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放年假长达三个月!坯布价格持续下跌,织造企业库存难降,这个年还能过好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两天,收到一条关于《春节放假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由于市场环境影响,公司客户订单骤降,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生产,同时由于临近春节,发通知的单位与客户协商,决定提前放假。

2019年,放假来的比往年早

请注意,放假时间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整整3个月。

某织厂急发通知:因亏本运营,12月5日起停产!

日前,一家胆布公司发出消息:

织造市场凉了吗?

据布工厂消息,南通地区的一家织造厂老板,打算12月放假,具体哪天还没定,看行情再定。但不管哪天,都不由得感叹,放假好早啊!

尽管目前市场上放假的风声并未起,但有不少布老板打算12月放假的厂家也不少。网络调查结果显示,1月上旬放假的企业较多,但12月放假的也不在少数。另外,对比去年,大多数厂家在春节前15天左右放假,而今年有些企业的放假计划已提前至30天左右。

大部分人士认为今年纺织业行情不景气,订单数量骤减一半,织造厂家库存最高达到了43-44天,市场充斥着抛货信息,厂家利润普遍低于10%……而如今,又有较往年提早春节放假的消息出现,这意味着纺织市场真的如此低迷吗?

其实不然,布老板不用焦虑,提前放假未必不是好事,或是一些企业应对这个市场的一种策略。

01缓解资金压力

今年的纺织市场整体行情确实表现一般,尤其对于一些生产常规产品的小织厂来说,今年特别难!坯布价格跌跌跌,资金大量投入,得到的却是微薄的利润,甚至亏损。面对高额的工人工资和房租水电费时,让布老板揪心。年底,资金紧张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一些厂家因此就萌生出再次停产的想法。

02去坯布库存

除资金紧张外,堆积成山的库存也是推动布老板提前放假的一个原因。七八月淡季阶段,就有不少厂家顶不住压力,选择减产、停产。去库存的道路漫长,布老板选择在春节假期修整企业、清库存,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放假并不代表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缓解自身压力,以备明年有更好的状态“应战“!

03厂家休养生息


对于淡季时的放假,一些布老板不敢放长假,担心工人辞职。春节放假是传统假日,尤其是需要返乡的工人,都盼着能够多休几天。这样的长假,布老板不用付工资,也不必担心大面积辞职,还能够清库存降负荷,皆大欢喜。因此,布老板选择在春节假期修整企业、清库存,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今年的纺织市场难!难!难!


不管是其他地区或者江浙周边地区,纺织行情都难以言喻。从去年开始疯狂的产能扩张,产能转移,盲目生产,导致今年产能大过剩,织造厂家产销难以做平,纺织行情一下子就走了下坡路。加上外贸环境起起伏伏,难有直接利好,纺织市场行情缺乏了上行动力,企业们多多少少都存在资金压力。除企业自身盲目扩张之外,订单难接也让企业们压力山大。

常规品种走货不俏,行情持续性不强

纺织行情不佳,服装商下单方式也进行了改变,多以小批量、多批次为主,导致纺织企业大单无几,小单居多。尤其是7、8月份淡季,市场上抛货现象屡见不鲜,但残酷的是,你抛了,也不一定有人要。

常规品种在今年走进了死胡同,以尼丝纺为例,作为秋冬面料的必需品,往年三四百万米才属于正常,但今年,有企业表示,尼丝纺订单接近“拦腰斩”,目前为止只做了不到二百万米。无独有偶,在走访调研中,甚至有企业表示今年尼丝纺销量为0。

进入10月以后,市场行情开始走暖,基本以秋冬面料为主,带动了织造厂家一波走货,但这波行情持续性并不久,不到2个月,市场又已进入了淡季。市场上降负、停产依旧在继续。

接单难,导致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坯布库存居高不下!

坯布价格持续下跌,织造企业库存难降


原料价格不断在跌,坯布价格也随之下降。以75D雪纺为例,其主要原料涤纶长丝FDY 75D/72F价格近一个月下降了650元/吨左右,坯布价格从10月的3元/米降至目前的2.9元/米左右。但是价格越跌,就越没有人买,越没有人买,价格就越跌,市场开始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从中国绸都网检测的样本企业显示,目前盛泽地区的坯布库存在38-39天左右,较前段时间有所上升,虽比9、10月份有所下降,与去年同期34天的库存相比,依旧处于高位,织造企业库存高企成为常态,高库存成为拖垮纺织企业的原因之一。


另外,盛泽地区织机开机率目前在85%左右,较前段时间有所下降。可见,织造企业鉴于目前坯布价格难涨,且下游需求重回平淡,年前仍有部分货款没回笼的情况下,迫于资金压力,企业们会选择适度降开工来维稳。

不管是没订单还是库存高,归根究底,是终端需求不足


今年,不仅纺织市场“遇冷”,连服装行业都遭遇了“瓶颈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第四季度起,服装和布的销售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其中服装销售量2018年是540.6亿件,相较2017年的719.1亿件下降了24.8%。这个数字意味着2018年全中国平均每个人少买了12件衣服。以我国人口近15亿来算,一年服装销量将近减少了178亿件!

延续到今年,全球经济下滑,消费意向不强,导致服装企业今年开启了“倒闭潮”,连大型企业都不在少数:拉夏贝尔平均每天关店13家;一代“鞋王”富贵鸟破产退市......

今年最后一波行情来了

十月以及十一月上旬,纺织市场基本就是市场货的天下。可是从十一月月中开始市场货大面积萎缩,印染厂一步从旺季踏进了淡季。甚至有的染厂已经将桶车整理好,一幅准备过年的景象了。可谁知清闲的日子还没有过几天,各类订单再次涌向纺织市场。

90万米T400再次挤爆染厂每天出60缸勉强赶上交期

今年的纺织行情好的时候基本都是市场货带起来的,而市场货今年的组成部分相对来说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以T400类面料为主。该类面料无论是每天的坯布进仓还是每天的染缸安排,都远超其他任何品种。百万米进仓、上百缸染色在那段时间的染厂里,一点都不稀奇。

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市场货没几个星期,就带着T400消失在了纺织人的视线中。但近期市场上T400订单却再次卷土重来,并且气势不减当初。据盛泽地区一家老牌染厂反馈,厂里最近的T400进仓有点多,每天下午六点前都能看到几辆卡车在排着队等待卸坯布,而且其中不少都是T400类面料。甚至其中有一个客户一天之内就进仓了90多万米T400坯布。


另一家弹力面料生产厂家近期也有类似的情况。前半个月市场货散去,厂里订单急剧缺乏,一贯不愁订单的业务员都在向各个客户寻求订单。但最近两天厂里再次被各类弹力面料挤满,空荡的车间再次变得拥挤起来。

这波行情到来,是情理之中的事

临近年底出现一波订单行情,实属意料之中的事。

首先是因为纺织行业在春节期间会出现较长的休息时间。纺织工业的工人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由于纺织生产的需要,他们平时的休息休假是非常少的,所以在难得的春节期间会在家乡长时间停留。这也就对纺织工业的生产时间造成了影响,一般春节期间纺织行业休息时间都在一个月左右。这还只是休息时间,若加上工厂机器清洁、整修以及招工等时间,纺织工业停产远不止一个月。为了避免耽误年后服装上市,只能将生产周期提前。

另外重要一点就是部分市场订单的年前备货。众所周知,市场货订单除了要求出货速度快,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便宜。今年纺织行情偏淡,年前会有很多坯布厂急着抛货回笼资金过年,这时候的坯布价格往往较低。而一旦过了春节,按往常经验原料价格肯定是会涨的,坯布厂则会观望不急于低价出货,染费甚至也会视情况来涨一波。

相比而言,年前就备好货不仅时间上,还有资金上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交期问题是接下来最大的问题

由于今年春节在一月份,现在到春节也只有两个月时间,可实际上留给各环节生产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出头,所以纺织行业在做的任何订单交期都十分紧张。

上文中提到一日进仓90多万米T400的客户,就一直视交期为头等大事。他们通过与染厂多方沟通,终于获得染厂每天出60缸的承诺,按此速度交期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问题。另一家四面弹贸易商,也通过与染厂沟通,保证了70万米四面弹能够年前顺利出货。

染厂之所以能够答应他们的交期要求,无一不是对数量较多订单的一种妥协。可是市场上多是一些几百米、几千米或者万把米的订单,这些客户因为订单的数量较少,在染厂面前缺乏话语权,再叠加大客户订单的挤压,后面的一个多月注定是要为交期头疼。

年前最后一波订单行情已经开始,此时手中有订单的应该紧锣密鼓的操作起来了,谨防年底排队生产,造成交期延误;如果没有订单,那就收拾好心情、巩固好客户,为明年的纺织市场做好准备。

调整心态来年再赚

总而言之,前整个纺织行业利空对产业链形成了从下向上的传导,目前来看,下游织造市场后劲不足,交易气氛表现不佳,再加上坯布高库存压力并未缓解,厂家去库存意向较强,从而导致市场上低价操作频繁,成交较为混乱。不少订单缺失的纺织厂家,已经开始准备收拢货款,提前过年;大多数企业就更加会感受到“钱难赚”的压力!

年前最后一波订单行情已经开始,此时手中有订单的应该紧锣密鼓的操作起来了,谨防年底排队生产,造成交期延误;如果没有订单,不少企业会选择提前放假过年,来调整自己的状态,来年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