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时代(24):云店的万达版本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26喜欢:9
北京联想桥云店是一层大平面,不太适合万达的建筑风格。天津海光寺店为四层立体,是切合万达的建筑结构的。个人看过的很多Expo店以及苏宁广场店,大多是这种三四层结构。因此,目前阶段似可视为云店的主力店型。

海光寺店同样在面向中产和中档消费的定位上非常突出和明显。在模块布局上,大体跟联想桥店类似,这说明主力店型的模块开发上,也进入了阶段性稳定期。但在内容上,却又有了很大的突破。员工状态则现大幅提升。

场景化。突出而且明显。稍加留意就能感觉的到。尤其是在家电模块中的品牌电视子模块,尤为显眼。每个品牌样板间的主墙装饰,都是客厅风格。只放一个电视样机,不同品牌用不同风格的装饰来配搭。同时侧墙大幅减少了其他样机的展示。而且在点缀上常有惊喜。可见云店整体设计上在突出场景化方面用功很深。

最赞的商家是美的。美的在厨房电器上,做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样板间。大家不妨去看看。如果我要买几样厨房电器,肯定会在这个样板间上多停留20分钟——这对于商户就是财富。美的的儿童玻璃空调样板房,让客户几乎完全置身实境。我在玻璃房里边,一路非常耐心、愉快地听完了美的营业员的介绍。紧邻的是海信的玻璃空调样板房,是用来实际体验某个型号空调的,虽然也好过所有其他的空调展间,但相比美的还是输了好几酬。

美的的电器产品展示,在海光寺云店的电器面积里,占了不小的比例,目测似乎有1/10吧。可见云店在同样模块布局下,对商户的选择是有重点的。苏宁CPU中的极致服务是达不到的,但云店的极致体验肯定到了80分以上。不知道是否美的在其他的地方也有如此上档、现代且一点儿都不土豪的柜台展示。美的的展示理念,应该在云店里推广:让所有商户在设计展间时,都能展示出既“面向用户体验”又有鲜明特点的设计理念。

在云店里,如果美的的展柜/展室是首个,那就是云店的现代感成就了美的。如果不是,云店也要经常培养出一些看成“首个”的商户。从而把创新理念带进云店,并能够处处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上看,云店有可能会掀起电器产品的销售革命。这对于中国经济有双重的意义。其一是引领电器销售/消费行业提升档次和品质。其二中国是电器生产大国,对于电器生产行业的升级换代、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有推动作用。

超市。是个小超市,进去就想点赞。50%以上是进口品,国产品牌也是主要专注几个较大的牌子。整体上有一点上海全家(FamilyMart)的味道,正点!云店里的超市是附属性的,为顾客“随时随意”提供便利的,面积小而美是应该的。产品线进口品占大部分,迎合了中产/中档消费的心理。随行的朋友说,矿泉水比北京的超市便宜5毛,化妆品比北京超市的贵。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在云店里顺手买点东西,每样都能便宜5分或者5毛的,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千万记住:中产对高品质消费品的价格更敏感,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自我满足。云店的超市一定要给人这种愉悦的体验。海光寺的小超市一定会赚钱,这在你踏进去的一刻就第一感觉到了。记得看芜湖苏宁广场的苏宁超市,看南京山西路云店的苏宁超市,第一感觉就是不喜欢,大而人稀,产品线95%是国产所谓的“中高端”,没有任何意义。跟进任何一家稍微规矩一点的超市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很强烈的感觉是“这家店很难赚钱”,这是我不喜欢“万超市”的原因之一。

咖啡厅。海光寺云店有两个咖啡厅,在一层同一个方向各把一角。一个是Starbucks,另一个自家推广的,没注意到名字。应该是名字不显眼或者不容易记住。Starbucks的店内氛围还是更成熟一些。假如盲选,对于环境比较挑剔的我,肯定是Starbucks。为了体验云店咖啡厅,就和朋友在自家的里面坐了一个多小时。

价格很好,一送一即五折,所以咖啡消费就变得很愉快。因为不是专业咖啡户,所以觉得摩卡还是蛮好的。柜台里的,谁家都差不多;台外则有些特点。桌子上专设了Mini Pad,没有用它,觉得对我是可有可无的。不知道是否是用来点餐的。似乎还设了充电设施。桌上还放着两本散书。桌子的形状、Pad和书,都很土豪,我不是很喜欢。除非有价格优势,自家咖啡早晚会被Starbucks挤关了门。

家装。联想桥也有家装展厅,很现代但是稍微有点“假”。海光寺的家装大有进步。首先选址和立意好。选在靠墙的一个大角,依势装修成了一套120平面左右的居室。里面东西不多,但是进去就有回家的感觉。朋友和我坐在沙发上,体验了十几分钟。对面的超大电视和颇“炫酷”的投影仪,很勾起朋友的购买欲望。在这十几分钟里,进来两拨看的人,都是这间家装的主人(一个装修公司)的客户。海光寺家装所以成功,是因为亲民。中国市场把档次“土豪化”了。其实自然是一种不低的档次,有点something like雪球里的时髦语“大道至简”一样。赞!

最值得一说的,是店员的自豪感。发生在美的的厨房小家电的柜台。我只是弱弱滴问了一句,“美的在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柜台吗?”那位营业员,是一位大概三十多岁的女士,非常自豪地说了一句,“云店是第一家”。尽管我没明白云店是天津的第一家,还是美的这样好的展示是云店里的第一家,但是感觉是棒棒的:小股东我很高兴。美的的儿童空调间的营业员,也类似。可见“美”能改变人的情绪。也可能是“她们的生意相对过去以及其他店内对手,要好很多”使然吧。相信云店会逐渐改变营业人员的面貌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云店在装修上也注意到细节。前面说到墙面显示屏的增加是一个。厕所是另外一个。此前半年左右曾经看过这家店,对厕所是不敢说半句好话。尤其是后来苏宁搞了为环卫工人提供休息方便,应该也包括厕所吧——十分不感冒。现在则改变了观念。厕所很干净,陶具都是进口品牌。有人可能不太赞成我在这里提这样一个话题,我只能这样跟说,“他不够档次”。至少是被国人蹂躏惯了,没有到境外那种比较尊重客户的消费场所体验过。

总的来看。易购“下凡”到云店,是有成功基因的。苏宁有非常精良的战略顶层设计,所以经历几年卧薪尝胆后,走到今天让全社会正逐渐认可,这是设计的“Power”。云店的整体风格,也体现出了设计的功效。所以说成功基因,是因为只要本着“需求导引”进行设计,加上模块化的格局,以及“天网”易购的配合,还有连锁店管理的内功,不成功很难。

最后重点提一句,云店在“店”和“云”的关系上,差评。早期的版本在链接上有浆糊粘合的感觉。海光寺店作为最新版的云店,有不少进步。上文提到过,很多装饰墙上都放了大尺寸的显示屏。是否能增加链接的体验,还不好讲。但是够现代,尤其是以后不用到处粘贴海报了。很上档次。如果是触摸屏,可能会增加互动。要突破,可能还需要技术再进步。
――――――――――――――――――――――――
解读不是荐股。本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护城河]更多【苏宁时代】系列文,请参阅: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5-10-27 15:17

同样一个白领,在西门子(中国)上班,和在“中国东门子”上班,气质大不一样。环境影响人的面貌。云店正是这样,它的店理念、店面设置、客户群,会逐步改善店员的素质。“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个是讲苏宁,不玩概念,不搞小段子。“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个是讲某药业,一日一公告,弄得散户“短上加短”,一天不见公告就浑身酸懒。//@追逐梦想2015:回复@康美研修生:谢谢康兄,中产消费大有可为,苏宁不必搞成大卖场。店员的素质要大幅提高,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增值服务。

2015-10-27 15:17

苏宁云店的中高端定位,除了活动期,决定了不会太嘈杂。Starbucks好很多吧?Air咖啡店在店面设计上和自身定位似乎是有点问题。它的位置其实不错。咖啡厅如果做的好,除了云店的顾客、陪客,也是周边的社区交往消遣地。让子弹多飞会儿。//@Hellotony:回复@康美研修生:咖啡店我看了下,一下午竟然没有一个人进去!看着是不错,还有点咖啡送蛋糕!问题是谁愿意在嘈杂的环境下坐那喝咖啡?边上人来人往都是买手机,又刚好是在进门处!

2015-10-27 15:17

现有型号的云店,要达到“身边苏宁”和“没事来逛逛”,还需要在布点上大幅增加吧。形成“潮流”就好了。红孩子、咖啡店应该是很招人的。但母婴的整体设计和美的比,太土了。苏宁金融也不太接地气。//@南北通透:回复@康美研修生:非常感谢您的分享。云店要成功,除了康兄说的对消费者的尊重,面向中产阶级的定位等,如何黏住消费者,让大家没事就想来逛逛,才是关键,毕竟一年中电器购买的频次是不高的,不少电器也是不需要体验的。

2015-10-26 23:15

真的是太有心了!增进了我等苏粉对云店的了解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5-10-26 22:32

需求引导这个词用的精确,中国消费的爆发需要引导,房地产压迫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非地产消费需求,消费是需要引导的,必须是卖场,制造商通力合作引导这个巨大的市场,冷冰冰的网线是激发不了购买欲望,小米这类公司是异类,和用户的大量线下交互体验,线上线下的同品同价,外加苏宁的消费金融支持,未来中国的消费市场王者。

2015-10-26 22:26

点赞。

2015-10-26 20:27

兄臺好文章!能寫這樣文章的普通投資者,需要天賦丶更須勤于觀察體驗思考,這不是所謂炒股者的作為,那是作為發現有偉大價值公司的分享!讀這類文章,宜在市場普遍低迷時更能品味!當下市場情緒如何,見仁見智!蘇寧是否偉大公司?現在說,沒有意義!因為公司在市場競爭發展中,不確定因素很多丶很多。成功丶失敗丶既不成功也不失敗的平庸自有其內在市場邏輯丶外在環境影響!看好蘇寧雲商丶京 東丶比亞迪等公司,比亞迪H股比A股便宜,我應賣出A股增加持有H股,不算短線唄!個人愚見,不構成建議!本人不太關注市場波動,只關注少數公司,尤其對大陸公司是慎之又慎! 謝謝 @康美研修生 兄臺的分享,個人認為康兄不做上市公司研究員,那是投行的損失!話說回來:大陸大多數投行工作成效呢?那是個笑話!不過那是體制文化造成,公司丶個人不能超凡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