,大概平均两年一家而已。
       其实没人懂所有的企业,所以没有懂企业的说法,但可以有懂某个或某几个企业的说法。不懂企业的人是很难懂企业的,不懂这句话的人也很难懂这句话。但要懂这句话可能需要很多年的理解,而且很多年也未必就一定懂。
      简单但绝不容易! 不过,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在出租的房子或商铺也许能对理解有点帮助。

60、感觉上最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就是硅片,因为用户最后只会关心每度电的成本,所以这个行业实际上是效率的竞争。长期而言,只有某些能真的做出高效率光电转换的产品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且他们的产品以后很可能就是发电厂。
       航空公司实际上的差异化也非常小,除非某航空公司的安全性被怀疑,否则消费者的关心点会主要集中在从a点到b点的成本。当然,服务态度会有一点点差异(如果服务态度很不好则会有很大差异)。所以以上两个行业会是价格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
       有些行业看起来差异化很小,其实有些“小东西”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化,比如零售的地理位置往往会让人们会觉得方便比价钱重要等等,尤其是价钱不贵的东西。
       吃喝的东西心理上的差异化其实很大的,当然渠道的差异化也很厉害,比如可口可乐的护城河中在哪里都能买到这点是非常厉害的。

61、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远远比能力圈有多大重要,投资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倒在能力圈外的,虽然大多数最后都不明白为什么中的招。

62、我一直喜欢google,觉得google是好公司,但只是明白其部分的生意模式而已。所以前段时间把手里的一部分google换成苹果了,当时差90几块哈。也许哪天我还会换回来,看谁涨(或掉哈)得快了。
       至于会不会逼近ios的问题,作为苹果的用户,我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关心,除非哪天我自己觉得苹果的用户体验不好了。一旦进入苹果的生态系统的用户实际上不太关心安卓的变化,所以我其实一直不认为安卓是在和苹果竞争。

63、芒格:“互联网对于社会是极为美好的,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纯属祸害。”你把所有投入互联网的投资加起来计算回报再减去同时由于互联网兴起造成的其他行业的亏损,就明白芒格讲的是什么意思了。巴菲特和芒格早就讲过,他们不喜欢变化,但如果你能看懂这些变化,你将赚大钱。

64、作为业余投资者,我觉得12%的复合增长就不错了,好像芒格也认为12%是个过得去的回报,这样比较平常心些。12%的回报:10年3.1倍,15年5.47倍,20年9.65倍,30年30倍,40年93倍。有这个心态,加上漫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大机会,实际超过15%或更多也是可能的。40年复利15%=268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40年20%=1469倍。

65、看起来是个卖put的好目标。刚刚查了一下,WFC富国银行明年一月到期的30的put收3.65,7个月收13.85%,年化23%+,有点诱惑。相信老巴对WFC看法的人可以考虑赚这个钱。我不懂银行,但知道老巴很在行,如果有力量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个年化收益率指的是最高收益率,前提是你觉得WFC这个价(26.35)你愿意买。3.65/26.35=13.85%,就是说投入资金26.35,最高收益3.65,需要7个月时间。不觉得26.35这个价不贵的请飘过。

66、捐钱比赚钱难,所以老史的麻烦会更多。赚钱一般都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而捐钱则经常不是,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国内似乎更难,因为能找到足够规模又很可信的公益组织很难,国家政策也还不是很完善,应该说还很不完善。

67、未来现金流折现我从来没认真算过,所以不知道。如果要算的话,我觉得以30年国债的利率算可能合理些,和公司无关。投什么公司决定于你是否懂,或者说由自己的能力圈决定。 你认为有风险的就不应该投,提高折现率不会帮到任何忙的。

68、当人们把option当成独立的游戏“玩”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当你这么说option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你对option的理解很难超过学校的老师。 option其实可以作为辅助投资的工具,有任何疑问就要回到我说的那个信仰里去找,没有那个信仰却敢碰option的人最后大概都是要亏钱地。

全部讨论

2021-02-06 03:07

然后还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博客和雪球每一年的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好,是这样吗?

2021-02-06 03:05

您的《段永平投资箴言》系列的整理,是把博客和雪球捏在一起了是吧?只要是2012年的文章,不管博客还是雪球,都包含在2012上下这两篇里了。对吗?

2016-08-22 10:51

学习

2016-07-23 22:52

有几点让人注意,第一,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推崇。第二,买公司,是看其未来现金流折现是否划算。第三,是否划算,未来有多久,这和生意模式相关。第四,如果这个公司未来光明,价格合理,那么与它过去涨了很多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强调一下,买股票就是买没有上市的公司一样的心态来分析。

2023-12-17 13:39

段永平2012(上)

2023-12-17 12:59

段永平2012上

2022-04-04 17:30

已学习感谢分享

2022-03-22 10:59

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是会亏钱的。

$浙江震元(SZ000705)$ $富安娜(SZ002327)$ $江南高纤(SH600527)$

2022-01-11 13:26

段永平投资箴言/2012年(上) 留存学习

2016-07-26 00:54

段永平投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