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5

董宝珍《银行大博弈》*中国银行业投资机会的逻辑原理在于银行业的信贷资源是稀缺资源,周期性的不良资产爆发表现出利润衰减在一定时间内对冲,只要银行能维持主营收入稳定,资产质量恶化就不大问题。[狗头]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董宝珍老师讲到三个观点,我很感兴趣

第一点,他认为,投资机会源于客观事实和主流认知的偏差。

每次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发生时,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就会快速恶化,净利润大幅下降,这时会造成市场的恐慌和抛售,银行被极其的低估值。但是金融危机过去后,银行业的净利润总会创出新高。

举例说明巴菲特重仓富国银行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1990年,在市场恐慌下,巴菲特以5倍市盈率买入富国银行,最后大获其利。这原因是巴菲特洞悉银行业的经营规律。

宏观经济客观上是周期波动的,银行业的经营也是周期性。只要人类的经济还在,银行业将永远在周期波动下存续,而且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始终保持向上。[狗头]

第二点,他讲到新增逾期贷款率是反映资产质量最客观的指标。

逾期贷款将贷款客户是否能够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本付息作为是否计入逾期的条件,而且是唯一条件。因为逾期贷款只要发生就要记入,如果不记入就是违法。所以带有一定客观性。

这里讲到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是一个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指标,没有主观因素。[狗头]

第三点,他讲到银行跨越资产质量恶化危机的标志是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是否到达了最高点。

虽然银行业比较复杂,但是经营只受到两个变量的影响,一是收入水平,二是资产质量,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息差,所以对银行业经营的预判和分析变成了对息差走向和资产资料变化的研究。[狗头]

总结;今天看了董宝珍老师的最近视频,有一个他和投资者的对话特别有趣。一位投资者问了他二个问题,大意是,第一,董老师在重仓银行股的这么些年过程中,是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的,第二,在银行股持续低迷的时间里,董老师是如何安抚投资人的心情的?

对于第一问题,董老师把自己比喻成一个男人进入女儿国,全程享受过程,因为他坚信银行股是被低估的,而且也会反弹。第二个问题,他说自己完全不在乎投资人的心情,他只在乎自己。

当我看完董老师的这个讲话时,我感觉他是位极其有个性,而且是特立独行的人。只是对于“女儿国”的这个比喻,我其实很想请教董老师的@否极泰董宝珍 是,如果那位男子,他进了女儿国,但是没有女人喜欢他,然后他又出不去女儿国了,怎么办?还享受吗?[大笑]

另外我非常赞同董宝珍老师在本书第一句:“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立思考能力。”这让我有一个联想,我见到的初入投资行业的,或者小私募公司的那些年轻的男生或者女生,我发现他们“太乖巧了”,虽然他们脑子里有很多相关投资,投行的知识,但是他们对“权威”的服从性太强,而投资所要求的思辨力,批判性,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有点弱。

我印象中有一位男生,感觉是刚入行不久,他身材长的有点魁梧,个子中等,一张圆圆的脸上长着青春豆,带着一副黑框眼镜,整体看起来非常的文科生的感觉,他有时喜欢带口罩,有时喜欢把他的保温杯带入洗手间(我好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每次我见到他时,心里想:“好可惜,他真的不合适这个行业。”

傍晚的上海依旧是凉爽的,跑步五公里,在最后一公里是突然下起了大雨,享受在大雨中跑步的感觉,快到终点时,又遇见了那位跑步时会碰到的跑友,他高,瘦,一头的白发,跑步让他看起来精神气非常的足,我们在雨中互道加油。

这个世界很奇妙,你以为自己的独行侠,结果发现是有同行者的,这不,不仅雨中有跑步的,连河道上都有人独自雨中划着小艇。[狗头]

@雪球创作者中心 #董宝珍银行大博弈# #银行股行情还会继续吗# #投资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 $银行(BK0055)$ $招商银行(SH600036)$ $民生银行(SH600016)$

全部讨论

06-13 07:55

有的人可以享受的在雨里跳舞,有的人只能被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