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有没有信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们一直在说财富管理,财富管理的终极究竟是什么?

是金钱成几何级数的递增吗?如果说只是单纯的为了增长而增长,这是癌细胞的生长模式,而你确定这是你内心最终的渴望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人生的终极是什么?

 没错,是死亡。我们常说的五福,最后的一福,也是最难获得的一福,就是善终。

 “我宁可把这些都烧了,也不留给他们。”也许是临终时对不孝子女深深的无力和绝望;

 “我唯一放不下的是我死了以后,他怎么办?”也许是对限制行为能力的后代最无奈的牵挂;

 “如果有一天我不行了,请不要给我插管。”也许是希望自己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

 “有谁愿意照顾我到终老?我愿意把遗产都留她。”也许这是独居老人自身的不安和唯一的愿望。

 也许还有很多的,也许财富会有差异,但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死亡像一把利剑,能轻易刺穿任何财富的高墙,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虎视眈眈的死亡的威胁。什么是死?你看这条道黑漆漆的,一直走到底就是死。

 我要做的就是在这条道上添一盏灯,信托法和《民法典》就是这盏灯最强的支撑,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能量。简而言之,信托制度更相信规则,监护制度更相信人,信托和意定监护各自独立,在解决财产管理和人生照管上各有所长,两者的结合更能形成“双保险”。

 最近有一例这样的真实案例,上海一位失独的阿姨,她有房有钱,但是她一个人又患了胰腺癌,时日无多,阿姨唯一的心愿就是走的时候有人给她料理后事。后来机缘巧合,他找到了社会监护人,并且做了意定监护的公证。今年四月份,阿姨在家突发重病,监护组织帮助阿姨紧急送往了医院,并前后安排了两个工作人员陪同安宁疗护,最后阿姨是在医院笑着离去的。

 阿姨走后,剩下的资产根据阿姨生前设立的意定监护信托要求变现做了慈善信托。这样“以房养老+社会监护人”的构架设计,全环节闭合,让孤寡老人活得有尊严,死的有意义,在当今老龄化社会日趋加深的背景下,具有格外深远的借鉴意义。

 我们看到近期监管机构下发明确了最新的信托业务分类,其中就有遗嘱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创新型家庭服务信托等多种类别。信托制度一旦和基础民生相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让人民更加幸福。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随着家族信托工具的广泛应用,不再担心财富的传承问题。而叠加上《民法典》中的意定监护制度,又补齐了成年人人身安全的关键一环。能够从容面对死亡,我们就有了向死而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