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个贷不良!地方AMC相继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随着个贷批量不良资产转让试点范围的扩大,地方AMC对个贷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资源在逐步加大。

近日,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宣布获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另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上述两家地方AMC在内,目前已有8家地方AMC获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地方AMC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实际上,自2021年个贷不良资产批转以来,关于债务人征信数据交接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银保监会2021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其第九条约定了征信记录衔接工作。表示:不良贷款转让后,仍属于信贷业务范围的,征信数据报送、异议处理等征信权责自不良贷款转让之日起,由原出让方转至受让人履行。原出让方仍需对转让前的征信工作负责。原出让方、受让人要做好工作衔接,保障信息主体合法的征信权益。受让人需要原出让方协助的,由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在债权转让合同中约定。逾期账户会展现为已结清账户,状态为核销。

也就是说,针对转让后的个贷不良资产,如果贷款清偿完毕,新的债权人具备征信报送资质,应该由新的债权人变更信用信息,没有资质则让原来银行协助变更。但在批转通知发布之前,除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众多的地方AMC在此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因此,继2021年广西联合资管(原广西广投)成为全国首家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批复的地方AMC后,为市场上更多的资产管理公司打开个贷不良征信数据衔接的空白。

据市场公开信息,包括招商平安资产、浙商资产、广西联合资管等在内,目前已有8家地方AMC获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另外5家获批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AMC分别为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宁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另外,还有地方AMC正积极申请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过程中。2022年12月,海德股份(海德股份全资子公司海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地方AMC牌照)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申请接入人行征信系统。”

备战个贷不良

那么,地方AMC为何如此热衷于央行征信系统的接入?对此,市场相关人士表示,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接入征信系统,实际上可以多维度助力个贷不良资产业务,是地方AMC业务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在估值阶段,征信系统对个人的基本信息和金融负债信息有着非常全面的描述,在个贷不良资产尽调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其次贷后管理过程中,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后,地方AMC可以及时安排专人进行贷后管理,及时发现其金融负债的变化,比如是否存在新增或归还金融借款或信用卡的信息,以及其个人信息的变化,比如职业、居住地址、手机号码等,便于制定或调整催收策略,提高资产回收率。此外还有助于形成个贷不良领域从转让到征信恢复的闭环。只要借款人偿还了债务,地方AMC可以为借款人进行信用记录更新,避免了中间环节黑色产业链,直接提升处置效率。而且资产管理公司获得征信权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逾期借款人形成震慑,从而有效化解个贷不良资产。

对此,参考多数已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AMC已公布的公告可以验证。以广东粤财为例,其在公告中表示,接入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对于更好实现个贷资产处置回收意义重大,有助于实现对个贷资产流转机构之间的信用数据衔接,维护客户征信记录的完整性、连续性,同时更新客户的征信信息。滨海征信也表示,从长期来看,对及时更新客户征信信息,提升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盘活能力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征信工作”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地方AMC相继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隐患。尤其随着人民银行《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国务院《个人信息保护条例》的生效和实施,个人征信作为个人信息的核心部分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也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地方AMC在维护个贷征信信息的时候,可能存在诸如个人征信信息被泄露、个人征信信息和实际不符,个人征信信息修改不及时、征信查询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如何在用好征信系统的同时,保障用户信息安全,也将成为更多地方AMC需要思考的问题点。

* 文中未注明出处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