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西铜业、金圆股份、镁谈起——危固废处理行业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3喜欢:1

我们先从金圆股份说起

金圆股份原主业是水泥,后来涉足水泥窑处理危废。

这个行业看着是环保,实际满不是那么回事。

水泥窑处理的危废主打是垃圾焚烧行业飞灰,这个东西,在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定义为危废,大致有两类,一类算高端垃圾焚烧吧,飞灰量大致为2%,一类是循环流化床,飞灰量2%~10%。

如果定义为危废,严格按照处置费处理,那么3000一吨,对于垃圾焚烧行业,仅仅飞灰处理费,几乎就相当于环保企业收取的垃圾焚烧费(光大环保好像最低投过48元一吨的标?),

所以,除了上海这样的城市之外,各地对于垃圾焚烧行业的飞灰基本都是危废定义,固废处理。

水泥窑处理危废的原理,很简单,即使高温焚烧后,有机物烧没了,无机物随同水泥固化,

中国各个省份有个特例,就是陕西省,陕西省有黄金冶炼,氰化尾渣没地方去,陕西省特别允许水泥窑处理危废,可以处理黄金冶炼厂的氰化尾渣,也是这个原理,氰化物是有机物,高温下可以无害。

山东就没有这个需求,山东省内铜冶炼林立,什么恒邦什么的,都可以处理黄金湿法冶炼厂的氰化尾渣。

水泥窑协同处理飞灰类的东西,有一个弊端,就是会影响水泥质量,所以,大厂即使能申请危废处理资质,也基本不做,年产几百万吨,上千万吨水泥,为了处理5%的危废,一吨收1000块钱,乘以5%,也只有50元,而且,对于大厂来讲,也拿不到那么多危废处置,要是产1000万吨水泥,处理个2万吨危废,一吨收1000元,,折吨水泥也就是2块,影响水泥质量可能就要便宜几十,不划算。

即使这样,金圆的水泥窑处置危废也没做起来。

在16年左右,收购了江西金叶,有色行业的危废处理厂,主打处理电镀行业的电镀污泥。一吨收3000。原来来源主要来自江浙。

这个事呢,又来了中国特色,就是环保政策不严的时候,虽然有强制要求,但是因为执行的问题,这个3000块处置费,基本收不到,江浙就不干这个,基本都弄江西来了。环保严格的时候,一定要收了,这个事,本来以为是江西的买卖,江浙自己也开始干了,一竞争,处置费还从3000 降到了1500左右,本来,一吨电镀污泥含水70%+,强制收费后,工厂再出污泥也烘干了。这里面有个竞争的例子,就是浙富收购申联环保,同样处理这个危废,申联肯定更有优势啊,危废运输要五联单,运费比普通货物贵一倍,同样做,运费还省好几百。

所以,我们能看到对赌后的金叶,就是一落千丈,后面金圆收购的林西什么的,更惨,没有原料,直接停产。

这两面怎么扯上江铜了。

我们从另外一条线来讲这个危废处理。

90年代末,沈阳冶炼厂倒闭,原厂长的司机xxx主导了沈冶的资产处置,发了笔小财,带着钱和一部分设备、原料,去了阜新。

因为不懂技术,生产过程中发生了砷中毒,这就是2003年著名的阜新嘉亿铜厂砷中毒事件。

后面几经周折,升级改走后为阜新远东铜业。

这里就有一个点,电镀厂污泥,实际可以直接给远东铜业这类铜厂处理的,烘干后,配比在10%内,完全没问题。

但是,在中国诡异的问题就是正规铜厂,很难申请到危废处理资质,反而是江西金叶这类小厂,能够申请到危废处理牌照。

这里就要说说江西铜业,国内铜冶炼的准老大,技术领先

江西铜业这里,可以有几个大点给大家分享启发,可以一窥中国危废处置行业之豹。

1、江西铜业拥有中国最完善的砷处理装置,年产2600多吨高纯三氧化二砷,出口。

2、江西铜业的危废,基本自己处理了,原则不外售,这个和规模有关,一般40万吨以上的独立铜厂,配备专门的危废处理厂就有经济效益了。这也是最近几年国内危废行业不景气的原因之一,随着有色冶炼企业规模的扩大,对外处置的危废越来越少。

江西铜业这2600多吨三氧化二砷为什么要拿来说事呢,简单算吧,中国进口铜精矿含砷上限是0.5%,平均也接近0.5%,平均不低于0.3%,年处理2000多万吨铜精矿,含砷就是6万多吨,采用双闪工艺的大概砷脱除率是70%,使用底吹测吹工艺的砷脱除率是85%~90%,这个脱除率不是砷没了,恰恰相反,脱除的砷是富集了,需要处置,所以,能看到江铜每年产2600多吨三氧化二砷,就是江铜用的闪烁熔炼,砷富集了,然后产了2600多吨。简单也能算一下,全国最少有4万多吨砷,仅仅是铜冶炼行业。

那么全球,每年砷需求差不多4万吨左右,其中,中国大约供给1万吨,砷在北美有个重要需求,就是用来熏木材。

那其余的砷去哪里了?这100多家危废处理企业,怎么处理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民企对于这类行业的竞争,仅仅是降成本,提升效率是不够的,在这里,中国的整个产业链是全球最完善的,如果仅仅为了降成本,竞争,那表面上有了效益,不仅仅是没有绿水青山的事,是这些环境累计的隐患会危害中国未来。

我们拿金属镁行业来举例。喜欢谈什么产业竞争优势,什么要通过降低能源价格给民企空间的逻辑,都是扯淡。

1997年欧盟开始立案调查中国镁反倾销,2002年撤销

2021由于双碳,中国控制镁产能,镁价格从1万多涨到7万,欧盟要求中国取消限制。

2023年4月,欧盟有意从2030年开始减少从中国进口镁金属。

那些认为电费少个几分钱,煤价减少100 ,200,有意于这类高耗能行业竞争的人是脑残。

环境、能耗都是资源,恶性竞争不如控制产能,减少一些市场占有率,全国全行业受益。

全部讨论

可是,我们的优先级不是就业么

2023-08-19 0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