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6回复:29喜欢:45
网页链接 比你更惨的人: 英伟达CEO黄仁勋 几度破产边缘熬白头 -
“英伟达在过去20年,几度在破产边缘,几次股价跌破1美元,对痛苦的承受力,是关键的人生财富。” ——黄仁勋我们都曾经历命运的至暗时刻;仿佛置身冰冷、幽暗的海底;看不到阳光、希望、未来,且令人窒息;有些人度过去了,有些人一辈子在煎熬……如果你正在负债、破产,关店、失业、离婚;一定要看完这个人物故事:那些今天财富如日中天的人;也曾经历比你更不堪回首的悲惨昨天;黄仁勋几度在破产边缘,任正非一度亏得想跳楼。黄仁勋是谁?现在股价800美元,市值2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最大黑马英伟达的老板。AI芯片行业超过80%的算力,都是英伟达GPU提供的。黄仁勋出生于1963年,祖籍浙江青田,美籍华人。黄仁勋的母校,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他在成为英伟达CEO之前:第一份工作是洗碗工,碗洗得特别认真,是Denny’s餐馆史上最好的洗碗工。因为全力以赴地清洗盘子,迅速被提拔为服务员。在一个餐馆里,服务员的地位,高于洗碗工。黄仁勋在电子工程硕士毕业之后,去LSI公司任职芯片工程师。这家公司的全称是LSI Logic(美国逻辑芯片公司),当时很好的科技公司。黄仁勋洗碗时,是最好的洗碗工,任芯片工程师,是最好的工程师。黄仁勋的远大志向:是创立加速计算(NVIDIA)公司。促成一个全新的软件开发方式:计算机自己编写软件;制造特殊的计算机,解决普通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人工智能。<a href="https:<a href="https:<a href="https:<a href="https:<a href="https:<a href="https:<a href="https:

精彩讨论

洪荒力ant03-18 18:20

黄仁勋最新演讲:伟大都是熬过来的!网页链接 年 3 月初,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回到母校斯坦福大学,跟大家讲了他的创业故事和英伟达的成长经历。

洪荒力ant03-18 18:40

重要的愿景
理所应当没人相信
早期,他们很难兜售自己的愿景,黄仁勋说给自己的妈妈听,他妈都不信。
黄仁勋到现在都还记得,当他告诉妈妈自己准备开一家芯片公司,让人买卡打游戏的时候,他妈跟他说的话:
「要不你找个工作吧?」
直到 1997 年,英伟达发布 RIVA 128 之前,他们都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洪荒力ant03-18 17:55

他是思科的前董事长;
在一个简陋的车库里,他是乔布斯最早的投资人与引路人;
当所有人觉得披长发的乔布斯不靠谱时,他第一个投资了苹果;
在思科成立后,他担任30年董事长,带领公司成为全球网络解决方案巨头;
当看似浪荡的辍学生Larry Ellison成立甲骨文后,他投了第一笔风险资金。
唐·瓦伦丁对萍水相逢的人与事,有着敏锐的直觉。
老板Wilf Corrigan打电话给唐·瓦伦丁说:
“我要给您送个小伙子过去,我希望您能给他投资,他是我最棒的工程师之一。”
因为过去的工作,给前老板留下良好印象,甚至在离开公司后,前老板仍愿意帮助他。
年轻的黄仁勋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谁也无法逃避自己的过去;
过去的好与坏,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唐·瓦伦丁也没有彻底搞明白,黄仁勋想做的未来市场是什么,但他的非凡之处是识人。
非凡的唐·瓦伦丁,看出黄仁勋的非凡之处;
一如他投资看似一点也不靠谱的乔布斯。
拿到投资款的黄仁勋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
决定做3D图形芯片,而具体应用程序将是电子游戏,这是为了赚钱。
先谋生,再谋发展。
当时,3D图形技术很昂贵,硅谷图形芯片产品要上百万美元,而电子游戏市场在草创时期。
黄仁勋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初创公司,老板只有14岁,由他妈妈开车送他上班。
无疑是一个富二代;
富二代半开玩笑对黄仁勋说:“你要是赔了我的钱,我杀了你。”
1995年,英伟达推出第一款集成2D显示和3D加速的显卡NV1。
英伟达开发的技术,与当时主流技术不兼容;
更重要的是成本高,性能优势不明显,NV1的销量很糟糕。
出师不利的黄仁勋为了NV1已花光当时拿到的投资:
手里的资金只够维持公司30天运转。
更糟的是,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大跌;
英伟达也不例外;
其股价自2002-2003年频繁游走在1美元以下。
美股跌破1美元,也要濒临退市的;
所以黄仁勋的口头禅,总是:
我们离倒闭还有不到30天。
黄仁勋回忆股价暴跌80%的日子:
只想穿一件T恤,上面印着“不是我的错”。
更糟的是不想起床,不想出门。
这些都很真实,但随后你还是得投入工作。
我在同一时间醒来,用同样的方式规划我的一天。
回归初心,必须始终牢记核心。
英伟达是做游戏显卡(GPU)发家的。
2006年,黄仁勋启动了CUDA的项目。
CPU,也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
是一种专门用来处理图像、数据的芯片。
黄仁勋觉得: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个加速运算的时代;
GPU必将替代CPU。
“我用漫长10年时间投资未来;
但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我带着英伟达所有人上路;
但根本没有市场存在的证据;
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
我经常用一个词:
未来成功早期指标。
——黄仁勋
GPU使用门槛很高、一般用户不懂操作GPU;
黄仁勋想研发一种并行计算的统一架构,将其内置于GPU之中,用户就可以直接操作GPU。
这个统一架构,就是CUDA。
为了研发CUDA,加速运算;
英伟达年营收只有30亿美元;
黄仁勋每年却要拿出5亿,投入到CUDA项目研发。
每年亏5亿美元研发费,一亏3年。
加速运算的持续投入,摧毁了英伟达的利润;
英伟达股票几度大跌,每股跌破1美元。
但黄仁勋还是继续坚持CUDA项目:

洪荒力ant03-19 12:39

黄仁勋在斯坦福商学院接受采访时,他说一个企业好不好,不要看财务,财务是历史指标,是过去的成绩,要看它未来好不好,要看超前指标。他提了一个词叫EIOFS,early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就是未来成功的前瞻性指标。人也是一样,要看其有没有未来。所以,为什么都喜欢年轻人,因为他有未来。

伊伟03-18 19:07

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

全部讨论

03-18 18:40

重要的愿景
理所应当没人相信
早期,他们很难兜售自己的愿景,黄仁勋说给自己的妈妈听,他妈都不信。
黄仁勋到现在都还记得,当他告诉妈妈自己准备开一家芯片公司,让人买卡打游戏的时候,他妈跟他说的话:
「要不你找个工作吧?」
直到 1997 年,英伟达发布 RIVA 128 之前,他们都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03-18 18:20

黄仁勋最新演讲:伟大都是熬过来的!网页链接 年 3 月初,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回到母校斯坦福大学,跟大家讲了他的创业故事和英伟达的成长经历。

03-18 17:55

他是思科的前董事长;
在一个简陋的车库里,他是乔布斯最早的投资人与引路人;
当所有人觉得披长发的乔布斯不靠谱时,他第一个投资了苹果;
在思科成立后,他担任30年董事长,带领公司成为全球网络解决方案巨头;
当看似浪荡的辍学生Larry Ellison成立甲骨文后,他投了第一笔风险资金。
唐·瓦伦丁对萍水相逢的人与事,有着敏锐的直觉。
老板Wilf Corrigan打电话给唐·瓦伦丁说:
“我要给您送个小伙子过去,我希望您能给他投资,他是我最棒的工程师之一。”
因为过去的工作,给前老板留下良好印象,甚至在离开公司后,前老板仍愿意帮助他。
年轻的黄仁勋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谁也无法逃避自己的过去;
过去的好与坏,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唐·瓦伦丁也没有彻底搞明白,黄仁勋想做的未来市场是什么,但他的非凡之处是识人。
非凡的唐·瓦伦丁,看出黄仁勋的非凡之处;
一如他投资看似一点也不靠谱的乔布斯。
拿到投资款的黄仁勋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
决定做3D图形芯片,而具体应用程序将是电子游戏,这是为了赚钱。
先谋生,再谋发展。
当时,3D图形技术很昂贵,硅谷图形芯片产品要上百万美元,而电子游戏市场在草创时期。
黄仁勋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初创公司,老板只有14岁,由他妈妈开车送他上班。
无疑是一个富二代;
富二代半开玩笑对黄仁勋说:“你要是赔了我的钱,我杀了你。”
1995年,英伟达推出第一款集成2D显示和3D加速的显卡NV1。
英伟达开发的技术,与当时主流技术不兼容;
更重要的是成本高,性能优势不明显,NV1的销量很糟糕。
出师不利的黄仁勋为了NV1已花光当时拿到的投资:
手里的资金只够维持公司30天运转。
更糟的是,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大跌;
英伟达也不例外;
其股价自2002-2003年频繁游走在1美元以下。
美股跌破1美元,也要濒临退市的;
所以黄仁勋的口头禅,总是:
我们离倒闭还有不到30天。
黄仁勋回忆股价暴跌80%的日子:
只想穿一件T恤,上面印着“不是我的错”。
更糟的是不想起床,不想出门。
这些都很真实,但随后你还是得投入工作。
我在同一时间醒来,用同样的方式规划我的一天。
回归初心,必须始终牢记核心。
英伟达是做游戏显卡(GPU)发家的。
2006年,黄仁勋启动了CUDA的项目。
CPU,也叫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
是一种专门用来处理图像、数据的芯片。
黄仁勋觉得: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个加速运算的时代;
GPU必将替代CPU。
“我用漫长10年时间投资未来;
但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我带着英伟达所有人上路;
但根本没有市场存在的证据;
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
我经常用一个词:
未来成功早期指标。
——黄仁勋
GPU使用门槛很高、一般用户不懂操作GPU;
黄仁勋想研发一种并行计算的统一架构,将其内置于GPU之中,用户就可以直接操作GPU。
这个统一架构,就是CUDA。
为了研发CUDA,加速运算;
英伟达年营收只有30亿美元;
黄仁勋每年却要拿出5亿,投入到CUDA项目研发。
每年亏5亿美元研发费,一亏3年。
加速运算的持续投入,摧毁了英伟达的利润;
英伟达股票几度大跌,每股跌破1美元。
但黄仁勋还是继续坚持CUDA项目:

03-19 12:39

黄仁勋在斯坦福商学院接受采访时,他说一个企业好不好,不要看财务,财务是历史指标,是过去的成绩,要看它未来好不好,要看超前指标。他提了一个词叫EIOFS,early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就是未来成功的前瞻性指标。人也是一样,要看其有没有未来。所以,为什么都喜欢年轻人,因为他有未来。

03-18 19:07

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

05-23 07:34

网页链接 英伟达Q1财报全面超越预期!官宣拆股计划、分红增加150% -

04-08 19:18

网页链接 2003年黄仁勋在斯坦福演讲时表示,能完美执行的简单想法比无法执行的宏伟想法更重要。他不需要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只需要在未来五十年里改变世界。 -

03-18 18:19

我的头发和他一样白,可是我没有他有钱

03-18 17:54

为了这个远大志向,渺小的黄仁勋辞职了。
1993年,黄仁勋创立NVIDIA公司,英伟达的雏形。
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黄仁勋一开始面临的:
是宏伟的创业理想,和干瘪钱包之间的距离。
黄仁勋当时银行里只有6个月左右的生活费,一家5口只能靠这点存款生活,还有一条狗。
没有钱创业怎么办?
很快,公司也会破产。
他辞职的公司LSI Logic(美国逻辑芯片公司)老板,这个老板叫Wilf Corrigan,他很欣赏黄仁勋,觉得这是一个有天赋和勤奋的年轻人,他给黄仁勋打电话说:
“您小伙子,你辞职离开公司,准备干什么?希望你能回来给我讲讲。”
黄仁勋回去,给从前的老板Wilf Corrigan做了加速计算的详细介绍。
前老板Wilf Corrigan听完说:
“我完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是我听过最烂的创业推销之一。”
但老板还是拿起电话打给LSI Logic公司投资方Don Valentine,也就是老板的最大投资人,这个人叫唐瓦伦丁,红杉资本的创始人。
这是个超级牛人,唐·瓦伦丁1932年出生于纽约,1972年成立红杉,他是硅谷的传奇,是风险投资之父。

黄仁勋出生于1963年,祖籍浙江青田,美籍华人。黄仁勋的母校,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他在成为英伟达CEO之前:第一份工作是洗碗工,碗洗得特别认真,是Denny’s餐馆史上最好的洗碗工。因为全力以赴地清洗盘子,迅速被提拔为服务员。在一个餐馆里,服务员的地位,高于洗碗工。黄仁勋在电子工程硕士毕业之后,去LSI公司任职芯片工程师。这家公司的全称是LSI Logic(美国逻辑芯片公司),当时很好的科技公司。黄仁勋洗碗时,是最好的洗碗工,任芯片工程师,是最好的工程师。黄仁勋的远大志向:是创立加速计算(NVIDIA)公司。促成一个全新的软件开发方式:让计算机自己编写软件;制造特殊的计算机,解决普通计算机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