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ad转发:0回复:9喜欢:4
打不过就加入”;网页链接 一键配置美股科技巨头:纳斯达克100ETF
现在,投资美股的渠道有很多,最为方便的就是通过购买QDII基金,既可以购买场外的、也可以购买跟踪美股相关指数的ETF。
五年前就有国内外专家就判断已经长牛十年的美股即将走进熊市,而如今A股已经走完了一轮牛熊周期,美股仍然坚挺;即使在疫情三年,美股也只在2022年熊了一年,而大A一熊就是三年。
(如下表)从沪深300指数的基日2004年12月30日起至今十九年半,沪深300指数上涨260.44%、上证指数上涨145.15%;而同期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975.84%、标普500指数上涨315.51%;
从近10年看,A股经历过2015、2017、2019-2020三轮大小牛市,沪深300累计涨幅66.97%、上证累计涨幅53.22%;而同期的纳斯达克100标普500分别上涨386.90%和167.29%;
近5年,也是A股最近的一轮牛熊周期,沪深300指数的累计回报为负数,下跌7.89%,上证勉强打平手;而纳斯达克100指数上涨124.13%、标普500指数上涨70.94%;
在2022年美股经历了一年熊市,2022年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32.97%、标普500指数下跌19.44%;即使如此,近3年纳斯达克100指数累计涨幅仍有25.8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29.65%;
2023年,海外主要指数多数都获得不错的涨幅,美股主要宽基指数都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A股仍一跌如往。
纳斯达克100指数在2023年的涨幅高达53.81%,而有着A股“纳斯达克”之称的创业板指则下跌19.41%。
标普500指数上涨24.23%,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打不过就加入 ”;<a h

全部讨论

05-04 20:20

新村长上任,
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新文化,强制上市公司分红,让投资者有“获得感”,这方面值得点赞。
但分红对股价的刺激效果,远不如回购来的直接。
毕竟,咱们的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国企,绝大部分分红都流出股市“支援财政”了;
而民企大股东拿到分红后,也基本上用于“改善生活”,很少投给二级市场。
所以,
学习美股好榜样,
政策面更大力度的支持鼓励回购注销,才是王道,对市值的利好效应也更加立竿见影!
大家觉得呢?

05-04 20:18

美股还是牛啊!
“屡次见顶”的纳斯达克指数,偷偷摸摸又回到了历史高点附近!
科技股的领头羊苹果公司,昨天宣布新增11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刺激股价一日暴涨6%,带动了整个科技板块的强劲反弹,英伟达又快回到900美元了。
不得不说,
这个1100亿美元的回购真的很炸裂,接近8000亿人民币了。咱们大A股,去年前年一共回购也不到900亿。设想一下,如果A股的上市公司也能像美股公司这么拉风,一年能回购8000亿,指数早就突破3500甚至4000了。
$上证指数(SH000001)$

05-04 04:10

纳斯达克100指数汇集了美股主要科技公司
1、纳斯达克指数成分股科技含量高
纳斯达克100指数包括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市值最大的非金融公司。该指数反映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电信、零售/批发贸易和生物技术等主要行业集团的公司。
笔者通过同花顺iFinD金融平台统计,在101只成分股中(GICS行业)信息技术行业37只、通讯业务12只、医疗保健12只,合计61只,占成分股的61%,按总市值统计,三个行业分别占比48.50%、25.07%和4.29%,合计占比77.86%。可见,纳斯达克100指数科技企业占多数,按市值计算的权重接近八成,科技含量十足。
2、纳斯达克指数重仓股股汇聚美股7大科技巨头
美股7大科技巨头谷歌、微软、苹果、英伟达、亚马逊、Meta(脸书)、特斯拉均在纳斯达克上市,为纳斯达克100指数TOP7,并位列全美上市公司TOP10。
这7大科技巨头占纳斯达克100指数总市值的64.68%。

05-04 04:12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基本面
1、指数成分股盈利能力超强
指数成分股高ROE特征明显,盈利能力超强。
按2023年报统计,在101只成分股(谷歌2只)中,ROE≥15%的有62只,占比61%;ROE≥20%的有51只,占比50.50%超过半数;ROE≥30%的35只,占比35%,超过三分之一;ROE≥40%的有20只,占比20%;
(如下表)指数权重股(TOP10)的ROE全部大于15%;净资产收益率(ROE)最低的亚马逊也有17.49%;TOP10的ROE中位数为28%。
2、指数成分股的成长性高
指数成分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据笔者统计(iFinD),该指数营业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平均高达16.92%、归母净利润(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58%;营业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成分股有25只、归母净利润(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有35只。
2023年,
营业收入增长率>0的78只,将近8成;≥10%的44只;≥20%的22只;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0的71只,超过7成;≥10%的54只超过5成;≥20%的45只;
(如下表)指数权重股(TOP10)营业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平均17.88%,其中只有苹果1只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低于10%,归母净利润(五年)复合增长率平均22.03%,其中英伟达和博通的复合增长率低于10%;特斯拉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五年)复合增长率均为最高,分别为35.15%和72.70%。
2023年,
苹果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为负值,微软和英伟达归母净利润为负增长;其余7只均为同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正增长。
特斯拉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下降,均未超过20%,均低于五年复合增长率;
阿斯麦的表现最为稳定和出色。不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五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过20%,而且2023年更上层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双双超过30%,分别达到了30.16%和39.38%。

05-04 04:18

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水平
虽然从2023年7月(18日)到现在(4月30日)指数上涨了12.26%,但市盈率TTM却从高点的39.31,下降到当前的32.12。
从五年维度看,当前市盈率TTM(32.12)略高于中位数(31.47),位于历史分位的53.13%,略高于中枢位置。
从指数成分股看,101个成分股PE-TTM的市盈率中位数是26.62(苹果);而从权重股(TOP10)看,PE的中位数为42.16(特斯拉);
权重股市盈率高于整体估值水平(32.12)

05-04 04:20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市场表现
1、收益率
今年以来,标普500的收益率高于纳斯达克100;
但在其它时段,近6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的累计收益率均好于标普500和道琼斯。
从历史数据看,在美股三个主要宽基指数中,纳斯达克100的短、中、长期表现均为最好。
权重股的市场表现远好于指数整体。
超级明星“苹果”和“特斯拉”今年来的表现比较拉跨,股价分别下跌10.13%和27.56%;但其它8只得表现比较好,涨幅全部高于100指数;其中有7只的涨幅超过10%、3只超过20%;
英伟达的股价表现最为抢眼,今年来已经上涨73.29%,近一年来(52周)更是大涨208.67%!
2、波动率
由于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的高科技和高成长性性,使得其经营业绩的稳定性较差,因此股市价格的波动风险也较大。
从今年以来、近6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各阶段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都为最大;其次为标普500,波动率最小的为道琼斯工业指数。

05-04 04:08

美股“长牛”源于科技长期领先
招商证券的专题研究报告《为什么当下看好美股科技?》认为,
在过去 30年的三次科技浪潮中,“历次都是以通信技术革命为起始点,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伴随着摩尔定律的演绎,带来硬件和软件需求的同步提升。每一轮科技浪潮都带来了众多伟大的科技公司,每一轮科技浪潮都带来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在第一轮科技周期的1990-2000年代,信息技术行业开始在美国迅猛发展。“IBM 带领人类走入 PC 时代,英特尔、微软分别垄断计算机行业上下游”,“整个社会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催生出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也由此奠定了互联网行业免费、开放、盈利的商业模式。本轮科技周期使得互联网迅速普及,社会效率大幅提升。”
“在此期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高达785.92%,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占比由6.48%提升至30.2%,并诞生了英特尔、微软、思科、甲骨文、雅虎、苹果等一系列大牛股”。
》在第二轮科技周期的2002-2008年代,互联网行业进入网站、用户双向互动的 Web 2.0 时代,“谷歌的搜索引擎逐渐取代传统门户网站,而搜索广告也成为互联网行业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而“随着通信领域2G、3G 技术相继出现,带动了电子设备制造、手机操作系统等细分领域的发展”,移动通信的迅速普及,使得互联网渗透率进一步加深,移动互联网进入起步阶段。“在此期间,谷歌、Facebook、高通、诺基亚、三星等巨头崛起”。
》在2009 -2018的第三轮科技周期,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云计算的兴起。
“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款iphone,以触屏+应用的模式重新定义了智能机,将手机从硬件时代带入软件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来临;与此同时,Google、亚马逊、IBM 先后提出云端应用,云计算使得电脑上所有的应用与计算都在云端 实现,挑战了传统 PC的Wintel格局。本轮科技周期使得人类主要的上网方式由 PC 转向手机,互联网+与云计算带来消费服务、工业制造多个领域的巨大变 化。”
“在此期间,纳斯达克指数重启上涨周期,涨幅高达426.4%,英伟达、苹果、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大幅上涨”。
》当前,全球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即将引发了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
而引领AIGC产业发展的,是美国的OpenAI。
“2022年11月30日,OpenAI 发布聊天机器人应用 ChatGPT,ChatGPT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可用于广泛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包括文本生成、语言翻译、情感 分析和问题回答等”;“ChatGPT 历经多轮重大迭代,已然蜕变为当前最具生产力的技术方向”;
招商证券的这篇专题研究报告认为:“过去的三次科技浪潮,每一轮浪潮都诞生了众多伟大的科技公司,其股价相应的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当前全球 AIGC 产业蓬勃发展,算力和部分应用环节已进入实质落地阶段。美股科技涵盖了 AIGC 产业链算力、大模型以及下游应用优质标的,因此看好未来美股科技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