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好贩卖了,罗振宇的未来该如何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吴晓波的巴九灵试图借壳上市失败后,罗振宇的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维造物”)直接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击。

不过,经过2017年-2018年的声势高峰后,旗下产品用户增量减少、活跃用户下降,公司营业收入在2019年出现下滑的苗头,扣非净利润更是连年下降,盈利能力甚至不如创立初期。

一直被质疑“贩卖焦虑”的思维造物,陷入了流量焦虑之中,上市可以解此忧吗?

然而,可预见的是,这条IPO之路,或许并不好走。

一、得到APP强势进场

根据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是一家从事‘终身教育’服务的企业。”

但仔细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后,不难发现,罗振宇只是将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套在了知识付费上。

2016年5月,得到APP发布,平台化战略开启。罗振宇一个人的影响力显然不够,得到打造了一批知识分享大V,包括《商业内参》李翔、《通往财富之路》李笑来、《硅谷来信》吴军等。

知识分享大V们展现了远超一般作家或教师的吸金能力:2017年,讲经济学的薛兆丰,从得到拿了1615.87万元,2018年再度砍下1320.63万元;2019年,吴军拿下1170.82万元,成为当年得到APP收益最高的专栏作者。

与影视行业绑定明星的运作模式如出一辙,得到也与旗下大V深度绑定。李翔、李笑来,通过罗振宇的杰黄罡投资,间接持有思维造物的股份。

2018年,在线上知识服务之外,得到大学开始招生,结合线上课程学习、线下实践转化和社交功能。2019年以来,推出得到搜索、得到阅读器、《知识春晚》等多个产品。

至此,思维造物成为与知乎、巴九灵、创业黑马、樊登读书等比肩的知识分享机构。

二、资本进入

在逻辑思维和得到APP崛起的过程中,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

2013年3月,在思维造物创立之前,便拿下顺为资本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4年12月,公司获得启明创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5年10月,罗辑思维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中国文化产业基金领投,启明创投等跟投。

此后又经历几轮融资,思维造物的股东阵营可谓百花齐放。有国资背景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真格基金、正心谷资本均占据重要股东位置,柳传志、俞敏洪、田溯宁、傅盛等人,通过造物家投资间接持有思维造物股权。启信宝显示,思维造物是造物家投资的唯一投资标的。

但是,潮水涨得快,退得也快。

一年后,一篇名为《罗振宇的骗局》在社交网络上刷屏,将罗振宇和知识付费行业推进了舆论旋涡。

有人说:“罗振宇主要在售卖焦虑感;人们因为焦虑购买他家的知识产品,接受的只是一堆没用的“信息”。”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知识付费进行鞭挞:

“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与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那些知识付费所贩卖的知识速成,其实质卖的不是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一种‘让你感觉很努力’的幻觉。(很多)知识付费向用户兜售的,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慰藉,让你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得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而有一种收获知识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很快就会随时间而幻灭。”

尽管罗振宇不认可外界的评论,但这几年,知识付费行业的确不被看好。诸多平台也呈现出用户热情消散的迹象。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资本的大撤退。

数据显示,知识付费投资在2017年有52起投资事件,2018年仅有41起,到2019年仅有不到10笔投资。如今已经很难见到知识付费行业中热情高涨的投资者了。

三、业绩下滑

互联网公司短期业绩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并不可怕,直接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用户规模及增量,才是业务核心。

报告期内,公司课程产品、听书产品、电子书产品三大产品的运营指标全线下滑。

最核心的课程产品,其2017年-2019年的销售数量分别为6.50亿讲、4.71亿讲、3.17亿讲,成交金额分别为3.54亿元、3.75亿元、3.43亿元。每讲平均单价分别为0.54元、0.80元、1.08元。

线下产品得到大学和跨年演讲,虽然有所增长,但受限于频率,对公司业绩提升有限。

就用户规模而言,2018年、2019年、2020年,得到APP新增注册用户数分别为681.37万人、390.50万人,新增付费用户数分别为164.91万人、91.1万人。

报告期内,得到APP注册用户年均日活跃用户分别为56.84万人、75.71万人、67.16万人和67.80万人。

用户增量减少,活跃用户下降,已经成为思维造物的焦虑所在。

报告期内,公司电商业务退货率分别为0.98%、1.22%、2.73%、5.58%,用户反馈也同样反映着产品美誉度的下降。

为了突破增长瓶颈,思维造物2018年斥巨资4716.98万元赞助《最强大脑》。正是在那一年,公司登上营收巅峰,但归母净利润下滑13.87%。

而得到本身也存在两大缺陷。

一是成本高,导致利润低。尤其是思维造物,对网红讲师是过度依赖的。薛兆丰、刘润、吴军等知名讲师是思维造物的主要供应商。2017~2018年薛兆丰从思维造物赚走了近3000万;2019年,作家吴军赚走了1170万。网红老师对于平台来说,会有跳槽的风险,一旦离开,打击是致命的。

二是模式简单,容易被复制或革新。眼下,李国庆的”早晚读书”成为新晋对手,以B站等短视频平台为载体的“泛知识分享”形式正在崛起。视频分享知识的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对传统的知识付费行业,势必会造成不小的冲击。

资本会如何回应罗振宇呢?知识付费的历史使命又会由思维造物肩负吗?

一切,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