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为什么不想做私募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2023年,全年各类资产总收益率132.21%,不过这是在去年巨亏50%的基础上的,收复了2022年的失地,略创新高。在2022年在急转直下的局面下,当时的年底思考了对策,做出乾坤一掷的选择,做职业投资人已经满15年,15年的年均复合收益率16.26%。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公开具体数字的投资成绩,以后不再公布这类内容。

年轻时在券商上班时候,能成立一个自己的私募基金那确实是一个梦想和奋斗目标。把历年成绩公布有这方面考虑,更多的想提供一些投资理论在现实中的一个证明,为后来有志于此的人在前行的路上搭建一个路标。

现实情况要复杂窒息得多,

1. 说自己过去多少年20-30%的年复合收益率,PS改改交割单就行了,然后建个收费会员群,找几个托儿造造势,加入点赞的成千上万,在网络上海量的信息面前,大多数人根本无从辨别真伪。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鉴别出真伪的旁观者,要求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能力和素质。要关注无法被粗劣造假和仿制的护城河。

2. 并且光看记分牌是打不好球的,一天到晚只看记分牌会本末倒置,反而影响心情和发挥,要专注于运动本身,我也要减少对表面数字的关注,去关注更靠谱和有价值的事务。

3. 到了晚年差不多盖棺定论的时候,可以回顾一下,历数多年的成就和失败,谈谈感想。很多周期和成败得失并不能在一年之内就下定论,一年一年就算计结果,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无形中就会增加很多压力,而且现实世界是充满混沌效应的,每年根据当年的成绩就谈成败的行为本身,都会影响更深远的结果。

应该大多从事这个行当的人应该都有一个像巴菲特芒格的梦想吧,到了像他们那个年纪,能自豪地公开自己50年职业生涯的历年表现。不过我们不是他们,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他们不一样,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刻舟求剑。在这两年的时代突变中,我长期关注的一些职业投资人,尽管过去成绩亮眼,我觉得牵涉到自己的重大利益时,他们的“理性”好像也不那么理性了(至少公开言论看起来如此)。年轻的时候往往茫然无知,看谁都觉得好厉害哦。这几年下来,当年很多觉得好厉害的私募或职业投资人,然后就没有然后的数不胜数。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关于写“不做私募”这个题目。

其实有这个想法几年了,前两年写出来会体现很大的前瞻性,到了今年情况已经多少明朗,变成事后陈述。自身决策失误的风险在某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他肯定是有对他所从事的领域有正确的见解,但这种正确肯定是有限的,这可能不过是一个大周期中某一阶段的规律,一个小小的“恒纪元”,一个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特定的规律模式。现实世界实在过于宽广,“恒纪元”是很容易被混乱的暗流所打破的,混乱是常态。把一地散落的积木搭成漂亮的小房子需要智力、耐心、心灵手巧等等,耗费很多能量,而熊孩子只要飞起一脚就能踢得粉粉碎,打回原始的混乱状态。当底层环境发生变化时,人是有路径依赖的,本能就是不愿意面对变化的,拿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去生搬硬套,那结果就要不妙。当年从券商辞职的时候,营业部老总曾和我进行过一次谈话,他当时说过的有一句: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我当时还年轻,没多理解得进去。现在回看从某些角度讲这是有道理的,也许他当时借此想表达的意思和我现在理解的是有区别的,但不妨碍这句话字面上意思的正确性:不要太高估自己过往取得的认知和经验,低估世界的复杂和变化。

成立一个私募,很多人和钱加入进来,往往都是冲着过往良好的业绩去的,涉及几种情况:

1. 私募管理人实际管理资金的能力不行,宣传的过往业绩有很大的水分纯靠营销手段圈来的钱,这种不用多说。

2. 私募管理人用自己的钱过去几年取得不错的成绩,觉得自己有能力驾驭,想“抓住机遇”,把“事业搞大”了,然后圈了一堆钱进来。这种事情实际上就是给自己上杠杆。正向的时候放大利润,看到赚钱谁都不会跑;到出现市场跟自己的预期相反的情况,就会失控。

3. 进来的人和钱大多是短期逐利的,基金发行最火爆的时候都是过往业绩亮眼或行情好的时候,都觉得搭上这班车能赚到,抢着往里跑。然后事与愿违,要么行情结束,要么管理人判断失误,净值节节下跌,这些钱被生活重锤了一顿,受不了了,纷纷在低位赎回欲保命,迫使基金经理在低位割肉卖出,自己被活生生搞死了,哪怕长期判断正确,也看不到明天。有些过来人写过自己这些年成立基金风风雨雨的经历,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低位时候被恐慌的客户赎回,基金被迫清盘了,危机过后,标的是涨回去了,但净值再也回不去了。在此感谢这些过来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这些路标对后人提供了帮助,表达敬意!

我自己在2022年也有一个仓位挺大的股票最大跌幅到过80%,一般跌个30-40%友谊的小船基本就翻了,跌个50-60%,小船就要裂成好几截了,跌个70-80%,友谊的小船肯定已经粉粉碎得最大的一个碎片也没有张扑克牌大。你是预测不到极端情况发生时会出什么幺蛾子的!至于这个票嘛,当时看下来,觉得还是会有未来的,跌了70-80%的时候继续加码,到今天大致快回本了。2022年暴露出很多问题,因为过去的顺遂而对未来的逆风局估计和准备不足,对某些未来过分乐观造成的新建仓价格的轻率,我自己默默扛过去到也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来个等于是给自己上了很多杠杆的私募,周围再一群惊慌失措的客户,那事情就不好说了。现在风平浪静的时候说事儿,跟风高浪急面对完全不确定未来的时候,肯定是两回事儿的。

那些总想抄作业的心态。

投资这个事情,就是一个人对世界认知的变现。他对世界是怎么认识的,就用自己的资源和能量去实践,去行事。至于所谓正确和错误,成功和失败,都是他自己负责,自己承担结果。周围的人看到以为有利可图纷纷聚集,某些大V帖子下面总是成群结对的“求代码,求推荐”“跟X哥,有肉吃”的评论,属于幻想不劳而获的投机行为。非常像大学时候都喜欢抄学霸作业的场面,学霸要是哪天出什么意外掉链子了跟着抄的一群就要全部掉沟里。我倒不是说学校里教的知识本身一定有多高价值,很多都跟不上时代,正确性也存疑的。在学校时最大意义还是养成接受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套流程,最初级的就是应付考试这个问题。依赖抄学霸作业肯定是养不成自己正确定位问题的能力的,以为平时抄抄作业,考试打打小抄混到毕业证书以后就再不用考试了。实际上出学校之后面对的人生的大考是一场接一场的,而且每场都是以出其不意的刁钻角度发起进攻,比学校的更难受。查理芒格说的:“赢得完美的伴侣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完美的伴侣,因为完美的伴侣肯定不是傻瓜。” 长期下来人能收获到多少最终取决于自己智力、见识、品格的综合水准,也就是人终究会收获自己德行匹配的下场,老头子对这种事情还是很拎得清的。可惜“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你愿意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当年的同事有自己成立私募的,到现在算做得不错。一起聊起来也感叹过现实,如果是自己的钱,那是可以完全贯彻自己的意愿的,愿意为自己的想法承受大幅的波动,但做私募以后显然就不能这样了,你要搞个回撤50%,牌子就瘫掉了。客户绝大多数要求都是一致的,最好时时刻刻都上涨,不要回撤,要稳定。这种没啥付出只有回报美好得不像话的事情,要满足难度有多高?既然需要啥么人家肯定就相应做啥,做回撤管理,美化净值曲线,看起来稳定无比。凡事都有两面性,那另一方面肯定是以牺牲了什么做代价的)。而且近两年的现实充分说明,即使这种“稳定”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如果我做了私募,想必也必须三天两头跟客户解释这个解释那个,为了挣点辛苦钱疲于奔命,身在局中,出于方方面面的关系,恐怕就要不得不言不由衷了,有形无形肯定还要被套上N多指标。当时为了这个从券商出来,转了一圈又回去了,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最后。

不是说私募基金这个行业一定不能干,毕竟巴菲特芒格这样的例子摆在那里,总有优秀的人能平衡各方面因素取得一个良好结果,做出事情来。真的热爱会创造出历史,没有路都会自己走出路来。对于我自己,以后要找点给自己带来乐趣事情去干干,尝试开辟新领域,毕竟一生只做投资这么一件事情,确实是太无聊了。

全部讨论

04-27 20:14

清醒且理智地活着 这是非常难得啊

2023-12-31 15:16

世道无常

2023-12-31 14:52

没想🦊兄去年经历了起伏,你这绝地反击干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