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只红利基金年内浮盈超10%丨周五盘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61只红利基金年内浮盈超10%

华安基金《周五盘点》,三分钟聊聊财经热点!

*61只产品年内浮盈超10%,红利主题基金热度持续。今年以来,红利策略仍是投资者热议的“关键词”,公募机构也抓住投资者的需求,“趁热打铁”布局红利主题基金,红利主题基金的发行持续活跃。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年内已有29只红利主题基金相继成立,超过去年全年成立16只产品,发行速度进一步加快。在业绩方面,红利主题基金整体实现了较好表现。在有业绩记录的136只红利主题基金中,121只产品今年以来实现浮盈,占比达88.97%。在浮盈靠前的产品中,有61只产品实现10%以上的年内浮盈。(来源:证券日报,2024.05.17)

*基金再下“谢客令”。在当前动荡的权益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对优质债券和海外资产的兴趣日益增强,这一趋势直接反映在基金的“限购”措施上。数据显示,在完全暂停申购和暂停大额申购的基金中,债券基金分别占据38%和49%的比例,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分别占据33%和26%的比例。上述产品都是绩优基金,业绩表现显著跑赢市场基准,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这意味着,虽然权益资产波动相对较大,但投资者对优质权益基金仍有较高需求。(来源:证券时报,2024.05.16)

*过去一段时间,资产配置全球化趋势持续推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热度,追逐方向从美国到日本再到印度……不过,火热之处风险也随之聚集,全球资金开始积极寻找更具性价比的价值“洼地”,基于此,QDII基金业绩排名也悄然扭转,部分在基金合同范围内可大比例重仓美股的QDII基金不断增配中国资产,种种变化背后一方面说明国内资产估值调整充分具备较强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和期待。同时,大量资本回流国内资产将与存量资金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A股和港股价值回归。(来源:证券日报,2024.05.16)

*除主动型权益基金以及固收类基金外,今年以来在倡导分红的大背景下,国内公募市场上多只宽基ETF宣布加入分红“大军”,部分产品甚至出现了成立多年来首度分红的情况。业内人士分析,被动型基金由于以净价指数(不考虑分红和分红再投资)为业绩基准,因此稳定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成份股分红以及分红再投资。随着监管方面对上市公司分红愈发倡导和鼓励,持有优质企业股票的ETF将取得更多相对于净价指数的超额收益,这为ETF分红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来源:中国证券报,2024.05.15)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2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了我国基民投资大数据,比如基民在投资中倾向于哪类基金、基金持有时间、投资产品数量、如何选基、基金投资核心需求等,全景式呈现了我国基民的投资画像。从投资品种看,受调查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调查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投资品种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较为突出。从持有公募基金数量来看,受调查个人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数量呈倒三角形依次递减,持有公募基金只数越多,则投资者数量所占比例越小。从持有单只公募基金平均时间来看,超过六成的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时间超过1年。(来源:中国基金报,2024.05.15)

5月17日,距离首批公募REITs获批整三周年。三年来,36只公募REITs成功上市,市场整体发行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底层资产持续扩容,资产类型百花齐放,制度规则体系持续完善。可喜的成绩背后,公募REITs也面临着市场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挑战。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各类市场主题不断加入,底层资产种类和数量持续提升,REITs市场稳定性不断提升,配置价值持续凸显,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来源:中国证券报,2024.05.17)以上就是本期所有内容,咱们下期再会。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