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10喜欢:6
有谁了解港股最新的定向增发细则的,来讲讲,包括定价规则,发行总量限制,限售期以及其他能想到的问题,还有大陆资金如何直接参与港股上市公司的定增,有无资金流动限制

全部讨论

2017-02-18 19:51

大陆叫定向增发,香港叫配股。
港股配股 - 大折扣+无禁售
       对于某些港股公司来说,配股是赖以生存的“毒品”,简单迅速的快感让其不务正业痴迷于配股等资本运作;对于众多香港优秀公司来说,配股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以应付各种经营上的财务困境。从功效上来看,配股毁誉参半,然而配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大折扣+无禁售以及双20%的宽松条款,天然把小股东置于不利的位置,这也是头等舱会员一再提醒港股初学者谨慎对待配股公司的理由。笔者对2013年开始港股公司配股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从时间、行业、用途多个视角对配股做了分析,详情请见下文。

1、香港配股: 双20%条款下的畸形“定向增发”
1.1 双20%条款,世界上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止董事会了
对比内地的“定向增发”,香港上市公司配股的自由度较高,程序简单,上市公司可以随时把握较好的市场时机以获得最好的筹资效果。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13.36条,上市公司一般会通过股东周年大会要求股东向董事会作出一般性的授权,以获得发行新股的权力。在一般的情况下,公司在年度内可以增发不可以超过20%,且配股价格不得较基准价格折让20%以上。
因此,公司获得授权后,只要增发的比例不超越获得股东大会有关批准当天股本的20%,同时发行价折让不超过20%,就可以在该年度内进行任何次数的配股,世界上已经没有人阻止董事会了。

1.2 配股也有失败,制度安排暗藏玄机
上市公司通常会委聘配售代理(通常是经纪人或证券公司)配售新股或旧股给公司特定的投资者或有兴趣的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包括:(1)发行新股;(2)配售旧股;(3)先配旧股、后发新股(先旧后新)

双20%条款虽然给予董事会配股的“无限子弹”,但是港交所的制度性安排也会使得公司配股存在失败的可能。为保障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若发售新股集资,一般均设有最少30日以上的禁售期。故不少股价波动较大的中、细价股,也不会选择发行新股,而改用(先旧后新)的方法为多,即股东会先将自己持有的股份配售给独立的第三方投资者,然后再认购公司发行的新股份。

如果以以先旧后新形式集资,通常对认购其配股的投资者不设禁售股,也无需锁死投资者资金。而以发行新股方式进行配股的话,则存在配股失败的风险。如中国水务 (0855)准备以配售新股的形式集资,而这批股份设有禁售期,约为60天。但公司配股期间港股稍露疲态,加上附有60日禁售期,故发行全新股或多或少影响认购意欲,结果集团宣告配股失败后,单日蒸发逾7亿元市值。

2、配股股价下跌的逻辑:增加不确定性

2.1 折扣配股+无禁售期损害小股东利益:股价不确定性
上文提到董事会有权以折让不高于20%的股价配股,10港币的股票8港币低价配给第三方(说好听点是第三方),而且以先旧后新等方式配股,即拿即卖,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投资者自然用腿投票。

2.2 给人“出千”口实,老外做空:管理层人格不确定性
配股公司往往给人“出千”的感觉,而事实上配股也是港股某些公司出千的手段,高价时卖股给小股东,低价时配股给关联方,正是向下炒的“老千法”。
笔者统计发现,市值大的公司配股后股价往往下跌,如友邦保险、中国海外发展,特别是前段时间的恒大。究其原因,原因大概是市值大的公司股价流动性比较好,空头筹码集中,老外做空后容易迅速平仓获利。

2.3 增加股本,稀释利润:股息不确定性
港股投资者似乎更在意公司能带来多少股息,而配股增加股本意味着每股股息的下降,股票的内生价值受到损耗。

3、配股数据分析:牛市多配股,韭菜好收割

笔者统计了2013年始香港上市公司的配股募集资金的状况,得出两点结论:
1、恒指走势与配股募资额相关性比较大,牛市里面公司更有配股的意愿
2、资金密集型行业是配股的“重灾区”。

我们统计发现,2013年以来香港主板一共发生了约1000次的配股行为,其中地产、金融、工业工程行业配股次数居前三。对于金融业,牛市配股是业务扩展需要,近期港股中信、海通国际等都有数额极大的配股行为。公司融资可能用于扩展自营/孖展等业务,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对于房地产与工业工程行业,资金是决定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牛市配股筹资也常理之中。

2017-02-14 09:26

港股相关的定向增发细则,主要的核心要点说一下吧,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港股定向增发的特征
      参与港股定增的玩家主要是大的机构投资者——10名以内的投资人提供几亿到几十亿的资金,购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新股。上市公司定增新股票有如下几个特征:
       1、投资人不超过10名;
       2、定向增发股票的价格相比二级市场价格一般有6-8折的折让;
       3、投资者通过定增持有的新股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认购的,36个月内不得              转让。
注意这里的投资人一般是指公司,所以很多人看到有的投资公司发给个人的那种要求个人投资100万或以上的所谓的定向增发,其实质是把个人投资的资金换成某一个合作人的公司来注册,然后再去投资的。
二、定向增发新股的优点
       1、作为再融资手段的一种,定向增发相比配股不仅不会造成股价大跌,而且还会明显刺激股价上升。
       2、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对公司没有盈利要求,也不用漫长地等待。
(正是因为对公司没有盈利要求,所以定向增发的投资并不能保证你有100%的投资回报,可能出现亏损的)
     3、采用定向增发方式,承销机构的佣金大概是传统IPO等方式的一半左右。对于一些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而言,定增是一个关键的融资渠道。
三、投资人/机构是如何玩定向增发股票?
       1、定向增发是有一个竞价的过程,投资人/机构可以向定向增发企业进行竞价谈判,并对最终定价有一定的决定力,当然还是看投资者对定向增发企业是否看好末来发展前景。
       2、定向增发的竞价机制最后会出现一个比公开的二级市场的价格打一个扣口,这个折价使得投资人能获得比其他投资者成本更低、安全边际更高、投资风险更低的综合优势,达到比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者赚得更多、亏得更少的投资效果,当然这个要看二级市场对定向增发企业的认可程度。
       3、对参与定增的投资人来说,可以凭借这种简单和低成本的方式进入高成长公司或行业,轻易获得公司和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利润。同时,一般投资人为为规避自己的风险,会要求定向增发企业与参与定增的投资人/机构签署保底或回购协议,来保障投资人的收益。所以若你是要投资定向增发的企业,就必须看是否有保底协议或者回购协议。
四、定增的折价率是如何算的?
       投资定增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折价买入已上市企业的股份。折价包括两部分:
       首先,定增的价格通常以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折为底价;
       其次,定增方案公布后,股价往往上涨。因此待定向增发实施完毕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远高于定增的价格。这之间形成的差价称为折价。
       根据统计的历年定增结果分析,大部分年份的平均折价率在16%以上,其中2009年、2010年和2014年以来的平均折价率超过20%。20%的折价率意味着产品刚成立就有25%左右的浮盈在手,非常诱人。当然,投资定增产品也是有风险的。2011-2012年,受熊市影响,很多定增项目价格确定后,二级市场的股价一路下跌,以致定增的折价逐渐被磨平甚至破发。2012年是特殊的一年,平均定增折价率为-0.22%。
       从2009年以来的定增项目的折价率分布情况来看,42%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10%-30%区间,24.5%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30%以上。15.86%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在0-10%区间,17.4%的定增项目折价率小于0。可以看出,大部分定增项目具有较高的折价率,能够提供较厚的安全垫,但是投资定增也是有风险的,在投资的时候要选择真正有价值的标的。
希望上面的答案能解答你的问题。

2017-02-18 11:54

港股市场的配股与A股市场的配股不是同一个概念。港股中的配股更像非公开定向增发。

港股市场的配股,又称批股,分为“配旧”和“配新”两种,也可以混合使用。

配旧是大股东把自己手中的旧股拿来配股,对公司及其他股东来说,除了股价变动外,没甚么影响。

配新就是由公司发行新股,也是最常见的配股方式。不过有一点坏处,由于发行了新股,而新股又不会给现有股东认购,所以配股后也会出现摊薄效应。

先旧后新
有些配股活动,公司会选择「先旧后新」,先由大股东将手头上的股票卖给承配人,然后大股东再去认购新股。


基本上这种手法和纯粹发行新股给承配人从结果上看没多大分别,区别是时间问题,这样能更快的将股份交到承配人手上,因为新股发行需时,折让自然也要较大。

另外,这种方式下,新发行股价绝不会低于大股东配售出去的配股价,大股东的股权也不可高于配股之前,如前段所说,「先旧后新」与正常方式只是时间问题的差别。

同时配股价有一定程度的折让,故公司股价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压,因为承配人以较低的配股价入货,以市价出货很容易便有利润,所以很多时候配股后股价便会立刻回落。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这就要看配股的理由还有其他因素。如果配股是为了继续扩展业务,那么预期未来盈利上升,股价也可能跟着上升。另外,既然有承配人愿意接货配股,想必也看好公司前景,有「炒」的机会,所以才入场注资,有些股份配股后反而上扬,这都要看公司的营运状况。

2017-02-18 21:07

1、整体上市对业绩的增厚作用。整体上市条件下,鉴于大股东持有股权比例大幅度增加,未来存在更大的获利空间,所以在增发价格上体现出了一定的对原有流通股东比较有利的优惠。如鞍钢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的PE水平达到7.2倍,超过增发同期市场钢铁平均6.9倍的水平,考虑鞍钢较高的行业地位和拥有铁矿石资源,业绩波动较小,PE水平应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则这一定向增发价格将显著增厚公司的业绩水平。

2、减少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的不规范行为,增强公司业务与经营的透明度,减少了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冲突,有助于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3、对于部分流通股本较小的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市值水平与流动性。

2017-02-18 12:02

补充



香港配股: 双20%条款下的畸形“定向增发”
1.1 双20%条款
对比内地的“定向增发”,香港上市公司配股的自由度较高,程序简单,上市公司可以随时把握较好的市场时机以获得最好的筹资效果。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13.36条,上市公司一般会通过股东周年大会要求股东向董事会作出一般性的授权,以获得发行新股的权力。在一般的情况下,公司在年度内可以增发不可以超过20%,且配股价格不得较基准价格折让20%以上。

因此,公司获得授权后,只要增发的比例不超越获得股东大会有关批准当天股本的20%,同时发行价折让不超过20%

1.2 配股也有失败,制度安排暗藏玄机
上市公司通常会委聘配售代理(通常是经纪人或证券公司)配售新股或旧股给公司特定的投资者或有兴趣的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包括
发行新股
配售旧股
先配旧股、后发新股(先旧后新)
双20%条款虽然给予董事会配股的“无限子弹”,但是港交所的制度性安排也会使得公司配股存在失败的可能。

为保障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若发售新股集资,一般均设有最少30日以上的禁售期。故不少股价波动较大的中、细价股,也不会选择发行新股,而改用(先旧后新)的方法为多,即股东会先将自己持有的股份配售给独立的第三方投资者,然后再认购公司发行的新股份。
如果以以先旧后新形式集资,通常对认购其配股的投资者不设禁售股,也无需锁死投资者资金。而以发行新股方式进行配股的话,则存在配股失败的风险。

如中国水务 (0855)准备以配售新股的形式集资,而这批股份设有禁售期,约为60天。但公司配股期间港股稍露疲态,加上附有60日禁售期,故发行全新股或多或少影响认购意欲,结果集团宣告配股失败后,单日蒸发逾7亿元市值。

2017-02-16 13:24

香港没有定增,只有配股,价格很宽松。

2017-02-13 23:18

香港的定向增发好像叫做配股,港股允许“超低价”参与定增,定增价格没有限制,折让很多的,A股增发价格大概折让10%。设计其实对小投资者不利的。需要定增只需要跟承销商商量把配股融资的方案提交给港交所然后找到客户买就行了。配股的操作问问开户的券商吧。

2017-02-13 22:43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