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11喜欢:26
我似乎发现有一种不良的“习惯性力量”:大约是因为普通投资者由于时间不够充裕、研究的上市公司家数不够多的缘故,往往会对自己付出精力的研究成果产生珍惜的心态,往往更多地重视基本面中利好的部分,于是心中趋向于单方向做多极少量自己研究过的股票,这恰恰在不知不觉中注入了情感的因素,丧失了我们研究思考时“客观”的准则。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又怎样避免呢?我想可能有这么几条:一是只先看不动手,长期观察后心态平静了,对股票也就没有感情因素了。二是研究的上市公司家数巨量,便不会对个别自己引以为豪的研究成果敝帚自珍了 。三是对于行业之间和同行企业之间,彻底地进行比较分析,我一向认为好公司是比较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四是对于面向中短期的组合投资,买入的逻辑宜粗不宜细,抓股票的主要矛盾,可通过组合分散风险。

全部讨论

2016-01-18 01:01

现在越来越有同感,谢谢指导

2015-07-02 17:27

多考察公司,行业、企业之间比较。多读经典,理论之间比较。

2015-04-21 14:07

视野局限是肯定的了,毕竟投入时间精力优先,还好我不是盲目乐观型的

谢谢提醒

2015-04-21 09:16

多谢提醒,反省中

2015-04-21 07:44

2015-04-21 06:42

这么一说,我也有点。

2015-04-21 03:39

但巨量有点研究不来啊

2015-04-21 01:24

对,这是个很容易犯的毛病,我也存在,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