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不过因为关注起陶瓷制品,有一件事情刷新了我原先的认知。原先谈起瓷器就想起景德镇,还有历史上的哥官汝定军五大窑,原本的印象里陶瓷奢侈品妥妥在中国景德镇。但现在知道目前国际顶级瓷器奢侈品牌都是在欧洲的,德国的梅森,英国的道尔顿等,包括那个做奢侈包的爱马仕做的瓷器都排得上名次,却没有来自中国的。芯片这种事情就算了,但瓷器这件事情怎么说都是我国的主场,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思维模式的影响作用是无巨细方方面面的,跟是否继承了一手好牌关系不大。
引用:
2024-06-01 02:11
不管环境多糟,生活都是要继续的,还是要。积极各种尝试。玩具小店现在又进入惨淡经营期了。即使这么一桩微小的实业,所遇到的半路衍生出的各种意外和困难都比我当初预计的要多。
当然这也不是生活必需品,现在人们生活紧缩肯定都在砍各种非必要支出。看着它们我会想起日俄战争时期俄军前线望...

全部讨论

06-03 15:22

建筑陶瓷领域也是一样,潮流的前端在欧洲,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展会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陶瓷展,广东建陶产能形成初期,高端生产线基本来自于意大利萨克米和唯高两家,直到现在,国内一线建陶品牌,还通常会把使用了萨克米的压机、球磨机,写在一些场合的宣传材料上以突显自己的高端属性。

06-03 03:55

网页链接
中华文明五千年为什么做不出奢侈品牌,来自腾讯网。 一方面,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个是很深的烙印,文化上是这样,我对此其实至今也不反感,倒无意去否定。奋斗阶段需要这样,花十块钱买一块钱的货不是奢侈,是智商税,即使花了大钱也不意味着带来美好体验,比如某学区房。有了一定基础人是会消费成果去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的,需要存在一个适当的环境去培养鼓励各种极致美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五千年以来好的东西肯定是不少的,但很容易就断代了,很难在原来的基础继承升级迭代。显然实现这些需要的底层基础很多了,肯定不是一条两条能概括。

06-03 03:33

网页链接
70%以上陶瓷来自中国 瓷器大国缘何难觅高端品牌,来自央视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