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吴伯庸: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0,也推荐给你。龙源电力这只股票怎么样,从财务角度判断,吴老师,//@吴伯庸:回复@suang1:清水源这家公司粗略一看,上市后赚到的是一纸白条。
该公司2015年上市。总资产不到五个亿。第二年就拿出了七个亿收购了两家公司,2017年又拿出了接近四个亿收购了一家公司,过半的股权,其商誉也从零到四个亿,进一步到六个亿,之后由于收购公司业绩不佳,导致商誉不断减至如今减值到了只有几千万,这意味着企业在过去。从自己兜里掏出去的钱全部灰飞烟灭,一个资产不到五个亿的公司,从自己兜里掏出去了六个亿,并且化为空气。
从这一点反映出一个不到五个亿总资产的公司在上市后,非常着急的进行超出自己体量的一个大手笔的收购,这在我所见到过的上市公司中算是非常少见的。
这也体现出管理层的一个求大做派问题,期待通过并购做大做强,这是从财务中所得到的一些可能性信号,具体的还需要你自己去研究,这也是由财报所引发关注的一个点。
其二就是应收账款。他在2015年上市时,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应收款只有不到一个亿,但在之后的几年却突飞猛涨,2017年这一数值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涨到了十个亿,之后两年应收账款下降为九个亿左右。但也绝不是因为回款所导致,而是因为计提了坏账,一直到2020年年报,应收账款都维持在九个亿左右,今年三季报为七个亿左右。
该公司对应收账款也不断进行计提:2018年计提四千多万,2019年又计提了2000万的应收坏账,2020年计提了6000万的应收坏账和2500万的合同资产损失,2021年上半年再次计提四千多万,其他没有计提的应收依然没有收回来。
其上市之后,一共赚到了不到三个亿利润数字,但其应收却增加了七个亿,如此比例之高的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过去赚到的钱只不过是白条。
由此,收购›商誉›利润增加,结果是超过自身能力的并购›商誉减值›利润为应收。
连续的商誉减值,也能够反映出企业在并购之后内部的一些管理问题。
3.存货踪迹问题,其存货从2015年的几千万到2020年一季度的十个亿,10个亿占到一半之多的股东权益,2020年二季度相对于一季度,存货减少了9个多亿,这些存货在二季度转为了合同资产(意思是卖出去了,但还未履行完合同义务,无法确认收入),在此期间,其收入增加了2.5个亿,现金流增加1.8个亿,也即,存货减少之后,并没有立马收回货款,当年合同资产计提两千多万,之后通过出售子公司,让四个多亿的合同资产也“消失”。
由此,从财报去看,公司的资金通过进入存货,进而“卖出”进入合同资产,然后通过出售子公司,以2.6亿转让价,同时让4个亿合同资产“消失”,合同资产或虚高。
从财务去看,该企业上市后,路子为外延并购,结局失败,商誉一路减值,合同资产减值,应收一路增加,总之,财报中体现出的问题并不少。
我记得在2016年左右,谈过这家企业,也说过一个鲜明的观点,那就是对于那些企图通过外延并购做大的企业来说,个人并不会去投,事实上,我并未发现有小股本公司通过并购做大的案例,所以不要追求小概率,当然,在减值及出售子公司后,不代表企业在未来会继续采取这种方式。
以上仅是对企业财务层面及过去的分析,不代表其他,更不代表看衰企业未来,在真正分析时,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项目前景等层面立体分析,如若项目本身前景预期不错,也有存在低估的可能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引用:
2022-01-29 22:27
@吴伯庸 吴老师,新年快乐呀,可否帮忙给审审清水源的报表有没什么问题,我最近在研究这家公司,怎么看都是极度低估,想听听您的看法
所有结果我自己承担,麻烦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