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运营新时代,酒店IP打造“路远山长”丨新居住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丨王英华 编辑丨长生

来源丨 地产资管网(ID:thefutureX)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中等收入群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酒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再是建筑水泥+一张床,不再是地段决定论,不再是空间供应,而是酒店这个空间里面的内容。而如今这种独特性、标签性的内容加速发酵成为超级IP,对80后、90后主流消费人群来说,这种超级IP正在吸引他们的巨大注意力。

现有IP打造模式分析

国内连锁酒店集团早早嗅到先机,纷纷跨界打造自身独特竞争力的IP品牌,在IP打造模式与选择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与已有IP合作,省去孵化培育的中间过程和成本。

连锁酒店通过与现有IP合作,打通了社群经济商业模式的新入口,让酒店不单只是提供餐饮和住宿的工具,还能成为客人“在路上”的第四空间,聚集一批有价值的人群,并为其提供具有认同感的产品与服务。

亚朵酒店为例,亚朵酒店选择与九个领域的头部IP合作。其中吴酒店以吴晓波这一IP为核心,在这里,每位来到“吴酒店”的客人,不仅可以读吴晓波的书,还可以品巴九灵茶、喝吴酒。喜欢吴晓波书籍的人群因为有相同的爱好而齐聚在吴酒店。

图片来源:携程官网

自己培育IP,一种回报周期最长,但也是最稳扎稳打的方式。

连锁酒店培育自有IP不会误入“蹭热度”的胡同里,花的每一笔钱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认知度、好感度、影响力和粉丝量,可以直接转化成为品牌资产沉淀下来。

以白玉兰酒店为例,其创造了“玉先生和兰小姐”的IP人物形象。兰小姐代表着“有颜有爱,懂得精致生活”,玉先生则代表着“有才有情,懂得人文情怀”。通过IP人物传递一种跟消费者平等沟通和对话的理念,入住的客人和酒店的工作人员都是追求精致生活的“玉先生和兰小姐”们。

同时品牌通过跨界合作,生产文创衍生品,与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的互动机会。

图片来源:白玉兰酒店官网

与OTA合作打造IP主题房,准确切入细分市场的需求。

目前连锁酒店与OTA合作IP主题房主要是亲子游领域。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和消费升级,亲子游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各大OTA及垂直平台纷纷加码IP合作,推出亲子游主题酒店,或者与连锁酒店合作打造IP亲子酒店。

酒店选择与OTA合作推出IP亲子房,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OTA拥有热门IP的授权,酒店无需为IP授权而发愁,热门的IP人物可以吸引家庭亲子客群的入住,增加流量。其次,OTA的亲子房实施过程快捷,酒店不用投入过多的精力,可以马上投入使用。最后,软装点缀,成本较低,可以对客房进行免费的置换,酒店不用重新打样采购。

一般来说,亲子房的价格通常比普通房高出约100元,衔接OTA平台自有的游玩票务、租车等服务,对盘活平台酒旅服务有一定助推作用。

图片来源:携程官网

IP打造“路远山长”

连锁酒店通过以上三种模式,用类似推广新零售以增强体验、加强个性化消费感知来吸引住客等方式,开启了IP经营的新时代,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多问题。

运营成本大。IP酒店的“留客”和长期发展需要内容运营上的不断更新,随之而来的成本,便成为除了酒店日常经营之外的另一项负担。就如迪士尼乐园一样,如果不更新,持续的客源会出问题;如果不断更新,成本会出问题。

规模化受限。作为高度个性化的IP酒店,在规模化盈利方面本身存在短板。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表示,“IP酒店本身的要求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复制则违背了这个原则”。要扩大盈利,就要规模化,要保持个性,就不可以复制,IP酒店的矛盾一直存在。

亚朵为例,目前虽已与十余家IP方达成合作,但明确透露将批量化扩张的仅吴酒店与网易严选酒店两家。

图片来源:亚朵官网

容易被复制。以自身品牌和理念为IP的酒店也遇到了麻烦,例如希岸酒店。此前,希岸酒店曾发布声明直指抄袭者。信中称,有其他酒店将希岸酒店的产品一模一样完整“克隆”,并表示希岸酒店的装修风格、软装家具乃至品牌名称均出现了被“山寨”的现象。


IP酒店可以不只是“酒店”

IP酒店运行过程中的业绩提升与短板同时凸现,让酒店人在运营IP的同时开始发散思维,借用新零售的打法,不断延展空间概念。

打造购物场景。把公共空间变成不止住宿的体验场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悦城深谙此道,推出了“西单大悦城”+“Le Joy大悦酒店”,用运营购物中心的思维来经营酒店,引入多家主题房,配合大悦城年轻潮流的定位,共享购物资源。

打造办公空间。商旅客户在住宿期间,经常会有办公空间的需求。首旅如家在西安和颐至尊酒店落地的“磨呗空间”就直击了这个痛点,首创“酒店+共享办公”,不仅仅提供咖啡、简餐等服务,更是结合了共享办公场景、智能健身场景等旅途中的放松神器,打造“咖啡+办公+娱乐”的新体验场景。

打造图书馆。关于商旅客户住宿期间的休闲空间需求,位于杭州西溪天堂的西轩酒店从读书入手,把酒店大堂设计成了一家图书馆的模样,上下三层靠墙和角落都是书柜,中部空间是休息区和阅读场所,除此之外,酒店还不定期举办讲座、戏剧和电影放映等活动。据公开资料显示,西轩酒店藏书有6000册。在酒店不出门,就可以享受到浩瀚的书海。

打造艺术展览区。跳脱出酒店居住的狭窄思维,酒店空间的延展更可以从展览的角度切入。北京什刹海皮影主题酒店,就把它的大堂打造成一个小型的皮影戏剧场,除了看皮影戏表演,客人还能免费学习皮影艺术绘画课程;亚朵旗下的戏剧概念酒店—The Drama,它的大堂也主要用来做演出、展览、沙龙和市集。

通过以上几种空间的延伸,我们可以看到空间运营的进一步精细化和深化带来了资产的升值。“酒店+IP+X”,把不同的业态在同一空间展现的时候,互相出现了支持性的效果,当人们的个性追求和衣食住在同一个空间被极大满足的时候,是这个商业资产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时候。

酒店IP,不仅仅是联合文化IP内容上的延展,也不仅仅是联合购物、办公、艺术展览等空间上的延展。更应该是以住宿为驱动,把“空间+内容+流量+品牌人格+支付”结合起来,形成本身的IP,以己为IP,化万物为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