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15回复:194喜欢:420

贫穷是可以传承的,贫穷和能力无关和思维方式关系巨大。最近几年回老家比较少,但是每次回去都感受到老家人的辛苦和无奈。

父母辈基本面朝黄土背朝天,单纯种地能让小孩上学就付出全部代价了,我兄弟五人,虽然小时候父亲很能干,到处填坑积攒了不少土地,每次兄弟们交学费都是卖完粮食吃饭都没有着落,40亩地平均产量600-800斤(我们的地大部分在河堤旁边填坑得来,土地质量一般也不是好位置,产量低于别人30%),交公粮收成的30%-50%左右,我记得那时候平均粮食价格1.1元,大哥二哥交学费就要把剩余粮食卖光,轮到我基本就200块学费也拿不出了,吃饭都成问题;小时候中秋节当天,父母是绝对不会买月饼的,都是图便宜第二天去买,有一年买了一盒还是发霉的。

寒假暑假父亲就带着我们到处拉土填坑,看到废弃的水坑就开始找土,所以我记忆中父母和我们兄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家里的房子是父母从东北回来的时候建的,院子里有个大坑经常积水,有一次我光脚下水了,有个脚趾被玻璃划到骨头,脚趾到现在都无法弯曲;由于常年积水父母带我们填土把院子加高了,院子比屋子地面高一米,每次下雨水倒灌到屋子里,我们就拼命往外泼水,有一次下冰雹把房顶也砸漏了,正好把床淹没了。

父母的心思就在把孩子们养大,用老家的话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我上初中后就开始住校,也能看到一些课外书籍了,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父母和兄弟都这么努力,家里还是这么穷?为什么老百姓这么穷还要交公粮?为什么生孩子还要罚款?我们兄弟五人属于严重超生,小时候牛羊粮食还有任何值钱的都要被没收,实在交不出钱父母还要被关小黑屋,有时候还要被捆到树上打

冬天偶尔不拉土的时候,父母和兄弟在炕上看会电视,我从来不看也不喜欢一群人聊天,一般会拿本书去放羊,有一次放羊回来下了小雨,压水的时候不小心滑倒,牙齿碰到压水杆上打断了一颗牙碰碎了几颗,那时候暗自下决心,能离开这个地方坚决不在回来;这次回老家给父母说起来自己的想法,父母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人老了都要回老家,哪怕房子常年无人居住还要坚持给兄弟盖房子,不管给父母多少钱,他们还是不会享受,每次回家都要劝说提高下生活品质,可能是穷怕了,总是闲不下来。

我算是叛逆者,从初中开始就不在听父母的观点,也不接受任何贫穷是命的逻辑,赚的第一笔钱是父亲给的机会,家旁边有个砖厂,暑假期间一天中午来了一辆17米大货车拉了一整车煤,司机给周围人说说帮忙把煤卸完就给五块钱;父亲问我愿不愿意干,我当然愿意,四个小时赚了五块钱,那时候想穷人的时间太不值钱了,要找到更好赚钱的方法

高中的时候和家里人交流更少了,主要和身边的人也不交流,除了看书就是想怎么赚钱,后来发现高中刚刚开学学生比较容易花钱买学习用品,就从萌山市场批发随身听复读机之类到宿舍推销,拿货三十能卖四十多,走十个宿舍能卖两三个;那时候我一个月生活费就30块,一块钱买七个馒头,早晨两个中午三个晚上两个,开水泡馒头泡上从家里带的酱豆子,从来没有感觉吃的不好就是吃不饱,做了生意以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食堂的肉饼偶尔可以吃上了

穷到骨子里但是没有让我穷到思想里,越穷我越发认为肯定哪里出了问题,肯定不是能力或者命的问题,但是没有人告诉我答案,父母只知道人穷不能志短反而非常要面子。看明白穷是环境问题是见了骄奢淫逸的人,大学期间有一次寒假到酒店打工做传菜生,看到客人点500块钱的菜喝了上万的酒,我一个月才领500块的工资,深深感到人和人的差距。

下了班我经常做马路边看人来车往,过年期间我也没回家,走着马路上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这个社会没有人把穷人当人看,每个既得利益者都是自私的,在他们眼里穷人都是赚钱的工具而已!甚至还不如一条宠物狗的地位高,暑假兼职我还做过保安,酒店老板经常给我说好好干给我找个老婆拿个济南的户口,我笑了笑啥也没说,创业后还想过去吃饭,发现打工的酒店都倒闭了

任何观点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就是小时候经历加上自己的思考导致的,我感觉经历贫穷是好事,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世界,底层人长时间在恶劣环境里走不出来,就会变得信命感性,容易被人左右思想,我是家里最不听信父母话的人,所以受贫穷的影响最小,在贫穷的环境久了很难有正确的认知。如果每个人都是无奈的,这个事肯定有问题。

贫穷对我的影响除了性格偶尔偏激点,其他都是正面的,因为我从来不觉得那些人五人六的人水平怎么样?我从来不巴结任何人,包括上学的时候的队长,打工时候的老板,看到同学和同事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样子为他们感到不值,根本不值得我交往;所以读到大二毕业证都不要就出去打工了;在步步高出来后不跟任何趋炎附势的人打交道。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选择环境;我们出身底层没有所谓的贵人相助可以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贵人

精彩讨论

北方的wolf19852023-10-02 13:27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拿我自己来讲,除了一腔热情其他都是误打误撞找到机会的;2006年去步步高面试,路途遥远本来已经迟到准备打道回府了,看到一个小个子搬音响,过去插了把手,被问到干嘛的?就说面试迟到了,没想到他就是面试官辉哥;被他认为很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安排直接上班了
在步步高业绩一直是第一,不管给再差的市场很快又干成第一,领导基本不管全靠自觉,有一次凌晨五点在威海荣成搞活动,无意中发现老板远远看着,然后就调回省公司。
后来oppo手机刚刚上市,还有步步高词典需要做校园推广,我就领命校园推广负责人,目标3万台;后来发现直销走不通,学生都去淘宝买词典和数码产品了;后来就辞职做电商了
做到第四年我们规模到了五个亿,发现代理的品牌都搞旗舰店和大规模招商,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利润和销量都会走低,就开始做自主品牌了;OEM工厂经常有质量问题,产品跟市场总是脱节,就自己搞了个工厂,开始设计和开发产品了。
后来发现国内电商太卷,就去做海外了
在后来发现做生意又累又越陷越深,就开始做投资了
在后来发现总有人找麻烦,就不断换环境了。。。。
其实每一步怎么走都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不改变就会死;每次走过一座桥,一扭头桥断了,我们刚好走过来没掉下去。。。。

forcode2023-10-02 09:44

楼主几乎从第8阶层逆袭到了第五阶层,跨越了三个阶层,大牛了!普通人终其一生能跨越两个阶层就是同辈眼里的牛人了。
如果父母没见识,不听父母的话,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我老婆说我经常不听父母的话,而她周围人的经验是不听父母的话迟早要吃亏,因为我父母有很多观念我知道是错误的,虽然他们相比一般农民,已经算有点见识,也做成了生意,超过了普通工薪阶层,他们也属于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超过大部分城里同龄人,不容易被人骗,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迷信思想或知识不足,我从小爱思考爱读书,很容易看清楚他们某些荒谬的观念,所以我经常不听父母的话。
父母或周围人水平普通的情况下,听名人或成功人士的演讲,读他们的传记或写的书籍,是提升认知的捷径。另外,国内外本科入门教材和经典书籍,也有利于让一个人学习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掌握多种心智模型。

forcode2023-10-02 17:16

在我本科阶段,我也读过一些技术分析之类的书,完全没搞明白该怎么投资,在错误方向浪费过好几年时间。
我2003年本科后工作几个月,第一次股票开户,大约投了几千元,亏了一点就不敢玩了,我记得第一次买的是中国联通。工作几年后辞职考研,2006年开始读研,2007年牛市气氛影响下进场开户接盘,我记得投了2万,2008年最多时亏损60%,到2009年硕士毕业销户,这中间两次入市,也曾经两次被市场淘汰,当时没多少本金,亏损比率很大,但亏损金额有限。这些我在以前投资总结里有说过。
硕士毕业后,在国企工作,没有成就感,想法得不到实施,我老婆说我性格不适合跟人交际拉关系,在国企没前途,她说业余时间为什么不研究投资呢,做投资不需要跟人拉关系,能发挥我的特长,她听说有个同事做投资赚了很多钱,她小时候也见过一个亲戚的亲戚每天在家投资变得很富有,她相信这条路有可能成功,而不是像我爸和大部分人一样坚信炒股没出息,于是,毕业一年后的2010年10月我第三次开户,去福建省图书馆借了《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熊市中的投资之道》等书回家学习,网上梁军儒和水晶苍蝇拍等人一些介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文章也在影响了我,可以说,接触到价值投资后,我真的在很短时间内豁然开朗,快速就接受了这一整套投资理念,那几年陆续读了巴菲特股东信、滚雪球和《安全边际》《投资最重要的事》《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随机致富的傻瓜》、《黑天鹅》、《穷查理宝典》、《冷眼分享集》等十几本价值投资经典,从此以后很少亏损,过去十年只有2018年亏损6.8%,其他年份全部盈利,年化收益率约11~12%。
当然,我觉得我硕士阶段所学习的概率与统计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形成越跌越买、越涨越卖这样的等差数列递增交易模式,是有影响的,我的脑子里是记着正态分布在一个标准差与两个标准差的概率值这张图,对于那些负债率低、倒闭概率极低、极度低估的行业龙头公司,我内心里相信股价跌到合理内在价值两个标准差以内就是小概率事件,价格回归价值的概率极大,控制好仓位越跌越买一定可以买在最底部。还有硕士阶段学习常见的统计谬误等思维陷阱,对我的分析能力和避开逻辑陷阱都有影响。
还有我本身性格属于不容易被别人改变想法、不人云亦云、求知欲旺盛、爱独立思考、搜索能力很强等,投资这个职业特别适合我。

北方的wolf19852023-10-02 10:04

我们兄弟们都接父母到城市生活过,呆不了一个周就受不了了,来到城市感觉吃睡都不好,老家地方大院子好几亩,也有熟人可以聊聊天,城市车来车往他们闲乱;十几年前就在老家给父母把别墅盖起来了,钱也给了很多;只是多年的生活习惯不好改了,这次回老家邀请父母去美国,母亲的说法是:哪里也不愿去,自己拥有的已经很多了,就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还有一群小动物过一辈子了

温饱之上皆虚妄2023-10-02 09:56

一看就是地道农村出身,被压水井杆打掉牙齿的真不是少数。我河南的,小伙伴们被打中下巴,打掉牙的也不少。
小孩子没力气,压水时都是一跳,趴到压杆头上,靠身体重量,慢慢压下,到底后,脚一站地,重力减少,但气压差却还在,压杆马上就回弹,一不留心,就敲下几颗牙齿。

全部讨论

2023-10-02 09:44

楼主几乎从第8阶层逆袭到了第五阶层,跨越了三个阶层,大牛了!普通人终其一生能跨越两个阶层就是同辈眼里的牛人了。
如果父母没见识,不听父母的话,就是最明智的选择,我老婆说我经常不听父母的话,而她周围人的经验是不听父母的话迟早要吃亏,因为我父母有很多观念我知道是错误的,虽然他们相比一般农民,已经算有点见识,也做成了生意,超过了普通工薪阶层,他们也属于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超过大部分城里同龄人,不容易被人骗,但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迷信思想或知识不足,我从小爱思考爱读书,很容易看清楚他们某些荒谬的观念,所以我经常不听父母的话。
父母或周围人水平普通的情况下,听名人或成功人士的演讲,读他们的传记或写的书籍,是提升认知的捷径。另外,国内外本科入门教材和经典书籍,也有利于让一个人学习多学科知识和思维,掌握多种心智模型。

2023-10-02 09:56

一看就是地道农村出身,被压水井杆打掉牙齿的真不是少数。我河南的,小伙伴们被打中下巴,打掉牙的也不少。
小孩子没力气,压水时都是一跳,趴到压杆头上,靠身体重量,慢慢压下,到底后,脚一站地,重力减少,但气压差却还在,压杆马上就回弹,一不留心,就敲下几颗牙齿。

你的父母还是很好的,努力供孩子读书。

很多时候,孩子能走多远 取决于家庭的资源供给。徒留四壁的家庭大多会被贫穷扼杀,因为时间都用在了生存。等到思想上知晓一点什么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

2023-10-02 09:08

贫穷的传承,属于被动的无可奈何,现象的本质是,贫穷的更改,非常艰难,不仅需要长期持续主观努力奋斗百折不挠,而且需要大方向不错和把握住一些机缘。最后,在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及后续目标增值后,还要有能力保护不至于失去,有计划让后辈明白创业艰难守成同样困难……也许,这时才是所谓传承的开始。
财富很难积聚,但失去经常非常容易。

2023-10-02 09:05

看着大哥的经历,有些触景生情,想起了那句人生最好的老师,是父母的低头,亲戚的冷漠,朋友的离开,爱人的背叛和空荡的口袋

全总开始思考的时间很早,初中就开始想办法赚钱了,我也是出身在农村,家庭条件很一般,大学没怎么把时间花在应试教育上,做了很多兼职,超市打零工、发传单,西餐厅端盘子,暑假去工厂打工,那个时候赚钱的效率很低,但是体会了生活的辛苦,知道靠体力很难发财,那个时候在学校不是好学生,毕业后来上海开始做底层销售做起,今年31,在上海也买房买车成家了,大学大部分安分的同学现在看财富上都很一般,我算好的,折腾、不安于现状、善于思考、勤于行动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离全总还有很大差距,持续学习中。

2023-10-02 10:16

你父母也很牛,在那么严的政策下敢生下你们5兄弟

2023-10-02 16:17

喜欢看中六合彩的谈如何中六合彩。

2023-10-02 09:12

我觉得你应该花几个月时间多陪陪父母,帮他们花钱,把东西买好。一个是他们可能不舍得花,另一个是用了好的东西体会到了好处后他们就会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