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同学走大道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确实,习惯就好。
我家在提倡垃圾分类时,就装备好了垃圾分类桶,我相信北京市民多数也是一样,但真的是看到终端混装,业主们也就没了心气。
我观察,一是,社区+小区物业的前期垃圾分类辅导力量不足,垃圾分类做的不充分;
二是,北京市的垃圾运输能力不充足,造成垃圾混装。
垃圾分类,真的需要投入很多。

热门回复

又扯到“人的素质”了?你生下来就是高素质?父母不用教你,就会自觉洗澡,自觉去卫生间上厕所? 所有的良好习惯,不都是宣传,教育,引导而形成的?

没有做好,不代表这件事情就做的不对,两码事。很多人批评的不是没有做好,而是觉得没有必要,是错误的决定。

大家一起去投诉! [大笑]

如果终端分类,中间环节不分类,那就是管理问题,走了形式主义嘛。

美国人素质高,满大街满地铁的垃圾。

就我看到的现在主要就是这个问题。时不时的要检查终端这边有没有垃圾分类,但运输端,呵呵。

现在这个政策的问题在于,一直盯着终端,但中间环节问题多多,垃圾清运车基本都没有按照分类来清运和处理。

问题的本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低

恕我直言,就算没有疫情也搞不好的,整个工作链条都没整理好,只讲老百姓的前端,推不下去的,脱离实际了。

我记得,上海市作为试点,是在2019年疫情前,推广落实垃圾分类的。2020年5月,是北京原计划落实垃圾分类的时点,那时疫情还在肆虐,北京的垃圾分类落实变成了夹生饭。一直影响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