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2回复:1喜欢:2
网页链接 资治通鉴:领导让你提建议,看看高手是怎么做的?
贡禹的盘算
贡禹一到朝廷,就发现自己的处境有点微妙。
他和王吉原本是一起被召的,但王吉不幸去世,这让他在朝廷中,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贡禹知道,他自己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得小心翼翼。
1.根基不稳,小心试探
贡禹初到朝廷,对朝廷内部的风向、派系、斗争不了解,他的地位并不稳固。
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从小事做起,提出了勤俭的建议。
这是一个相对安全,且不会引起太多反对的建议。
勤俭这事,历来被视为美德,和那些朝廷中的派系利益没多大关联。
通过这种方式,贡禹可以在不触动太多利益的情况下,试探汉元帝、群臣的态度。
2.逐步深入,稳健推进
贡禹的建议看似小事,实际上是在为更大的提议铺路。
如果他提出的勤俭建议被采纳,这将增强他的话语权,为今后,提出更重要的政策建议打下基础。
这种循序渐进的策略,既保护了自己,不因过于激进而受到打击,又能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本。
3.观察皇帝,寻找机会
贡禹的建议直接针对皇帝的个人行为。
他通过观察汉元帝,对这一建议的反馈,可以更好地判断皇帝的性格、理念,从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找到合适的机会,提出更为关键的建议。
抬轿子
贡禹提出的勤俭建议,实际上,对汉元帝来说是个“礼物”。
这个建议不仅易于实施,而且对汉元帝的公众形象大有裨益——塑造了一种贤君的形象。
贡禹的建议,由于容易实施,不仅可以让汉元帝展现出决断力,还有助于建立贡禹和汉元帝之间的信任,帮助贡禹在朝廷中站稳脚跟,为将来更深入的合作打下基础。
以上是贡禹如何给领导提建议的。
我们作为读历史的人,多读、多思考,就会慢慢变得成熟、睿智、多谋。

全部讨论

05-14 22:30

【解析】
汉宣帝去世了,汉元帝继位。
一、汉元帝的考量
1、虚心求教
一方面,汉元帝真的想,听听这些学问渊博、品行高洁的儒生们有什么高见。
毕竟,治理国家得有真本事。
汉元帝觉得,这些大儒们,肚子里有货,能给他出出主意,所以请教这些人学问。
2、形象树立
另一方面,汉元帝这么做,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一个新上任的皇帝,如果能够表现出:虚心求教、爱惜人才的形象,不仅能够获得民心,还能在朝堂上树立威信。
3、权力布局
新皇帝上位,朝中肯定有不少老臣,他们手握重权,这些人不太听话。
汉元帝召见王吉和贡禹,就是想借助朝堂新人,来打破原有的权力格局,完成权力的重新洗牌。
这样一来,他就能更好地掌控朝政,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