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投资电力—首选华能、大唐(2)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10

前面讲了欧洲

下面再就投资人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一下:

火电机组或者煤电机组未来是不是就是亏损

新能源装机增加,会不会投资回报递减,新能源发电资产亏损。

新能源发电量是不是边际发电成本为零,会大大降低发电成本。

火电机组未来即使调峰是不是也亏损。

投资人关心的什么装机供大于求怎么办?

在说这个之前:

我们先拿中国和欧洲做个对比。中国过去20年到底做了啥,欧洲做了啥。

1、欧洲发电量用电量基本不变情况下,把用电量的15%从火电替换为新能源,造成居民用电价格涨了1倍以上。

2、中国2000年大约1.38万亿千瓦时

2010年大约4.2万亿千万时

2023年大约8.9万亿千瓦时。

第一个十年大约增长200%,第二个十年大约增长100%。

大致上 第一个十年解决了电力供给问题不缺电。

第二个十年既解决了电力供给问题,又全面降低了全社会电力使用成本。

在这期间,2013年中国出台了60万千瓦以下机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发改委。

在这中间有个数据,中欧对比:

中国的风光有弃风弃光率,刚刚把红线从90%消纳率去掉。

这个弃风弃光率和欧洲的新能源电力负电价是个什么关系?

我们看这一段文字:

2020年上半年,受天气状况影响,欧洲风电光伏出力强劲,可再生能源甚至超过化石能源,占到发电量的40%,而同期欧洲各国电力需求在遭受疫情冲击大幅下滑之后恢复缓慢,加之传统发电机组启停灵活性有限,造成某些时段的电力供给大于需求。以至上半年欧洲各国现货电力市场约有100~200小时价格为负值。

这段明确表示了,就是新能源要发,但是传统发电机组灵活性有限。才有负电价。

中国可以弃风弃光,既然能弃、为啥要负电价交易。

这个问题回头解释。

先说一下电力亏损。

差不多从16年开始,电力行业进入亏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电力供大于求么?

中国现在火电装机只有最大负荷的100~110%,不存在供大于求
注:德国常规电源装机冗余高,且灵活调节能力强。煤电等常规电源装机为1.0亿kW,是近年来最大用电负荷的(约8300万kW)1.2倍,具有强大的兜底保障能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强行压制电价,这个通过什么呢?

通过两点:

电价一刀切,以省内优势机组作为标杆电价,第二是新建大机组有明显小时数优势。

叠加5大电力还要强制购买一部分高价长协煤,那么五大电力的存量机组就有竞争劣势。

特别的东北、西北、西南的云南,由于特殊原因,小时数保3000都困难,那么在没有补偿电价机制的情况下,也形成亏损。

这个的时间点和2013年60万千瓦机组审批权下放基本对应。

就是权利下放2、3年后,地方批的第一批机组就建成了,有了新的博弈能力了。

所以,就有16~20年,火电的慢慢熊途。

本来,没有双碳,大致上,火电机组会维持微利,优势企业、比如华润、华电、浙能会保持不错的利润,比如度电4~6分。

5大电力,就靠新能源什么的拉拉估值。

有了双碳以后了,整个场景就变了,火电就变成调节性机组。 这对火电(煤电)就是利润的保证。

为什么调节性机组会变成保证呢。

首先第一点,我得一个观点,就是最烂的行业就是无差异的竞争行业,跟是不是煤电,是不是燃气跟什么都没关,这个在前面讲电解铝讲钢铁已经讲清楚了。

比如新加坡,火电以燃气为主,火电装机是最大负荷的两倍,2022年以前,有6、7年时间,火电机组微亏或者微利。这个就和燃气、燃煤没关系,后来能源涨价后,弄死一批售电公司,发电厂效益才有了保障。

那么再讲美国的燃煤电厂亏损。

美国的燃煤亏损,就是一个原因,美国燃气的成本太低。

大概有一个数字,美国燃气发电厂的建设成本1000美金千瓦,燃煤电厂是燃气几倍,但是燃料成本几乎差不多。美国燃气价格和中国标煤价大约是600~800元一吨。

那同样的调峰政策,燃煤电厂就没有生存空间。

这点中美完全不一样,中美欧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欧洲的燃煤电厂日子也还可以,燃煤调峰电厂燃煤备用电厂日子都还不错。

那么看中国。

火电机组未来要转为调峰电厂,都要做深调峰改造。

这个对应什么?

对标就是抽水蓄能和燃气调峰、储能。

先不谈抽水蓄能的劣势。

这个成本是发电侧实际成本不是上网电价

抽水蓄能成本=容量电价(建设成本+折旧+财务+必要利润)约0.25、0.35、0.45、0.55+25%的损失+采购电价(目前约为火电上网标杆)

燃机成本=容量电价+燃料成本(约折2500元吨标煤)约0.7元。

燃煤成本=容量电价+燃料成本+其他费用

储能=0.4~1元+容量电价(能保证一天两充可以归零)+新能源
参考中国火电标杆4毛钱左右上网电价。我们就能看出燃煤电机就是无敌的。

我们讨论新能源和火电的关系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以为新能源替代火电了,火电厂就没了。

这是错的。

无论怎么做,

未来就是基础电力+(新能源+燃机or燃煤or抽蓄or储能)

在调节性能源这个事上新能源和火电一点不冲突。

为什么会有这个误解呢?

因为中国的火电承担了两个任务基础电力+调节性能源。

对比欧洲,我们就很清晰,欧洲的基础能源是核能+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调节性能源为燃煤+燃机。在这个基础上加大新能源装机加大新能源发电占比。

2035——2050年的欧洲目标,新增8500亿千瓦时新能源基本对应完全90%以上提火力发电。

但是这个时候,燃煤电厂或者燃机电厂就完全退出了么?

也不会,就是转为备用能源,因为新能源还有年度变化,如果碰到新能源出力不好时候,备用能源一年发个千八百个小时也是可能的?

那这个时候火电厂就破产亏损了么?

肯定不会啊,肯定就变成纯粹的公共事业,就是收费,不干活也收费 。

如果,这个情况在中国呢?肯定也一样。

那么我前面一直讲过一个点。叫火电机组3000小时,说这个时候火电机组不可替代。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相对于燃机机组,煤电调峰的经济性优势巨大,这个数据是个预估数,我没算具体的平衡线,具体的线应该在1500小时左右。

这个数,很简单,就是燃机的投资,单瓦大约只有煤机的一半。

由于燃料成本差价过大,那么3000小时以上的时候,燃机就跟煤机没法比。

现在有人已经算了,什么火电以后要收容量电费、要收调节电费,还要有实时电价交易。

这个对应什么呢?

就是要保证在实时电价交易的模式下,火电不能暴利。

我前面曾经说过香港的火电装机在最大负荷140%的情况下还缺电,还需要中国来补充电力。

那么很简单,中国的火电装机冗余度120%都不到,如果完全实时交易,电力不是供大于求 ,是就是短缺,火电煤机就是暴利。具体可以参考新加坡。

前面又说了欧洲的新能源负电价的事。但是写这个的没写传统电机发电也是负电价么?

明显没有。这个就和绝大多数球友的认知完全相反的。

绝大多数球友的认知是新能源都负电价了,火电是不是也得降价,不然你就别发了!

这个理解就是完全错的。

火电本来就可以选择不发。我收不到钱,我就不发,不发我也有容量电价。

但是发电这个事,如果你让我发,从让我发的爬坡阶段和让我停的下坡阶段,我都要收额外的调节电费。

这个费用成本呢,燃煤比燃机要高很多。

燃机加热快。

中国的大部分燃煤还是用的褐煤,升温还需要加油什么的。对比欧洲,欧洲的燃煤电厂多数用硬煤,6200大卡的,好处就是升温快,不用加辅助燃料。

这也是我说的燃煤燃机,有个平衡线,应该在1500小时左右(有好事的可以算一下)。作为调峰机组,燃煤的整体经济效益才会差过燃机。

现在情况明了了。

我一直说过,在中国燃煤机组降到3000小时之前,新能源没有消纳问题,就是说燃煤机组让路就可以了。这也不存在燃煤机组效益不能保障。

也不存在新能源发电项目收益不能保证的问题。

什么时候发生重要节点呢?就是新能源装机达到火电装机两倍的时候。

那么前面新能源装机达到火电1倍、1.5倍的时候呢?

那是小节点,小的政策修正就可以了。

到了2倍的时候,大致发生什么呢?大致就是我说的火电装机要降到3000小时了。

这个是个重要节点,一方面,煤机要承担基础能源保证的事,简单说吧,由于我们工业耗能大,就是煤机差不多有1500小时是要作为基础能源的(基本对应全网负荷的20%),剩下1500小时是调节时间。

再往下减,就看综合成本

最极端的情况就是煤机收容量电费,但是全部转为备用电源。

那么社会总发电成本=煤机容量电费+新能源发电成本+调节电源成本

简单说吧。煤机容量电费,即使一度电不发,这个时候差不多也要收0.12~0.15元。

新能源发电成本低于2毛,调节性电源成本要低于两毛。

这样,才能保证总成本控制在5毛以下。

而这里再纠正一个问题,不存在新能源发电成本边际效益为零这回事。

新能源发电成本就两个算法,一个算法是火电标杆电价+保障小时数,那么这个情况下,超出部分边际效益可以计算为零。

另外一个算法,就是满发,尽量满发,那么就是成本0.2,0.18….。

但是第一种算法的前提在在新能源装机达到火电装机的两倍以前,才可以。就是说新能源多发部分,可以是火电退出部分。

但是一旦到了这个节点,就不存在火电退不退的事。

新能源有时效性,大家要发都是在中午(光伏)发或者晚上发(风电)。

为什么是两倍,是因为风光本身还可以互补,中国地方大,各地的风光出力顶峰天然有时差。

这个就基本解释清楚了2030年以前的事,2030年以后,不是煤电就不行了,是如果调节性电源技术没有突破,还要增加新能源消纳的话,中国就要真的涨电费了。

这个是对应欧洲的,欧洲就干了点屁事,电费就涨上天了。

我说的这个节点意思是,中国可以做到新能源发电到3万亿度以上,我们的社会总用电成本基本不涨,这是中国的能力。

这不是说2030年以后煤电就完蛋了。

恰恰相反,这个时候,煤电可能是盛夏,是暴利的时候来了。

我们前面说了作为调节性电源,煤机的竞争对手是燃机。

但是煤机有大量的存量机组,如果还要备用电源的话,那么是不是存量机组最佳,虽然燃机是煤机的一半成本,但是零比一半不是还便宜。

这个也解释了好多球友问的问题,五大电力的存量机组减值问题。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立,五大电力的减值问题会越来越小。

中国不会有美国那样的大规模煤电机组减值。

美国的煤电机组减值实际是个狗屁问题,比如一边说美国的煤机都存在40~60年了,那怎么还有大规模减值呢?

那是因为2000~2010年美国火电商有大规模的并购交易。这时候的火电是溢价的。

然后2014年后,随着页岩气的大幅度降价,煤机的价值一下子归零了。

这个是特例,对于中国没有参考价值。

技术问题基本说清楚了,后面可能还有修正,慢慢来吧。

后面再从资产角度看。

有人说什么中国煤炭资产8万来亿,一年6000多亿,还是7000多亿利润。

什么中国电力行业资产20几万亿,利润只有几千亿。

我简单说一下大逻辑。

火电13亿千瓦,大致对应5~6万亿资产。

国家电网接近5万亿,一年利润500~800亿,这个是死数,国家强制要求国家电网一年智能赚一个点多点利润,多了要回馈社会。

现在低利率环境,5万亿资产8%回报,3%融资成本,即使股本金是0,也对应2500亿利润。

如果对应6万亿度点,就是4分多点一度。对应4万亿度电,就是6分多点。

我的判断是,这个资产未来大致有这个回报,那实际就接近水电了,而分红会好过水电,因为火电现金流远好于水电。

为什么呢?

核心逻辑是这次的电力大变革是电代油,是电代油的错位竞争。

一个是动力上全面电动代替机械。这个就是体现在未来机器人各种领域吧。

一个是交通领域全面电代油。

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电的效益一定要保障,不保证,就没法实现电代油。

中国如果能用1万亿度新能源实现2亿吨原油的替代,发电成本不超过4毛,就是100%~200%的效益。

即使用煤电实现对原油的替代,也是100%~200%的效益。(火电标杆就是0.4元)

全部讨论

看完逻辑清晰不少,我投资大唐主要就是看他有3000亿资产,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推进,如果能做到3%回报率就是90亿利润,如果按爱哥说的扣掉融资成本能到5%的回报率就是150亿利润。但这个资产回报率能到哪,心里没底,所以扣掉融资成本能到3%,我就很满意了。

22分钟前

感谢🙏爱哥。
核心逻辑是这次的电力大变革是电代油,是电代油的错位竞争。

38分钟前

感谢辛勤付出

今天 04:55

据说德国是新能源负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