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投资的十八般兵器(2023)-9燕尾牌(高息股票)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9喜欢:30

第一章 历史溯源

本篇要介绍的武器是“牌”,即盾牌。

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

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盾作为一种“主卫而不主刺”的卫体武器,到宋代时称为“牌”。

而到明朝开始正式进入冷兵器与火器混用的时代,盾牌在这个时候被作为配合火器攻防而存在了,其型制也以“燕尾牌”居多,上方像燕尾的位置方便发射火铳。

盾牌的主要特点包括:

(1)防御性强,可以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

(2)与弓等远程武器配合,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地反击。

而与盾牌的特点相类似的投资方式,就是“高息股票”投资了,其特点包括:

(1)现金分红是中小投资者实实在在可以拿到手的回报,因此高息股票可以让投资者在熊市不慌张,每年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从而保护投资者自身的利益。

(2)通过持有“高息股票”,就可以有沪深股票市值,从而与“落日弓(新股申购)”相配合,进行犀利地防守反击。

第二章 回报预测

第一节 我们赚的是谁的钱

从本篇开始我们逐渐进入了权益类投资的领域,因此在详细分析高息股票之前,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赚的是谁的钱?”

巴菲特曾说,“牌局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观察其他牌手,看看谁是输家,如果找不到那个输家,那么你就是输家。”

因此,理解清楚我们是从谁哪儿赚到钱,是权益类投资的第一要务。

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博格公式,透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长期年化投资收益率=投资期初的股息率+市盈率年平均变化率+净利润年平均变化率

长期年化投资收益率=投资期初股息率+市净率年平均变化率+净资产年平均变化率

从博格公式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投资股票、指数等权益类资产时,可以赚到三部分的钱:

(1)现金分红的钱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这一块是最有把握的钱,毕竟每年都会真金白银地分出来。

(2)估值变动的钱

不管是PE-TTM还是PB,估值变动的钱对于短期(如1~3年)内的投资回报影响巨大,但对于长期(如5~10年或更长)的投资回报影响很小,这主要是由于估值一般都会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而不会一直向上或向下,并且这部分钱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其实是个零和游戏(如果考虑到交易的各种费用则是个负和游戏),你在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的同时,你的对手盘一定是在低估值卖出、高估值买入。

(3)净利润或净资产增长的钱

净利润E增长或净资产B增长的钱,这部分钱在长期的复利累积下,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这也是能够赚到最多钱的来源。

在本篇里主要介绍的是赚取第(1)部分“现金分红的钱”。

第二节 投资高息股票指数长期回报是多少

其实在指数投资中,“高股息策略”是一个长期能够战胜宽基指数的好策略,在此我们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看看投资高息股票指数的长期回报能够有多少?

从博格公式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买入操作时的股息率比较高,那么后续获利的概率就会更高,整体的复合收益率也会更高。

因此,我们以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5%时开始买入,并一直持有至2022年底来进行计算。

如上表,中证红利指数开始于2008年7月,但当时的股息率仅为2.55%。

该指数一直到2013年12月底,股息率才超过5%,因此以上表中2013-12-31为买入时点,一直持有至2022年底,指数本身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8.97%

由于指数对于现金分红是直接扣除、而不进行除权的,但投资指数基金是有现金分红入账的,因此,实际的中证红利指数基金复合年化收益率=指数本身的复合年化收益率+投资期间的股息率,即8.97%+4.47%=13.44%。

此处的4.47%,是按照2013-12-31~2022-12-31的股息率进行算术平均得到,可作为参考。

第三节 投资银行指数长期回报是多少

除了红利策略指数外,A股市场里股息率最高的行业指数就是中证银行指数。

我们也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一下投资中证银行指数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仍从中证银行指数的股息率>5%时开始投资。

如上表,中证银行指数开始于2009年10月,当时的股息率为2.64%。

因此一直等待到2012年9月,股息率超过5%,此时买入并一直持有至2022年底。

对应的指数本身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5.80%,再加上期间平均股息率4.74%,整体的年化收益率为10.54%

第四节 投资高息银行股票长期回报是多少

由于本篇主旨是讲“燕尾牌(高息股票)”,而不是高息指数的,因此我们还是要回归到个股投资来看。

前面的指数投资,只能说是个引子,反映了高息股票组合的指数,其整体的回报预期。

下面以个股“交通银行”为例,来看看其投资回报情况。

之所以选择交通银行作为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上市公司的安全性很高

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基本不会出现破产、退市之类的情况,因此在较高的股息率、较低的PB估值下买入,可以高枕无忧。

(2)每年的净利润很稳定,虽然增长不多,但基本不会负增长,更不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交通银行每年的净利润很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基于上一年的净利润E、当前的股价P、当前的净资产B、往年的分红率,基本可以计算出PE、PB、ROE、股息率,因此投资确定性很高。通过博格公式的PB估值法,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出长期持有的年化收益率。

(3)PB估值长期处于低估区间,投资的安全边际很高

交通银行A股长期处于破净状态,尤其是从2019年以来,PB一直在0.7倍下方,具备极高的安全边际。

我们分别从交通银行A股的股息率>5%、股息率>7时%开始投资。

上表是在股息率>5%的时点买入并一直持有至今(2023-1-13)。

买入日期为2013-3-29,当时的股息率达到5.1%,PB估值为0.921,净资产B为5.12元。

假设当天买入1万股,而后就一直坐拿分红,每次的分红都不做再投资。

随着每年的净利润增长,每股分红额也在逐年增长,以买入时的股价为成本基数,股息率也在不会地增长,到2022-7-12分红时,以买入成本为分母计算的股息率已经增长到7.54%

持有近10年后,以2023-1-13的收盘价计算,整个投资周期内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5.22%

该复合年化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是以期末股份卖出的资金,加上历年分红的资金,再除以原始买入成本,得到的总收益率按照时间进行复利折算,得到的复合年化收益率。

通过Excel或WPS软件,复合年化收益率=power(卖出和分红资金之和/买入成本,365/(卖出日期-买入日期))-1。

同时也可以对博格公式进行验证,即投资收益率

=投资期初股息率+市净率年平均变化率+净资产年平均变化率

=5.1%+(-7.3%)+8.23%

=6.03%

与5.22%的实际复合年化收益率稍有些误差,但影响不大。相信投资周期越长,该误差应该越会收敛。

之所以这个年化收益率比较低,主要原因就是交通银行股票目前仍处于0.44倍PB的最低估值区间。

如果后续PB估值能够修复回0.7倍,那么投资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就会达到10%左右。

上表是在股息率>7%的时点买入并一直持有至今(2023-1-13)。

买入日期为2014-7-11,当时的股息率达到7.1%,PB为0.646倍,净资产B为5.67元。

假设当天买入1万股,而后就一直坐拿分红,每次的分红都不做再投资。

随着每年的净利润增长,每股分红额也在逐年增长,以买入时的股价为成本基数,股息率也在不会地增长,已经从2014-7-11的7.1%,增长到2022-7-12的9.7%(基于买入成本计算的股息率),可计算得到股息率本身的年化复合增长为3.97%。当分红率不变时,该增长率其实就是净利润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持有近9年后,以2023-1-13的收盘价计算,整个投资周期内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8.37%

类似地,针对交通银行股票后市的可能发展,我按照乐观、悲观来分别估测:

(1)乐观情况下,PB估值修复到0.7倍

此时,交通银行的这笔投资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会达到13%。我本人对交通银行股票的PB估值一定能够修复到0.7倍深信不疑。

(2)悲观情况下,PB估值继续下跌

最悲观的情况下,PB估值仍每年下跌,投资者只靠每年的股息收入作为实际回报。

因此,只拿股息收入的话,当前时点(2023-1-13)可以得到7.3%的股息率,以后平均每年增长4%,即第二年为7.3%*1.04=7.59%,第三年为7.3%*1.04*1.04=7.90%,以此类推。

使用等比公式求和,可以计算得到差不多11年后,通过股息可以收回成本,计算如下:

11年的股息总和

=(power(1+4%,11)-1)/(1.04-1)*7.3%

=98.45%。

哪怕不考虑股息率的逐年增长,只要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红率都能保持不变(即相当于以当前7.3%的股息率保持不变),随着每年分红除权,如果股价一直不上涨填权,将在1/7.3%=13.7年后,交通银行股价会变成0元。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一旦股价在除权后跌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填权上涨。

综上,以交通银行为例:

1)历史数据回测来看,当股息率>7%时买入,持有至今的复合年化收益率为8.37%。

2)乐观估计,PB估值修复到0.7倍时,复合年化收益率可达13%以上。

3)悲观估计,只计算每年的股息收入(相当于把其当作一只永续债),则期间的年化收益率为7.3%,以后每年以4%的增长率小幅增长,11年后可通过股息收回成本。

4)最极端的无增长情况下,只获取每年的股息收入,则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即为当前股息率7.3%,13.7年后可通过股息收回成本。

这就是一只典型的单纯靠高股息来获取回报的“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回报预测。

第五节 基于每年现金分红的躺平养老

大A股的高息股票、尤其是其中的银行股投资,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喜欢的人认为其是价值投资流派,从公司业绩、低PB估值、高股息率、现金流折现等多个角度试图去建立起一个投资模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喜欢的人则从成长性、坏账率等悲观因素出发,如没有想象空间、没有未来、没有超额收益等,来证伪银行股投资。

而实际上,我觉得大家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1)首先,我们进行高息股票、尤其是银行股投资时,投入的资金一定要是防守型的,比如本来准备投资银行理财或纯债基金的资金。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的投资心态会完全躺平,不会想着什么高增长、高回报,而是想着只要战胜每年4%~5%的银行理财或纯债基金即可。

(2)其次,我们要以投资永续债或投资“黄钺(商业地产)”的心态去投资银行股。

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是一种可以永远只还利息、不还本金的债券。

我们买入高息股票后,只要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本身是稳健的,那么就把该公司当作一家未上市公司去考虑,抛开其股价的变动,只想着每年收取的现金股利即可。

这就相当于是一只永续债。

另外,把银行股投资当作投资“黄钺(商业地产)”的心态去对待,也比较合适。

交通银行当前的股息率是7.3%,由于持股一年以上分红是免税的,因此这儿的股息率就相当于投资商铺每年收到的租金了。

这种策略下你不要去想投入的本金当前值多少的问题(这就象买了商铺就很难卖出了),你只要想这相当于是每年领取一份稳定的、并且缓慢增长的退休金(这就象商铺每年都有租金、并且还能缓慢涨租)

比如你已经积累了300万元资金(这相当于一二线城市一套小房子的价格),买入交通银行后,第一年可以收到300*7.3%=21.9万元,以后会以4%左右的增幅逐年缓慢递增,我相信这应该比绝大多数退休人员每年拿到手的养老金要多吧。

所以,如果市场上能够有每年稳稳7~8%股息率的银行股可以投资,那么就放心大胆地买吧,把它当作你的养老金,稳稳地拿着,彻底躺平。

第三章 适用对象

“燕尾牌(高息股票)”适用的对象包括:

(1)风险承受能力中等的人群

如果象银行理财的风险等级那样按R1~R5来定义,我觉得“燕尾牌(高息股票)”为R3等级。

我就向我父亲推荐买入高股息的银行股并一直长期持有,一方面可以收获每年的现金股息,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落日弓(股债申购)”所需的持仓市值。

他确实也是这样操作的,每年的收益虽然不算高,但很少有赔的时候。

(2)对回报率要求不高、但对稳定性和波动率要求较高的养老金打理

如果手头上已经有一笔不菲的现金资产想用于养老,一方面需要其每年能够提供现金流回报,另一方面又不想承担更高的波动风险,此时投资高息股票、尤其是银行股,是一个相当理想的选择。

(3)需要“落日弓(股债申购)”所需的市值

有些投资者可能对股票市场的波动、在股市里的亏损心有余悸,但又想参与“落日弓(股债申购)”投资,获取低风险收益,此时高股息股票、尤其是银行股投资,是比较稳健的方法。

第四章 标的选择

如何选择高息股票作为投资标的呢?

我推荐使用同花顺软件(电脑版)中的“i问财”来进行快速选股。

我使用的是Macbook Pro电脑,因此同花顺软件的界面跟Windows版本下的不太一样,但我想Windows版本的功能应该会更丰富才对。

下面仍以MAC版本的同花顺软件为例来介绍。

“i问财”可以让使用者能够以简单易懂的中英文加符号的方式,进行混合指标的筛选。

(1)股息率指标

针对“燕尾牌(高息股票)”的筛选,首先想到的是以股息率指标作为筛选依据,我设定为“股息率>5%”。

以2023-1-13的数据为依据,上述条件共筛选出141只股票,如下图。

(2) 净利润增长率指标

其次,为了确保高股息率可以长期保持,净利润增长率就很关键了。

从高股息的角度,我不太关心净利润有多高的增长,但至少不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这就引出了“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最核心的一点:企业经营的永续性、企业净利润的可持续性

银行股、尤其是国有大行,完全不用担心其经营年限的问题。但其他的一些股票、尤其是能源等周期股,哪怕其当前的股息率更高,但能不能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地保持,就是一个问题了。

比如,格力电器是一家优秀的企业,股息率甚至比交通银行更高,但其未来的业绩是否能够象银行股那样稳定,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是否还会一直存在、还会一直这么优秀,这个其实是存疑的,至少确定性不如银行高。

再比如,中国神华股息率也高于交通银行,并且是国有企业,企业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其每年的盈利受煤炭价格的影响很大,如果煤炭价格下跌,按当前的股价计算的股息率就会显著下降,因此至少目前的价位下,虽然股息率高,但也不适合于长期持有、收取红利来养老。

所以,高息股票有没有价值,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种分红是否可以长期持续?

为此,我设置的条件为“5年净利润增长率>0%”,苛刻一点的话,也可以设置“10年净利润增长率>0%”。只有长期的净利润保持正增长,才能确保每年有足够的现金红利。

如上图所示为“股息率>5%”且“5年净利润增长率>0%”的筛选结果,共计25只股票,大致看一下,以银行股、能源股为主。

考虑到能源股最近几年刚好是在周期高点,业绩比较靓丽,因此保守一点也可改用“股息率>5%”且“10年净利润增长率>0%”进行筛选,如下图,总共只有14个股票,并且几乎是清一色的银行股。

(3)PE估值

考虑到买入时的PE估值要低,因此设置PE<10倍的条件与前述2个条件进行组合,如下图,现在只剩下13只股票。

(4)PB估值

最后考虑到要有一定的安全边际,那么最好是破净股,即PB<1。

加上此条件后,共筛选出11股票,如下图所示,已经全部都是银行股了。

按照此条件筛选出来的股票,在高股息的同时,安全边际也比较高,不容易出现业绩变脸的情况,也不会出现财务造假等现象,以此作为养老投资的标的,基本上可以做到“与国同休”。

(5)逐个分析个股

最后,针对筛选出来的标的,逐个进行分析,并建立起自己的投资组合。

如针对上述的11只股票,我从中筛选出最感兴趣的4只,如上表所示,其中标粗的几项指标最为关键。

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股息率高、PB估值低,因此具备更高的安全边际。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的优势在于股息率较高的同时,有极高的净利润增长率,这就打开了股息率长期增长的空间,虽然目前的股息率没有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高,但可能若干年之后,由于其净利润逐年提升的速度比前两者快,按买入成本计算的股息率就会超过前两者。

第五章 时间选择

“燕尾牌(高息股票)”的投资,绝对是需要仔细择时的。

上一章的标的选择中,其实也已经涉及到择时问题。

第一节 买入择时

买入择时需要股票具备以下特点:

(1)当前股息率要高,如股息率>5%

如果股票之前的股息率很高,但当前的股息率已经下降了,排除掉分红率下降、或者业绩下滑导致分红额减少的因素外,那就是股价上涨了。此时就不适合于买入建仓。

因此,净利润和分红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当前股息率越高,说明股价就越低,越具备买入价值。

(2)当前的PE或PB估值要低

以银行股为例,由于其具有周期属性,因此一般都以PB来估值。

象中、农、工、建、交这种大型国有银行,以及浦发、中信等大型商业银行,其特点是每年净利润增长率很低,不太受关注,因此PB<0.7就可以开始投资,PB<0.5时应该重仓。

第二节 卖出择时

买入择时的反面就是卖出择时。

(1)股息率已经下降到历史低部区间

如上图是理杏仁网站上交通银行的历史股息率变化趋势图。

分析其历史数据可以发现,当其股息率<4%时就已经开始高估,如果股息率<3%则应该尽快清仓。

另外股息率其实也可以与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相比较,无风险收益率可以使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如下图所示。

如果股票的股息率远大于无风险收益率,如是无风险收益率的2倍以上,那么显然投资股票更划算;而如果股票的股息率基本与无风险收益率持平,那么投资者又何必冒这个风险去买股票呢,直接买国债更香

通过这种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a)2015-6-5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581%,而同期的交通银行股息率仅为3.32%,都已经低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了,此时正是清仓的时机,因为股票投资已经没有比较优势了。

b)当前(2023-1-14),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01%,而当前交通银行股息率有7.29%,是国债收益率的2.51倍,因此当前投资交通银行股票是相当有比较优势的。

(2)PE或PB估值已经上涨到历史分位值的高点,如超过历史百分位的70%或80%以上时

以银行股为例,当PB估值超过最近10年百分位的70%时,就可以开始分批减仓;当PB估值的百分位超过80%时,至少应该减去一半仓位、甚至可以全部清仓。

或者也可以用PB绝对值的估值方式,如PB在1~1.2倍时可以逐步减仓,直到清仓。

第六章 渠道选择

“燕尾牌(高息股票)”的渠道只有一个“券商APP”的场内渠道,建议选择佣金最优惠券商。

第七章 心法招式

第一节 心法

【第一招】自我审视,是否符合“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的特点。

虽然“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的风险较低,但仍然会随着市场的大起大落而波动,极端情况下回撤一点都不会小,因此投资者需要自我审视,看看自己是否具备投资“燕尾牌(高息股票)”的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情况下,“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的最大回撤也可能会达到15%~20%,如果能够做到面对这么大的回撤时,仍能心中淡定、笑看浮沉,那么就可以进行“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

【第二招】理解股票分红的本质,具有“拿到手的钱才叫钱”的信仰。

有的投资者觉得分红就是一种数字游戏,因为分红会除权,并且不是每次除权都会填权的。

这其实是没有理解股票分红的本质。

分红是一种把每年净利润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股东的行为。

因此,不是说在除权之前买入,就吃到了这个分红,甚至恰恰相反,由于短期持有股票是要扣分红税的,因此如果你不准备持有1年以上,最好还是在分红除权后再去买。

如果你投资过债券,知道净价和全价,对这个就很好理解了。

比如年化4%的债券,如果不考虑市场的波动,那么买入一季度之后,你的债券价值就应该是100+1元,其中100元为净价,101元为全价(即含当时的利息);买入三季度之后,就是100+3元,净价仍为100元,而全价已涨到103元;在快到一年付息的前一天,其实已经值100+4元了。此时去买入时,虽然净价仍为100元,但实际的交易成本(全价)已经是100+4元了。

理解了债券利息是每天增加一点点的,你也就能够理解股票分红的内含价值了。

股票的现金分红也跟债券的付息是类似的,不同之处以于:

(1)股票市场上的报价是不分净价和全价的,全部是全价报价;

(2)股价每天都在变动,因此没有一个精确的价格。

但你需要理解到,股价背后的企业价值是包含两部分的:一部分是企业本身的价值(即相当于债券的净价),另一部分是企业当年的经营利润(即相当于债券的全价-净价=票息)

假设股价是永远理性反映公司价值的,如果你是当年买入的,则到了年底,你的股权价值就是公司本身的价值(即净价)+你买入开始到年底的企业经营利润(即利息)。

也许你把上市公司的股票,当作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权,更能够理解股票分红的本质:分红之后,果子给了投资者,但果树还在(不管果树报价多少,由于未上市,投资者都不能卖出),明年还会再长果子。

因此,当市场环境大幅走熊、投资者的赛道信仰、高增长信仰、高ROE信仰都被逐个击破时,就只剩下一种信仰了——“拿到手的钱才叫钱”的信仰,这其实就是分红的信仰

【第三招】用于投资“燕尾牌(高息股票)”的资金必须是长期(至少3~5年)闲置资金,并且是准备用来买银行理财、买债券之类的防守型资金。

不要用进攻性资金去投资高息股票及银行股,而得用防守性资金。

比如你的投资组合为股6债4的比例,60%的股就是进攻性资金,40%的债就是防守性资金,因此你得用那40%的资金去投资银行股,而不要用60%的资金。

换言之,你得把高息股票及银行股投资当作一种债券来投,而不是当作股票来投。

【第四招】持仓心态

需要以投资永续债或投资“黄钺(商业地产)”的心态去投资“燕尾牌(高息股票)”,买入之后不要再去关注它的股价涨跌。

因为你是用它作为持仓市值进行新股申购的,股价高低没任何意义,只要公司业绩稳定、股息率高、每年能够收到分红现金流就行了。

因此,不要因为账面上一直浮亏而心中懊恼,保持乐观的持仓心态,计算一下按照当前的股息率多少年能够收回成本,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把账户放一边,去好好享受生活吧。

第二节 招式

【第一招】通过恰当的财务指标去筛选投资标的。

标的选择章节提到的财务指标筛选条件包括:

(1)股息率>5%

(2)“5年净利润增长率>0%”或“10年净利润增长率>0%”

(3)PE<10

(4)PB<1

这些条件并不是绝对的,投资者可以理解一下这些条件背后的逻辑,设计符合自己需求的筛选指标。

【第二招】买入择时:股息率超过2倍无风险收益率,且PE/PB估值处于历史低估区间。

可以查看标的股票的长期股息率、PE/PB估值变化趋势图,从中确定买入择时的条件。

从我个人建议来看,标的股票在买入时最好能够具备以下条件:

(1)股息率超过2倍无风险收益率

以无风险收益率为锚,则不需要去考虑股息率的绝对阈值到底应该是5%、6%还是7%了。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01%,因此股息率至少应该超过5.8%才比较有吸引力。

(2)PE/PB估值低于历史百分位的20%区间,低于10%就更理想

对于周期股、银行股,更适合用PB估值。

而历史百分位的区间阈值设置为30%、20%还是10%,这个取决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与投资喜好。

20%以下的区间,风险就不大了,如果能够耐心等待到10%以下,几乎就是只输时间不输钱了。

当然,有的投资者很着急,担心阈值设置太低、有可能买不到了。

耐心其实是投资中一个相当关键的性格特质。如果投资者实在是想买,也可以在PB估值低于历史百分位30%时先建点观察仓,等PB估值继续跌下去时,越跌越买。

【第三招】分批(如分3个月或更长时间)建仓。

“燕尾牌(高息股票)”已经是权益类资产了,因此一定要有投资的风险意识,不要一键满仓、一键清仓,那是小散干的事情。

从稳健的角度,一定要分批次建仓,至于分几次,取决于你的建仓方式:

方式一(分批建仓):可以是分3个月或6个月建仓,每次建一部分。

方式二(定投建仓):可以是按周或月定投,规划好6个月的定投时间,或者更长。

方式三(金字塔式分档建仓):可以是按照股息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比值进行配置,如把拟投资资金分成10份:“股息率/无风险收益率>2”时,买入1份;“股息率/无风险收益率>2.2”时,再追买2份;“股息率/无风险收益率>2.4”时,再追买3份;“股息率/无风险收益率>2.6”时,再追买4份,用完该标的的全部份额。分档建仓的方式,也可以改用PB百分位指标,道理是相同的:PB越低估、股息率/无风险收益率越高,则说明股票资产越有吸引力,就应该买得越多

【第四招】卖出择时:股息率与无风险收益率持平或低于时,且PE/PB估值处于历史高估区间。

卖出择时建议条件:

(1)股息率小于或等于无风险收益率

(2)PE/PB估值高于历史百分位的70%或80%区间:如超过70%区间时,卖出1/3;超过80%区间时,卖出剩下的2/3清仓。

当然这种情况下也有可能标的股票PB在超过70%后就掉头向下了,此时手头上剩下的仓位是否要全部卖出,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环境等情况。如果是市场整体高估的环境下,觉得有可能是整个要拐头向下时,即使未达到80%的PB百分位区间,也可以清仓卖出。

因此上述所有的筛选指标、买入择时、卖出择时,其阈值都是相对的,不能严格按照阈值去套,而应该理解这些指标和阈值背后的逻辑。

逻辑是正确的,阈值有些偏差,整个投资一定也是正确的。这就是“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逻辑一定要正确,阈值可以模糊。

第八章 经验教训

针对高股息的银行股,我买过不少,至今仍持有以下份额:

总共投入成本124.6万元,到2023-1-13收盘,市值为112.8万,收益率为-9.54%。

上表中的每股分红是按照2022年的现金分红,其中股息率1是按照买入成本作为基准,即sum(每股分红*持仓数)/总成本,股息率2是按照当前市值作为基准,即sum(每股分红*持仓数)/总市值。

可以看到,由于仓位总体是浮亏的,因此股息率1<股息率2。

对于已有的持仓而言,按买入成本为基准的股息率更加有价值。

上述这些银行股中,当初的买入理由不尽相同:

(1)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

当时的买入逻辑是“燕尾牌(高息股票)”,即看重其高股息、低PB估值,想着买入之后每年收取分红。买入的时点是在2019年中。

其中,交通银行表现最好,主要原因是买入至今每年的净利润都是微幅增长的,因此每年的现金分红也在增长。

华夏银行表现其次,其2020年的净利润同比是小幅亏损2.88%,不过其分红率在增长,因此现金分红仍是逐年增长的。

民生银行表现最差。最核心的原因是2020年净利润同比大跌36.25%,2021年也没有起色,因此在分红率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最近2年的每股分红都只有0.213元,而在之前的2019年报中每股分红高达0.37元,分红额直接打了个5.8折。

(2)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是新股中签,上市后又首日破发,想着是个银行股,而且还是杭州本土企业,就在其跌下来的时候还补了些仓,结果一直持有至今。作为银行股,浙商银行当前的股价下跌使我浮亏22%,并不是我想吐槽的点,而是其2021年报居然没有分红!

作为一只银行股,而且是A+H股上市的银行股,居然没有现金分红,这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中小股东们除了用脚投票、卖出换股外,几乎就没有其它抗议的手段。

对于没有现金分红的银行股,其股价是抗不住的,于是其PB最低点到了0.435倍,当前仍只有0.46倍。

(3)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这3只银行股可以说是银行股中的ROE和业绩增长翘楚,当然象宁波银行等业绩增长也很优秀,但估值更高了。

这3只银行股都是在2022年建仓的,尤其是招商银行,更是在其行长出事大跌后,逐步分批买入的。因为买在低点,因此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买入逻辑与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完全不同,其中兴业银行的股息率还算比较高,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的股息率几乎可以忽略,因此买这3只银行,主要是买其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增长,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

从上面这几只银行股的投资经历来看,我觉得可以总结以下的经验教训:

a)“燕尾牌(高息股票)”投资成功的核心前提是:标的股票每年的净利润不能出现负增长。

b)尽可能在低PB下买入,其安全边际会更高,但低估之下还有低估。象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我买入时是选择了全市场银行股中PB最低的2只,买入时PB接近0.6倍。3年多过去了,民生银行PB变成0.3倍,华夏银行变成0.33倍,都是买入时的一半。PB下跌50%,即使净资产B在增长,股息在发放,但整笔投资仍有20~30%的浮亏,就很好理解了。

c)市场上更多的投资者是喜欢投资净利润和净资产快速增长的公司,因此当这些股票价格下跌,出现低估时,投资性价比会更高,应该立刻上前一脚踩住。

d)新股破发后要不要止损卖出,我在“落日弓(股债申购)”篇已经提过,我是不太喜欢止损的,尤其是针对银行股,我觉得通过低位买入摊低成本+时间的累积,一定可以化解的。但这只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并不见得是个好选择,因为其时间成本会比较高。

第九章 结语

记得《水浒传》中有两位用盾牌的好汉,八臂哪吒项充与飞天大圣李衮。他们的盾牌上都装有飞刀(类似弓箭一样具备远程攻击能力),这样的武器组合,就象上面提到的“燕尾牌(高息股票)”加“落日弓(股债申购)”,进可攻、退可守,相当完美。

而当我们把“燕尾牌(高息股票)”与“落日弓(股债申购)”配合起来使用时,“燕尾牌(高息股票)”最保守预测可提供7%的年化收益率,“落日弓(股债申购)”则平均提供8%的年化收益率,两者合计可以获取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同时风险又很低,因此这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低风险投资组合,是一种比较适合初阶用户的低风险投资策略。

全部讨论

2023-02-01 09:08

文章写的非常好。
仅打赏1元都有些惭愧,用打赏这个词都觉得不好意思。
要说缺点,就是太长了,分成五部分发完全可以

2023-02-01 08:45

受益匪浅

2023-09-30 12:22

厉害,有价值

2023-03-10 18:53

好文,贴子质量太高了感谢感谢

2023-02-01 09:48

重银转债税前12多,现在重仓买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