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商用车市场演化的拙见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0

汽车零部件行业从业10年,对国内商用车市场有一些个人的看法,零碎的写下来,还望各位多多指正。

整车方面:

重型车领域,行业集中度已经较高,一汽、东风、中国重汽、陕汽重汽、福田汽车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每家或偏重于自卸车、或擅长于牵引车,目前来看,自卸车、牵引车都很强的还没有,各家都在努力。如,一汽一直以来在自卸车市场做突破,市场占有率也在上升;中国重汽通过曼平台产品拓展牵引车市场。

中型车市场较小,多年来受到重型车和轻型车的夹击,没有值得多讲的地方。

轻型车领域,行业集中度不算高,与行业进入门槛低有一定的关系,除了传统做商用车的厂家外,农用车起家的厂家近年来都纷纷在进入(如,五征的飞碟等)。产销量排名靠前的一部分是做轻卡多年的,用户口碑较好的(如,福田、江铃江淮),另一部分是趁着近年来轻卡重载的流行趋势重新关注轻卡市场的重卡厂(如,中国重汽、一汽、东风)。

皮卡领域,由于皮卡政策近年才逐步放宽,预计也是今后近年能够实现增长的细分车型,主要是江铃、长城等多年来的老厂家,当然乘用车的厂家也在逐渐布局。

工程机械领域,产品线较丰富的有徐工、三一等,其他的基本专注于某一细分品类。

柴油机方面:

整车的核心是动力总成,其中柴油机是附加值最高的部件,目前来看能够从轻、中、重都能够覆盖的主要是康明斯潍柴、玉柴、锡柴,其中能够全面都占有稳固市场份额的是康明斯和潍柴,玉柴是多年来突破重型柴油机但是市占率还不够大,锡柴是重型机地位稳固后在近年来想突破轻型机市场。其他的如云内、全柴、朝柴等产销量主要处在轻型机市场,这个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门槛相对不算高,主要拼规模化。

变速箱和车桥也是商用车的核心部件,由于本人了解不多,无法多说。

近十年来,商用车行业的法规政策越来越严格,主要压力来自于治超载和排放升级。汽车行业是技术、资金、人力都密集型的行业,每一代车型或发动机的研发投入极其庞大,势必逼着每家都要用更大的规模去摊销研发成本,从而在售价一定的情况下能够盈利。参考欧美成熟市场,品牌消失的消失,合并的合并,剩下的主要厂家数量,不如国内市场的数量。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一个阶段,大基建等引起的商用车需求会逐步减少,势必会导致商用车格局产生根本性变化,很多厂家将会逐步被淘汰,最终胜者为王。

首先看发动机领域,个人觉得最终是康明斯潍柴、锡柴三家划分全系列(轻、中、重)的市场。重型柴油机的门槛最高(技术、生产工艺等),利润也是最丰厚的,这三家在重型柴油机赚的利润可以部分补贴到轻、中型机型上,以提升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去年开始潍柴、锡柴就是这么做的。康明斯是全球唯一活的很高的独立柴油机供应商,技术等领先性是潍柴、锡柴一下子全面赶超不了的,中短期内仍旧是国内厂家的标杆企业。玉柴、云内、全柴这样的,专注于某一细分行业,从而站住脚,但是由于没有自己能够掌控的整车厂,因此竞争会很激烈,盈利压力也会较大。云内近年来挑起补贴战,已经让业内同行感到压力山大,不管云内是不是因为政府补贴能够支撑,但是这个发展方向是对的,将来轻型机市场能够存活下来的不会多,在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的情况下,抢先通过价格战,借着排放升级等政策,逼退一些小规模同行,使自己最终能够存活下来。

从发动机看到整车,那么一汽、东风属于国家队,这个算一支,在央企合并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一汽、东风、长安(有江铃汽车50%股权)三家高层也都轮换过了,将来合并成一家不是不可能;第二支就是去年山东省政府支持下形成的,陕重汽、中国重汽,都可以属于潍柴系,整合顺利的话可能也会是战斗力最强的,当然还要看陕西省国资委最终愿不愿意放手(去年重整陕汽商用车,与玉柴等达成战略合作,是陕西省国资委的应对措施);第三支是福田,动力依托康明斯,全系列商用车都有布局,且市场占有率都算不错(重卡因为前几年弃用潍柴,而康明斯重型机出了重大质量问题导致口碑、销量下降,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出来);并列第三支的是上汽集团上汽红岩近两年销量上升很快,轻卡由梳理后的上汽大通(原南汽跃进)销量也开始企稳回升,再加上集团雄厚的资源做支撑,成为最终的玩家不会太难。

那么,江淮、华菱、大运这样的厂家呢?目前来看出路在做专自己的强项,在某一细分市场成为龙头。如果连细分市场龙头都做不了,要不被重组进全系列厂家作为补充,要不只有退出。虽然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汽车厂这样拉动力很强的企业从自己的行政区域消失,但是如果近几年中央的施政政策能延续下去的话,地方政府也会无能为力的。商用车板块最终会呈现的局面将会是,结束内战,存货下来的参与全球竞争,与传统汽车强国同台竞技。

至于全系列商用车会不会把工程机械完全的涵盖进去,我个人还无法形成清晰的思路,以后的随笔也会做相关的论述。

全部讨论

2019-07-16 13:54

潍柴能吃下陕重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