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2011年以来,干细胞概念风起云涌,A股市场,干细胞股在资本吹捧下,价值中枢不断上移,某企业2011年涨幅143%,2013年半年不到股价翻倍。在美国市场,受到科技股风潮带动,干细胞概念股市值超过300亿美元。  

  从科技角度分析,干细胞被认为可以用于大多数疾病,因此市场人士判定干细胞未来潜力巨大,有专业人士预测全球干细胞产业两年内市场将达到800亿美元,2020年可达到4000亿美元。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干细胞产业收入20亿元左右,2013年已超过100亿元,预计2015可达到300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如此好的市场前景,投资者自然不会放过,然而现在投资干细胞产业,真的能高枕无忧吗?

  干细胞产业链条构成

  我国干细胞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上游产业一般以干细胞采集及储存业务为主体,其主要业务模式为脐带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牙齿、经血、羊膜等干细胞物质的采集及贮存。

  中游产业主要从事干细胞技术研发,主要从事的企业包括各类从事干细胞增殖、开发干细胞制剂业务等干细胞技术及产品研发相关的企业,他们为研发组织和个人提供干细胞以及干细胞制剂,用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新型药物研究。

  下游产业主要以干细胞移植及治疗业务为主体,主要包括一些开展干细胞治疗的医院,最著名的有武警总医院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海军总医院等。




  (干细胞产业链示意图)

  干细胞投资雷区

  在干细胞领域崛起以来,其上游产业由于70%的高毛利,加上技术门坎相对中下游产业而言较低,大量的资金涌入上游产业中的干细胞贮存业务,导致上游产业链过于臃肿。资本的过于冗余也使得投资者很难获得回报。所以干细胞上游产业链几乎是遍布雷区,盲目跟风的投资者,没有经过仔细的考察研究,单单看到了干细胞市场的巨大,却没有仔细研究干细胞产业本身的结构和目前的状况,这样的情况下进入市场,很容易踩中“地雷”。




  (目前脐带血采集及贮存产业日益膨胀)

  如何正确投资干细胞领域

  如前所说,上游产业由于低技术门坎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故选择干细胞投资应选择中游或者下游技术门坎较高的业务,这些业务由于技术门坎相对较高,一旦入驻市场抗压能力强,竞争较少,获利能力强。但由于干细胞技术的前沿性使得对干细胞技术的考察显得有些困难,这种时候就需要投资者转换思维,高科技技术难以考察时,可以转而从企业或者机构本身着手,干细胞此类前沿性的技术的新成果一般都会出现在国际顶尖机构中,小机构并不具备研发此类技术的能力。

  另外,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可作为投资的风向标,2013年,我国已经开始制定干细胞相关的政策,包括《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临床试验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和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正式档有望今年内发布。

  C-Cure®技术的独特优势

  C-Cure®作为干细胞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其研发者美国梅奥诊所与香港麦迪舜医疗集团达成合作,将 C-Cure®技术在中国进行临床转化,并且已经获批进入临床试验Ⅲ期。C-Cure®技术是以干细胞技术为基础研发的针对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技术,与传统药物治疗的不同在于其能从根本上治愈心力衰竭。其技术的前瞻性和市场的需求性自然不言而喻,而梅奥诊所作为美国顶尖的医疗机构,科研实力也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

  值得一提的是,麦迪舜此次与梅奥诊所的合作不仅仅引入了其技术,更引进了梅奥诊所的全套商业模式,对于干细胞的下游产业链来说,麦迪舜是独一无二的。而作为一个投资项目,C-Cure®避开了臃肿的上游产业链、拥有难以复制的高科技技术,更是可遇不可求。




  (美国梅奥诊所)

  香港麦迪舜医疗集团

  麦迪舜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是致力于投资全球再生医学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以及顶级医院和治疗中心的专业医疗投资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国盛投资基金(1227.HK)拥有其30%股权。麦迪舜医疗集团在美国、比利时、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等地区发展再生医学产业。集团引进了美国梅奥诊所的产品技术及管理模式,旗下拥有多项干细胞治疗的临床专利技术。集团规划未来五年内将投资五家分布于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等地的心血管专科医院,总投资额预计将超过人民币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