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年营收千亿元产业链,中国红牛“50年协议”真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外红牛打了7年官司,至今大部人还认为,是泰国许家不让中国红牛使用“红牛商标”了。其实这场纠纷背后最重要的是,这枚商标背后是这只现金牛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生意。

红牛在全球有三个独立的经营体系:奥地利红牛、东南亚红牛、中国红牛。三头牛各卖各的,相互没有关系。就商标而言,按照红牛的合资体系运作惯例,那么奥地利红牛的商标是奥地利红牛公司的,东南亚红牛的商标是泰国天丝的,中国红牛的红牛商标应该注册在合资公司中国红牛的。但实际上在中国,32类红牛系列商标(斗牛图、RedBull、汉字红牛)大部分注册在泰国天丝和红牛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名下,是共有商标。

回到中国红牛创立之初,1995年,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不仅解决了红牛在国内“准生证”难题,而且坚持要使用“斗牛”图案商标,“七下江南”,浙江金华斗牛游乐中心才将“斗牛”图案商标转让出来。1996年1月13日,深圳中浩公司与金华斗牛游乐中心和金华市乳品实业有限公司就转让 “斗牛”图案商标达成三方协议,三方协议第七条指定给合资公司使用,斗牛图商标才得以最终落地,否则这枚红牛商标长什么样就很难说了。

提及红牛商标,不得不提1995年11月10日,中泰双方签订的一份“协议书”(即50年协议书),这份协议书核心条款是中国红牛是红牛饮料在中国境内唯一合法生产和销售者,如果加一个期限,这个期限是50年。中食公司曾提及该份协议的签署背景,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红牛饮料属于限制类的外商投资项目,政府审批合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0年,后来工商登记营业期限获批的是20年。鉴于这种情况,中食公司表示,当时各方的共同意见是:合营期限为50年不变,约定期满后再办理延续登记。因此,50年协议是中国红牛合资的前提和宪章性文件。

中国红牛将这份协议书原件找到后,其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已经陆续得到多个法院和仲裁机构的认可,近日,北京四中院的一审裁定已经被北京高院裁定撤销,有关50年协议书的争议,目前已经在深圳、北京两地审理。

此外,“斗牛图+RedBull+简体红牛”这枚组合商标,泰国天丝2017年5月16日才提起申请,目前(2024年1月3日查询)从国家商标网查询状态仍在争议审查中。

中国红牛一手打造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奇迹,连续10年每年销售额稳定在200亿元,相关受益的是上百万人就业和年收入上千亿元的产业链。契约严守是基本的司法原则,持久纷争极限拉扯,甚至将中国数千家商户拉进诉讼和纠纷的泥潭,可能是一个双输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