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万物2》口碑翻盘, 台式综艺的新面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徐  思

编辑|友  子

#郑爽谈粉丝关系#、#郭麒麟不想继承德云社#、#乔欣回应富二代身份#……

这些对于追星女孩来说颇为吸睛的话题,最近接连登上了热搜。让大家意外的是,这些爆点居然是出自原本并不受看好的《花花万物2》。

一年前,《花花万物》带着“康熙”组合再度合体的噱头登陆优酷,原本外界翘首以盼的综艺最终却让观众大失所望。在豆瓣上,《花花万物》第一季仅有4.3分,对比《康熙来了》破9的高口碑,足以说明观众的态度。

意外的是,进入到第二季的《花花万物》今年上演了大翻盘:豆瓣开播评分上7(目前为6.9),连续12次登上猫眼综艺热度榜第一名,无论口碑还是热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数娱梦工厂观察多期后注意到,《花花万物2》的风评、热度好转有迹可循。经历过第一季的漫天差评,《花花万物2》有备而来,今年大幅回归了康熙模式,在节目架构、主持搭配、内容取舍、嘉宾选择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康熙”组合的状态也有所回升,创造了不少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过去十年,台湾综艺人们积极北上,试图将自己成功的综艺经验套用到大陆的节目中,带来了《大学生来了》《爱GO了没》《姐姐好饿》等一大批有浓厚台湾综艺风味的节目。

然而文化背景、观众习惯、政策环境甚至录影方式的差异,让这些节目无一遭到了观众的批评:既不了解大陆,也丢了台湾综艺的味道,变成了“四不像”。

相比之下,《花花万物2》同样依然有着台湾综艺北上的“水土不服”,但已经算是近年台式综艺中少有较为成功的。

在大陆资金的强大吸引力下,台前幕后的台湾综艺人才纷纷北上,台湾本土的综艺节目出现了显著的断层。《康熙来了》停播后,再也没有出现一档在大陆引发热议的综艺节目。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了去年的《声林之王》。这档选秀节目拿出了台湾最高的综艺制作水平,在台湾备受关注,不少选手也声名鹊起,然而热度似乎滞留在了台湾,在大陆几乎是毫无水花。

曾经红遍两岸的台式综艺,如今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一头努力适应大陆,一头艰难留守本地。

《花花万物》第二季为何能口碑翻盘?

过去十年,台湾综艺市场后劲不足,节目经费捉襟见肘。不少台湾综艺人和制作人们选择“北上”,希望借助原先节目的影响力,在迅速成长的大陆市场开疆拓土。

《康熙来了》是这些台湾综艺的代表。尽管早在2016年停播,这档节目依然是大陆观众的心头好,不少网友翻来覆去重看。在B站上,《康熙来了》多个合集视频点击超过了百万。

或许正是注意到了观众的期待,2018年,蔡康永与小S再度合体,推出了《真相吧!花花万物》。

然而,节目播出后的表现却让观众大呼糟糕:节目定位不清,环节设置流水账,商业元素过多,内地艺人缺少综艺感放不开包袱更是雪上加霜……

首期节目播出后,《花花万物》豆瓣评分一度跌至3.5分,至今豆瓣评分停留于4.3分。口碑扑街之余,“康熙”组合的品牌也受到了一定伤害。

面对着第一季的低迷评价,第二季的《花花万物》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开播以来,《花花万物2》实现了热度和好感双丰收。播出至今,《花花万物2》多次登上猫眼综艺热度榜第一名。在微博平台上,#郑爽妈妈##郑爽谈粉丝关系##郭麒麟不想继承德云社##乔欣回应富二代身份##小S评价郑爽男友#等话题频频上热搜。

比较两季节目后数娱君发现:第二季针对第一季的数据反馈将节目主体环节进行了很多针对性的改进。通过在布景、外采、访谈、后期制作等多层面的调整,第二季明显更加符合大陆观众的口味。

这些讨论中,最戳中观众的痛点还是这一季节目终于重现了“康熙”组合的独特风格。

《康熙来了》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重点依旧是两位主持人“真实、放得开”的采访状态。所有的来访嘉宾,无论咖位大小,都得接受蔡康永和小S麻辣犀利的点评。最近“明学”盛行,网友还翻出小S在《康熙来了》精准打击“明言明语”的名场面。

面对这种将明星拉下神坛的操作,习惯了电视节目捧明星的大陆观众倍感“舒适”。

然而两岸综艺对待明星不同态度的割裂感,在《花花万物》节目中终于体现了出来。

在《花花万物1》,明星的地位依旧“高高在上”,为迎合节目组安排,节目背后甚至有诸多台本支撑。“康熙”与其他大陆主持也并无不同,是台本的演绎者,个人特色完全得不到发挥。

回归对待台湾岛内艺人的高姿态不符合现实,但姿态太低又失去了自身特色。面对以往综艺经验的“水土不服”,“康熙“组合第二季明显调整了主持状态,强化了聊天内容,状态比第一季松弛,在跟内地艺人互动上,尺度和姿态的拿捏都有优化。

在监管压力下,《花花万物1》不得不舍弃《康熙来了》的“大尺度”访谈,转向了更安全的话题,结果是内容毫无看点,变成了白开水。

到了第二季,“康熙”似乎也找到了尺度所允许的方向,将挖掘八卦和深入嘉宾内心并存,一方面借引申的八卦话题引发热议,如乔欣的富二代、整容等话题:另一方面,也将嘉宾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呈现在观众面前。

(节目中提到郭麒麟的另类交友模式)

在阵容组成上,《花花万物2》删减了聒噪烦人的“花花了解一下团”,复制了《康熙来了》的主持人架构,组成了“2主持+1助理主持”的主持阵容。唯一差别在于助理主持不再是陈汉典,而是由阿里大文娱统筹运营的Black ACE组合成员轮班。

这种还原《康熙来了》模式的阵容搭配,使“康熙”回到最舒服、最擅长的合作方式,一个负责进攻,一个负责善后+抛梗,很快找回了观众的好感。

“康熙化”的不只是主持模式,在布景、外采、访谈、后期制作中,《花花万物2》都“巧妙”地放入了“康熙”元素,就连画外音也是原版的《康熙来了》风格。

为了呈现更为浓厚的《康熙来了》风格,优酷也邀请了《康熙》制片人B2(陈彦铭)和他北上后创办的团队“燃烧小宇宙”共同联合制作《花花万物2》。

(《花花万物》背景中出现了《康熙来了》的图片)

在节目定位上,《花花万物》也相应做出了调整。

《花花万物1》标榜的是“全国首档消费行为洞察脱口秀”,号称要透过康熙视角,解密明星账单背后故事,了解年轻人生活中的行为需求。

节目呈现方式是康熙二人翻看嘉宾的淘宝“购物车”,翻看账单,类似于《康熙来了》两大经典单元“翻看明星包包”和“明星交换礼物”的杂糅。

之所以这样的设计,与节目本身是天猫冠名赞助有关。然而生硬的植入、让人怀疑真假的明星账单,都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同样围绕着明星的物品展开,《花花万物2》找了新的立意,以“闲置物品价值再发现”为主题,将《康熙来了》另一大经典单元“探访明星私宅”带了回来。

第二季里,助理主持每一期都会去明星家寻找有访谈价值的闲置物品,再回头带回棚内进行访谈,探究每一样物品的来龙去脉后,由小S决定是舍是留,“舍”的物品最终放到冠名方闲鱼上去卖。

(探秘明星家、挖料大放送,这一季《花花万物》找准了观众所好)

可以看出,这一季虽然同样是有明显的赞助商植入,《花花万物2》选择了折中手段,弱化了第一季“强行做推广”的生硬感,节目模式也更明确、简单,有利于“康熙”二人的发挥。

台湾综艺人北上,水土不服常有

为了让节目更适用于大陆观众的审美,制片人B2在《花花万物2》中融入了自己多年在北京的生活经验。想让风格更贴合内地观众的小S在节目中也多次使用不太标准的北京话的语音语调、玩笑话和俚语等。

然而,一直在努力贴近大陆观众的《花花万物2》,仍然有一些水土不服。

首当其冲的是节目中暴露出了主持和嘉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不知道大陆人习惯网上买票、不知道有专门的“蒸蛋器”、对“有矿”这类网络用语一脸迷茫……“康熙”在文化、生活方面与大陆观众尤其年轻人仍然是有距离的,即便是有为节目做效果的可能,仍然是“尬点”频出。

反观《奇葩说》《吐槽大会》等原生语言类大陆综艺,主持人和嘉宾在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完全默契,自然促进现场即兴反应的形成。

由此可见,即使《康熙来了》在台湾语境下被验证了成功,但这一模版不一定能够顺利地复制到内地市场。

《花花万物》创作伊始就着力挖掘“康熙”的价值,这种靠拢“康熙”模式的道路虽然方便高效,能快速吸引一批《康熙来了》的老粉,但这种情怀很难出现在其他台湾综艺人上,不具备普适性。

实际上,台湾综艺人进入内地市场,并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早在20世纪末,台湾综艺人李方儒就已经去到湖南卫视,帮助制作了《快乐大本营》前几期的样带。

而随着《康熙来了》等台湾老牌综艺停播,面对资金压力,台湾越来越多的综艺人选择北上,借助内地的平台和资源,重新做节目。

然而,北上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观众不同、从业者经验不同甚至录影方式也不同,大陆与港台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被放大,台湾综艺人普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

纵观“北上”的台湾综艺,取得成功的极其有限。以《康熙来了》台前幕后的主创为例,“北上”后参与的综艺无论口碑、热度都没有重现当年的辉煌,更是落后于很多大陆综艺节目。

以詹仁雄为例,他曾担任过《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超级星光大道》《全民大闷锅》《我爱黑涩会》《大学生了没》《康熙来了》等一系列台湾大热综艺的制作人,可以说是台湾综艺界一线人物。

北上后,詹仁雄接连操盘了《大学生来了》《爱GO了没》《姐姐好饿》,但却没有一个在口碑或热度上达到预期。

在当下大陆综艺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于“北上”的台湾制作人来说,他们跟其他综艺制作人一样,站在一条起跑线上。

面对受众群体广大的大陆市场,台湾综艺制作人们必须考虑到多样的受众口味、多元的风土人情、文化语境的影响。

如何用对台湾综艺人,将成功的经验应用到大陆语境下,《花花万物2》或许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案。

台湾本土顶级综艺,

在大陆无人问津

除了“北上”,也有不少制作人留在了本土,制作主要面对台湾观众的综艺节目。

这当中《声林之王》算是最新的代表。8月23日,这档代表当前台湾选秀综艺最高水准的节目开播了第二季。

《声林之王》是由爱奇艺在大陆独播。然而遗憾的是,第二季节目比表现平平的第一季更低迷。无论是爱奇艺自己还是第三方的榜单,这档节目的热度排位都相当靠后。

爱奇艺综艺榜第42)

(第三方平台综艺榜第19)

第二季播出已经半个多月,《声林之王2》在豆瓣上甚至还没有评分。

观看过节目后,数娱君发现:在节目模式等方面,《声林之王2》与第一季相比并无太多变化。

虽然《声林之王》每期节目的制作费耗资近千万台币,号称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实境选秀综艺,但与国内动辄上亿的综艺制作费相比,在挑剔的大陆观众看来,制作其实略显粗糙。

就舞美而言,舞台灯光观众等区域都用绿植元素覆盖,质感形如塑料,风格更接近上世纪90年代台湾综艺舞美质感,离宣传所说的“梦想丛林”仍有距离。

(随处可见的绿植)

过于简单的收音也造成了两极化评论。有人喜欢这种不经修音处理的真实,也有人不喜这种粗糙的后期处理方式。

但选手的选歌品味和原创音乐也令人惊喜,不少观众表示在观看途中疯狂加歌单。在第一季的舞台上,就出现了多首耐听的原创作品,比如许莉洁、安懂《当我回家》,李友廷《想和你一起》等。

(豆瓣网友对《声林之王1》的金曲集锦)

虽然诚恳唱歌的表演打动了不少观众的心,但大陆观众如今一年要面对几十场选秀节目,一档缺少话题度、缺乏宣传优势的台湾综艺很难引发反响。

声量最大的《声林之王》尚且如此,其他立足于台湾本土引进到大陆市场的综艺节目更是掀不起风浪。

爱奇艺平台上看,《天才冲冲冲》《女人我最大》等多档台湾综艺在今年5月就停止了更新,而这些综艺在台湾实际上是持续播出的。而其他平台上,更是鲜少有台湾综艺出现。

这样的趋势下,台湾综艺在大陆的影响力还会继续微弱下去。要找到以往台湾综艺的味道,只能寄托于更多、更好的《花花万物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