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16喜欢:8
$今世缘(SH603369)$ 今世缘的前世今生
高沟镇原是古硕项湖西南湖滨一片滩地,其上蒹葭、蓬蒿丛生,中有一条南北走向无名大沟。
元末张士诚盘踞在苏州、湖州地区,在当地地主富户支持下,反抗朱元璋的武力统一。张士诚覆灭后,明朝建立,朱元璋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苏州地区的地主富户实行了一系列报复性惩罚,其中一个就是强制迁徙,移居荒芜僻地,这就是“洪武赶散”。
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苏州阊门人高天宠,因忍受不了繁重的赋税徭役,举家辗转迁徙到古硕项湖西南的一片滩地,那里芦苇丛生,人烟荒凉,就以捕鱼为业,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无名大沟,高家就结庐沟畔,时间一长,人们就称这里为高家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高家沟正式改名为高沟镇。高沟酒名就来源于此。
高沟镇酿酒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蓬勃兴起。高沟镇长春槽坊大门上有副写实的对联“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可见产销之盛。在清朝高沟镇就有八大槽坊:天泉,裕源,公兴,长春,义兴,永(涌)泉,距源,广泉。各槽坊日生产量均达到“千斤禾”的水平,即日用红粮千斤,淌酒三百多斤。
1965年3月,南京博物院考古工作队对高沟镇东南10多公里三里墩实施抢救性发掘,发现三里墩是一座西汉古墓。在古墓下面,有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铲、石锤、石锛、骨镰和陶器等古文物,鉴定为大汶口文化,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古代高沟周边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三里墩古墓出土的文物相当珍贵,93件铜器、金银器、玉器中,有的是国内首次发现,有的为国内罕见。其中容酒器——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中国十佳青铜壶曾作为中国青铜器杰出代表赴法国展出,在南京博物院出版的《院藏西汉十大珍贵青铜器图册》中占有首要位置。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通高74厘米,口径19厘米,顶、盖、底均饰立鸟。壶顶中央站立一只引颈高鸣的鸿雁;壶盖周围蹲踞三只飞鸟;壶底同样以三只鸟作为底足,鸟口微开,鸟爪扣地,鸟身后倾,双翅上扬,似嗷嗷待哺,又似展翅欲飞。肩饰垂环兽首耳,壶身饰几何纹。表面采用错银装饰,镶满绿松石。《考古》1973年第2期《江苏三里墩西汉墓》一文“初步推测可能与鳢侯应或其家族有关”。鳢侯应,刘邦五世孙城阳顷王刘延之子刘应。据《汉·书王子侯表》记载,刘应“元鼎元年(前116)四月成寅封于襄贲”。立鸟镶嵌几何纹铜壶为古代专用酒具,证明高沟地区早在汉代已有浓厚酒习俗,并已初步具备规模酿酒生产能力。容酒器是用来储酒的,不是小饮小酌;古代交通不便,酒源不会太远,极可能就在高沟。或者说最迟在西汉末年,王公贵族们就已沉醉于高沟先民酿造的美酒;高沟酒的诞生肯定早于西汉末年。
近年来,又发现多处古酿酒作坊遗迹,有多口古窖池被今世缘酒业恢复使用。
高沟老窖池群是中国传统酿酒工艺典型的活态存在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也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化价值方面,高沟酒文化深厚,高沟大曲、古老的酿酒作坊和窖池等为研究中国 白酒 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线索。高沟酒延续百年,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酒文化,具有众多的酒文化景观和遗迹。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从高沟老窖池中挖掘出的惊喜也越来越多。窖龄越长、窖池越老,其中窖泥的酿酒微生物就越多、活性越强,这些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酿酒微生物,不仅是提升白酒品质和香味的关键,也为构筑关键风味物质起着重要作用。
从历史价值来看,高沟酿酒始于西汉,传承数代,有些工艺是多年传下来的,至今未变,有着鲜明的独创性。
历代不少帝王将相、名流墨客与高沟酒结下不解之缘,留下数不尽人文风流。祖籍涟水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途经高沟,手书楹联:“近销淮北行千里,远及湖广畅九江。”清江浦码头镇一带,清代是黄淮运三水交汇之地,黄淮襟要、漕运锁钥,成为治河关键。1684 年起,康熙多次南巡,均以详细巡视河工为首要,每次必到此视察,清江浦均为康熙精心挑选高沟镇天泉槽坊贡奉的高沟大曲。1699年9月,康熙按照“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作出改修河道,使黄河河身稍向北移,淮水得以畅流的决策。1703年,康熙再次南巡,御舟二月初四入清口,以河工即将告成颁《奖勉河臣诏》,对河道总督张鹏翮及在河各官亲加奖勉。过清江浦,幸清晏园,御笔题写“澹泊宁静”匾额赐张鹏翮(张鹏翮将其勒石成碑,今碑石尚存)。这一次,康熙畅饮清江府准备的高沟大曲,感觉窖香浓郁、清醇甘冽,于是书“天泉”,作为奖勉。后人刻石于高沟镇天泉井畔,惜此碑清末毁于战火。1784年,乾隆南巡淮安,品高沟酒,赞日“人间仙酿”。清代雍正进士王士慎在高沟古镇写下“六塘河中水,高沟十千酒。古来佳丽区,遥当五湖口”的诗句。清末民初著名女诗人刘古香途经高沟,品尝了天泉槽坊的酒后,即兴题诗:“香赞浓郁满七袖,味占东南第一家” ,“此地何人留玉佩,对门有客换金貂。”并为之撰写楹联一副:“天既有星,槽滴珍珠红艳;泉还名郡,坊开琥珀香浓
高沟水上交通便利,东可直入盐河而北达海岱、南入江淮,西可入桑墟湖而通沂、沭、泗诸水。地近淮北盐场,兼有渔盐之利。故明中叶以后,徽州歙县的汪、郑、徐诸姓,骛趋景从,迁至沟西,定居从商,高沟迅速成为硕项湖西南隅的乡民贸易场所。明嘉靖年间(1522~1566),以高沟曲酒为代表的手工业逐步兴起,为高沟地区带来繁荣,使这个原不出名的高家沟,成为远近闻名的酒乡。裕源槽坊生产的高沟大曲,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名声大振,销路极广。当时的高沟大曲畅销于两淮、新浦盐城、泰州、扬州、南通、南京、上海、山东、湖广等地,在上海、南通等地还有人开设“高沟酒家”,专以高沟大曲招徕宾客,可见高沟美酒知名度之高。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国营高沟酒厂在合并天泉、裕源、公兴、涌泉、距源、义兴、广泉、长春等8家规模较大的旧式酿酒槽坊基础上建立,高沟酿酒事业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优质酒、普曲酒、薯类酒三大系列白酒,以其芳香浓郁、绵甜爽口、回味悠长、尾净的独特风格受到消费者欢迎。开山创业的干部职工以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用忠心与热血酿造出一坛坛醇香扑鼻的优质高沟大曲,其品质、声望位居苏北四大名酒之首。高沟酒厂还奉苏北行政公署指示,派曲师、酒师到洋河酒厂传授技艺、帮助提升水平。1956年,高沟酒厂被江苏省政府授予“酿酒第一”奖旗。有酒就有缘,有缘应有酒。1996年,敢闯、敢试、敢干的高沟酒酿造者,将缘文化植入新品白酒,创立“今世缘”品牌。缘因酒而美妙,酒因缘而香浓,缘文化与酒文化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高沟酿酒史从此揭开新篇章。
1915年,“裕源”槽坊的高沟大曲,一举拿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新中国同龄的高沟酒厂,一身荣耀,一路潇洒,高沟美酒成为中国十大名酒,而她正是今世缘酒业的前身;今世缘酒业不忘初心、继往开来,以稳居行业前十的高贵品质和广袤市场,正红遍大江南北,倾倒海内外的政要客商,且按下不表。 话说从2016年始,镇上陆续来了一些“打井人”,在今世缘厂区及周围打了几口深度200米以上的深水井。他们是华东地质勘查局、河海大学、省地质矿产局等院所的专家、学者,正在实施一项省科技开发项目:勘查高沟地下水资源。 他们对井水同位素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高沟的地下水属于深循环地下水,水温18-21℃,PH值7.1-7.7,水质之优、分布之广、储量之丰,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锶值在0.42-0.58mg/l之间,含量比国家矿泉水标准高出1倍以上,尤其是今世缘制曲厂的井水,锶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2倍;偏硅酸值在60-82mg/l之间,高出矿泉水国家标准1.4-2.3倍;富含钙、镁、钠、铁、锌、氟等有益元素。
于是,经国家或省级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认证,命名高沟酒厂井、高沟镇井、今世缘酒业井为“偏硅酸与锶复合型矿泉水”。富锶与富偏硅酸型矿泉水,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国内同时达到“双富”标准的矿泉水,只有“崂山”与“5100西藏”两种,但偏硅酸与锶含量均小于今世缘深井水。2018年12月25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授予高沟镇所在的涟水县“中国矿泉水之乡”称号,全国第13家,江苏首家!“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涟水县全县矿泉水资源弹性存储量约1.73亿吨,优良的水质和丰富的储量在华东地区十分罕见,涟水县通过矿泉水界限指标鉴定的矿泉水井有47处,在高沟酒厂、今世缘酒业附近拥有饮用天然矿泉水4处。
领衔勘查的陈建生博导,是河海大学创新研究院深循环地下水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曾在世界著名刊物《自然》上发表论文,最早提出地下水深循环理论。陈教授介绍说:高沟的地下水来自被地层覆盖的火山口,在岩石圈深部存在导水通道,深循环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硅酸盐与碳酸盐中的硅与锶等元素被溶解到水中,成为天然矿泉水。高沟火山口地下水的补给源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云贵高原一带,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补给源区山大沟深,人迹罕见,保持着原始的地貌;印度季风带来的充沛降水,汇集成河流,通过断裂带进入深循环导水通道之中,源源不断地向高沟输送,丰富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在自然流淌的过程中融入水中,为佳酿不可或缺的元素。从火山口中涌出的优质矿泉水进入断裂带或松散地层,并从高沟地表溢出,成为“天泉”,高沟镇古人用“天泉”酿出了闻名天下的佳酿。 通过氘氧同位素测定,专家们发现高沟深层地下水富锶与偏硅酸的特征,与盱眙新生代火山玄武岩相同,火山通道中的深循环地下水涌入郯庐、海泗、响水口—淮安等断裂带,排泄入海。上世纪70年代,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水位下降,“天泉”不再上涌,但“天泉”水仍然在不停补充到深部地层中,不受地表下渗水的污染。高沟深层地下水来自河流渗漏,有稳定补给源,各项离子指标稳定,不受季节影响,属于深循环地下水即“活水”。通过氚测定,补给源区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首次核试验之后的入渗,地下水的“水龄”不到40岁,而非“水龄”成千上万年、越采量越少的“古水”、“死水”。 也就是说,祖国西部高原的冰川融水、河湖渗漏,不仅形成了波澜壮阔的黄河、长江、澜沧江,还通过断裂带入渗到地幔玄武岩熔岩隧道与孔洞导水通道中,形成地下河网,润泽华夏大地,其中一条暗河在高沟隐伏火山玄武岩地区排泄,今世缘酒厂正位于隐伏火山口之上。《史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好水造福人类! 也就是说,一滴晶莹的高原圣水,带着火山岩的各种微量元素,经过40年的地下辗转,翩翩来到2500公里外的黄海之滨,来到高沟古镇,来到我们清清的酒杯中……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酿吾酒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酿吾酒。
2016年,“国缘V9清雅酱香”白酒初步成型,陈建生教授领衔的团队通过生化分析,发现该酒不仅品质好,酒体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由此推断:酒的品质与酿酒用水密切相关,因为好水中天生的那种甘洌、清甜,是现代工艺无法复制的。于是,一场普查高沟地下水的行动拉开大幕。最终发现:今世缘酿酒用水,与茅台、董酒等名酒有共同的“基因”、共同的源头,同属一个地下脉络;高沟地下水经历了火山岩与沉积岩两种不同类型的岩层,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比单纯经历火山岩的泉水更为丰富,所以酿出的酒“就是不一样”。
“苏常熟,天下足”,这句从南宋流传下来的谚语,证明了江苏自古作为中国粮谷基地的重要地位。
高沟镇位于苏北,中国南北分界线上,这里是联合国粮农与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北纬28°-34°世界最佳蒸馏酒酿造区。之所以称为最佳,因为这里有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
不可复制,因为有独一无二的淮海平原。淮海平原由于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东距海洋只有百余公里,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内陆和海洋气候在此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气候特点:晴多阴少、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寒暖有节、雨量充沛、水系发达,重点是土壤肥沃。
土壤,链接着地下与地上。特有的土壤环境和土质条件直接影响酿酒原料的种植与生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等转移到酿酒原料中,便直接在酒体风味中呈现
江苏全省平原大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大部为两合土。这种土简直是为农耕而生,耕层厚15.2厘米,亚耕层厚15.5厘米,耕性好,稻麦轮作协调好。尤其在高沟一带,因湿、热成土条件下形成许多含有复杂微生物群的红色黏土,它们往往含水量高,孔隙比较大,为酿酒提供了天然的优质资源。

而始终致力于科学化酿造的今世缘,以健康、风味为双导向,从系统和 合成生物 学角度解析酿造群体微生物组成及相互关系、特征风味的形成及代谢机制、群体微生物互作规律对品质风味的影响,构建酿造微生物资源库,实现白酒酿造过程微生物和风味的定向调控等。
如今,除了明清时期的老窖池,今世缘厂区内还有上千个不同时期的新窖池。为了加快新窖池的老熟,酿酒师傅将老窖池的窖泥移植到新窖池中,新窖池内的微生物菌群不断富集、栖息、繁衍,进而实现“以窖养糟,以糟养窖”的老窖生态,大大缩短新窖的老熟周期,为今世缘新一轮的产量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此外,在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下,“酿美酒、结善缘”成为今世缘的企业使命。对高沟酿造技艺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使得今世缘将地方酒文化与中华缘文化不断结合,独具一份社会意义。<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a href="http:/

精彩讨论

曾珂珂05-04 09:28

红文化:1944年为了支援抗日前线,县委决定用500元银元在高沟西南金庄兴办金庄槽坊。后来,又以高沟镇汪禹平家的裕源槽坊为基础,将金庄槽坊与裕源槽坊合并。

稳定向前05-03 19:04

作为一个淮安人,听你吹了都准备去高沟镇看看了

公开的股市小跑车05-03 10:00

很多人都不了解今世缘的历史,文化背景

全部讨论

05-03 19:04

作为一个淮安人,听你吹了都准备去高沟镇看看了

05-04 09:28

红文化:1944年为了支援抗日前线,县委决定用500元银元在高沟西南金庄兴办金庄槽坊。后来,又以高沟镇汪禹平家的裕源槽坊为基础,将金庄槽坊与裕源槽坊合并。

他说的都是真的,和我初中学的历史是一样的

牛逼,能吹真的太重要了

05-03 09:37

学习一下历史典故

05-08 22:49

作者把今世缘的前世今生写的清晰流畅,真实可信,未来可期,令人心潮澎湃,缘因酒而美妙,酒因缘而香浓。

05-03 19:14

你这个历史还不够,我要告诉你,高沟是孙悟空偷西王母的明珠,掉落凡间形成的

05-03 13:39

唉,之前只听过双沟,从未说起过高沟低沟。

05-03 18:16

历史是胡编乱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