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林的感悟与思考:永远要逆向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7喜欢:20

日前,景林资产合伙人高云程就当前市场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市场很关心外资的态度,这里我们以景林为代表,一窥价值风格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判断。

一、过去三年感悟

贯穿过去3年的一个大主题是中M博弈并叠加地缘政治问题。从俄乌冲突到最近的巴以问题,背后实际上是大国博弈。叠加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转型,所有这些事件,导致中国资产的整体估值下修,股价下跌,市场产生了严重的亏钱效应。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从高点最大回撤超过70%接近80%。这是典型的中国资产估值收缩。而资产名义缩水和前景迷茫让投资者变得畏手畏脚,市场进入恶性循环。

☯蚂蚁金服IPO暂停事件告诉我们,在(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要用更低的估值做风险补偿。

☯外资对中国资产没有深爱,原因是他们对中国政策、国情的了解程度不深,甚至误解。

☯成长型公司的增长对价值创造的权重应该降低,(原因一是未来具有不确定性,甚至逻辑证伪,二是价值创造的根本来源不是增长,还有现金流、ROE等,三是产业的成熟、公司研发到商业化进程有2-3年甚至更长期的过程,但市场重视中短期逻辑,公司或产业的短期景气波动往往造成公司股价的巨幅波动)。

☯根据价值创造的根本来源和产业供需关系创造贝塔的思路,稳定增长+高分红+公司治理优良+竞争格局良好的公司应该得到重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企业,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产业,但这些企业大部分都会被下一个时代的企业所取代,没有永远有领先优势的企业,这是客观周期也是客观规律。当然这个周期是以五到十年的维度来计算的。

☯永远要逆向投资:投资是一项很孤独的决策,当心理感受很舒服的时候,往往风险很大。当压力很大或者很逆向,与大家相反,可能心理感受很糟糕,但投资风险反倒会很小。

有时短期会有很模糊、看不清的地方,甚至很大恐慌,这时看远一点看长期一点可能就会有答案。

☯做投资永远不能过于乐观,要把风险放在第一位。

☯投资和研究的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建立的,甚至要交很多学费。坚持在能看清的地方找投资机会,在迷茫的地方做好风险控制。

二、重点行业研判

地产:今年四季度到明年,房地产市场会进入新的发展稳态,资本市场在安全边际变得更高的情况下也大概率会更加活跃,产业里会有更多细分机会出现。

新能车产业链:中国智能电动车及其产业链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不管是在电池产业链,还是在整车设计制造等各方面,中国企业的迭代速度、成本控制能力都是有全球竞争力的。当前的负面因素是国内价格竞争过于激烈,合资车厂份额快速下跌,混动和纯电车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新的市场格局尚未定格。

在中国境内有竞争力,同时又有走出去能力的公司,主要是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车)等,只要公司的商业模型和产品在全球有绝对竞争力,就一定能成长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这个机会我们绝对不能错过。

在这过程中,地缘政治的压力有阶段性,不会造成长期绝对的障碍。

中概互联网:整改已经告一段落,国内政策支持非常明晰,中M审计问题已经达成协议,行业竞争格局已相对稳定,估值水平现在也非常低,后续会进入一个再发展期。但是目前国内电商竞争非常激烈。核心需要考虑的风险是国际竞争业务或受中美博弈影响。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AI 技术会改变几乎所有人、所有组织体系、整个生产力的供应。最先改变的可能就是汽车驾驶习惯,以及一些简单工作会被AI机器人取代。这个过程中,研究中国公司如何受益、如何学习并复制,期间或将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和投资机遇。

中特估:以当前收益率和成长性,中特估的吸引力在下降。随着股价的上涨,它的分红收益率水平回到了5%左右,而成长没有太大变化。同时还有交易拥挤度的问题。

中国核心资产:主要是中国境内的行业龙头公司。不管是消费品领域龙头公司,还是制造业中非常强、现金流很好、但是短期增长不及预期带来杀估值的公司,或者是弥漫悲观情绪的互联网平台公司,这些公司的估值可能下跌了60-70%,但是盈利还能保持,只是增速不及预期,这类公司已经提供了比较明确的安全边际。目前这些公司已经由拥挤的交易变成了无人问津,反过来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好的逆向投资机会。

国内消费趋势观察:重奢的消费品依然卖得不错,轻奢领域则出现了下滑。自我关怀的消费包括茶饮、运动休闲服饰反倒又出现了快速增长,比如过去几年中国的咖啡和茶饮市场增长非常快,很难定义这是消费降级。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出现了出行人次新高,但人均花费没有增长,这说明人们的出行意愿还是非常强烈。所以,在收入增长预期不够强烈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变得更理智、更分层,更平价的平台和产品会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三、宏观趋势观察

M国宏观政策判断:现在M国的高利率已经显著影响了汽车、房地产的销售,且过高的工资也会抑制其制造业回流。但它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能力依然非常强,但在去全球化过程中如何继续保持,需要边走边看。M国明确要抑制中国的发展,但自己又非常依赖全球化,过去的去全球化政策对M国企业的负面影响也会慢慢体现出来。

中国未来发展判断:过去四十年的全球化模式已经过去了,全球会出现一个比较长期的再平衡的阶段,全球各个地区都会出现各种问题,造成全球经济的增长有一个阶梯式的下降。在阶段性的去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都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其次才是效率问题。未来中国原先的高速增长也不会再持续,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对既有风险的消化(包括房地产和金融体系)险。

未来大国博弈:修昔底德陷阱讲到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而守成大国也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打压,从历史上来看两者的冲突甚至战争在所难免。但今天两个核大国面对面,应该要乐观一点,最坏的竞争冲突会变成有限度的斗争或竞争,演变成战争的概率其实在下降。两国都在尽力适应新的局面,一旦调整到位,资本会重新回归。

关于技术封锁:长远看,科技是不分国界的,任何一个技术再封锁,最后也会走向全世界,只是或早或晚,最终会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未来投研策略

研究策略:做全球视野下的前瞻研究。未来要继续研究真正有革命性、创新性的公司及其产业链,去全方位地了解世界技术的最前沿变化。用全球视野,找到国际上最好的科技公司,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国家市场内,新能源的投资也是如此,看锂电产业链,要把韩国、日本的龙头企业纳入进来一起对比调研。

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1)AI的落地应用; (2) 对数据深度的利用。核心是能否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让人类受益。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市场越难做,越要聚焦核心能力。我们的核心能力就是在二级市场寻找有集中优势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心无旁骛地寻找到这些公司,然后在合适的价格做逆向投资。拓宽投资与研究的视野的同时,聚焦在中国和与中国有往来的公司上。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全部讨论

2023-11-09 16:44

投资是一场修行,越是在市场下行时候,越要坚定自己的投资抉择,做到逆向投资(在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内)

2023-11-10 16:21

人工智能哪个公司的优势比较明显?

2023-11-10 15:04

景林

2023-11-10 08:18

2023-11-10 01:31

2023-11-09 22:51

主要是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从零部件到整车)等,只要公司的商业模型和产品在全球有绝对竞争力,就一定能成长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这个机会我们绝对不能错过。

2023-11-09 16:48

前提和后缀都是不要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