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第51天,你早该看到的真相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

在《老实人》一书中,伏尔泰批判了人类的自满和乐观。在书的结尾,主人公最终找到了和平,他宣称:“种咱们的园地要紧”。

眼前这个复杂且不完美的世界,什么更要紧呢?或许对于你我来说,相比其他大小事,照顾好我们的身体更要紧。我们不完美的身体更值得我们去享受、培养和保护。

"

内容综合整理自:《自愈力的真相》《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有删改。

1975年,孔多塞侯爵预测,医学最终会无限地延长人的生命。直至现在,还有一些聪明人在鲁莽、过度乐观地预测:一定会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突破,来阻止衰老、战胜癌症以及治愈其他疾病。现实是,甭管现代医学如何发展,人类仍是许多病毒的“手下败将”。

自1月20日疫情爆发,至今已经是第51天。从连花清瘟胶囊到双黄连以及瑞德西韦,还有现在的磷酸氯喹等等,我们急于找到有效药甚至特效药,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短时间内发现可用于临床救治的药物并不太可能,更别说疫苗了。另一方面,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在一筹莫展的同时,“自愈患者”四个字,频繁出现在新闻头条,这其中不乏被感染的医务工作者。

自愈系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但人们对其原理却不明就里,它被当作理所应当的存在,华丽丽地被现代科学遗弃。在稍显急躁的新冠舆论中,自愈患者的声音在急促的喝彩中也并未引发该有的关注和理解。

作为人体内最为重要的防卫系统,尽管自愈系统仍是人体内被研究得最少最不为众人所知悉的系统,但不影响它在各种疾病中成功守护了你的身体健康。不单单是身体健康,我们自己同样可以做到为自身心理健康护航。这一切,都是靠了不起的你自己。

01

自愈力的真相

与生俱来的力量

人们往往认为,疾病不是生物学问题就是心理学问题。在西方医学中,大脑与躯体之间的分裂常常被归咎于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尽管目前多数哲学家和神经学家反对身心二元论,然而笛卡尔的观点对于随后涌现的科学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相较于其他领域的激辩,在医学上,临床实践的进步更有力地迎合了笛卡尔的观点。

疾病不再由患者的主观体验决定,而是由其身体的健康状况所定义。因此,如果患者感觉不舒服但医生却看不出问题,医生就会以身体无恙来对待患者。事实真是如此吗?

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发现双心疾病的存在——有40%的患者的主诉症状与精神心理状态有关。用身心二元论的思路来看,这些患者的症状是疾病吗?因为医生没有发现其器质性问题。

现实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病人减轻痛苦;明知道只是安慰剂,病人服下后仍能缓解病情;让登山者以为自己在吸氧,就可以缓解高原反应……这些都是大脑自愈力影响身体的显著表现,人体是一个整体,躯体各脏器之间、精神心理和躯体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大脑自愈力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潜力,通过应用大脑的力量,是否可以影响身体健康?

乔·马钱特(Jo Marchant)

科学记者乔·马钱特走访了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近30所世界名校,采访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20多个领域的世界专家,搜寻了医学领域世界各地的前沿研究,以科学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在《自愈力的真相》一书中揭示了人的大脑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阐述了当下被广泛应用的10大自愈手段的理论依据。

她在书中告诉我们,安慰剂效应能减少身体承受的治疗风险,远离负面思维能防止患者“越想越病”,压力转移能防止免疫系统和自我修复能力受损等等自愈力的真相,这些结果与新冠肺炎的“自愈患者”所发出的记叙帖子的内容几乎相似——谨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尽可能地相信它有作用,尽可能地不要被负面情绪包裹,尽可能地让自己忙起来或者运动起来

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功能、再生功能,以及机体的代偿功能,都与自愈力的存在密切相关。不管是在临床上还是生活中,自愈力的现象都很常见。比如,普通感冒多喝热水,好好休息休息就能痊愈;比如手指不小心划破导致皮肤出血,身体自己会通过凝血机制的激活逐渐形成凝血块,也会很快自愈。

不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身体的自愈功能也因得不到“大施拳脚”的机会,而在逐渐退化。但当遇到救治诊疗瓶颈时,或许我们可以相信自愈力。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如果我们相信了,或许就能做到。

02

杀不死我的

必使我强大

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曾在《为国捐躯是好事》中写到:

我看到他陷入绿色的海洋,就要被淹死。像在梦中,我无助的眼神看见,他向我扑来,任海水肆虐,窒息、溺毙

这是他亲眼目睹战友死于炮弹袭击后的惊惧。那些因为情绪不稳定被撤下战场的士兵,时常梦到过去所见的悲惨景象,很显然,他们需要帮助。

不上战场的普通人就一定好过吗?对于我们来说,2020开年至今,足以用魔幻世界来形容——美国爆发40来最致命流感,澳洲山火持续燃烧数月,一直飞到印度遮天蔽日的蝗灾,南极首次测得超20℃气温,国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有78962人。一线的医护人员除了救治病人,还承担起来包裹尸体的工作,而就是这张刚刚有病患去世的床,又有无数双眼睛在紧盯着。

疾病,以及离婚、失恋、暴力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甚至多数职场人此刻逃不过的“降薪潮”,企业主熬不过的“关门潮”……人类是脆弱的生物,死亡总在伺机待发——这是我们出于本能不愿接受的残酷真相。我们在自己心中筑起高墙,把对生命脆弱的恐惧阻挡在外。然而,摧毁的世界总有需要被重建的一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固有假设与创伤信息之间的矛盾?

在《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一书中,作者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约瑟夫通过 [碎花瓶理论 ] 来引导人们对心理创伤重新思考:

假设在你家桌子上摆着一只珍贵的花瓶,它可能是某位亲朋好友赠送的礼物。然而有一天你不小心把它打落在地。花瓶在地上摔得粉碎,碎成了几千几万片。你跑过去捡起地上的碎片,心里难过极了。你要怎样才能把花瓶复原?

花瓶已经碎了一地,看来已经没有复原的可能了,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会试图把它拼回破碎之前的模样。如果他们足够幸运,也许他们真的可以做到,让花瓶看上去跟以前一模一样。但如果凑近了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它现在之所以还能维持原来的形态,全仗胶水和胶带之力。如果你再看得仔细一点,你会发现花瓶上的创痕历历在目。虽然它好像已经恢复原貌,但只要再受到些微震动,花瓶就将再次变成碎片。

创伤幸存者在尝试“同化”信息的时候,也会变得越来越有防御性,看上去也更加脆弱。他们的内心世界如同那个被粘回原样的碎花瓶,涂满胶水、缠满胶带,也更容易碎裂,更容易为新的创伤击垮。

“同化”创伤就好比跟大象拔河,我们永远不可能取得胜利。创伤向我们的价值体系发起挑战。它让我们直面生命存在的真相,把我们旧有的价值观击得粉碎。我们越是试图抓住自己的假设世界,就越发无法接受真相。

我们必须要“顺应”我们了解的真相,修改我们的假设世界。我们需要明白,坏事确实会发生在好人身上。 “顺应”虽然是创伤后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创伤受害者调节过度,把旧有的假设世界全然抛弃,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

要想渡过创伤,我们需要在同化和顺应之间取得某种适合自己的平衡。

03

昨天我很聪明,我想改变世界

今天我有智慧,我想改变自己

史蒂芬·约瑟夫基于先贤、神经生物学家和积极心理学家的智慧,结合大量丰富的心理咨询案例,经过数十年研究,对“创伤即诅咒”提出反驳:对于很多人来说 ,压力或创伤经历也可以成为“积极转变的催化剂和发动机”,并在《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一书中提出“THRIVE模型”。

模型由6个步骤指导组成,循序渐进依次展开:从知道自己准备好了,到真正改变自己的想法、行为和情感状态。完成旅程的关键,是在每一步中都积极学习新东西,并且不断练习,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行为模式。

➦自我评估:清点一下自己的“架子”上究竟有哪些“存货”,还缺了什么需要补充。➦孕育希望:从自己身上发现希望。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你才能看清脚下的路。➦讲述新的故事:对自己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放开眼界,换个视角看问题。你对自己的看法,会从“受害者”变成“幸存者”,最后变成经过创伤洗礼而更加坚强的“成长者”。

➦发现变化:密切注意在自己身上逐渐显露出来的变化。一旦发生积极变化,更需要详加留意。➦评估变化:继续培养生生在自己身上的积极改变。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了新的强项和才能,或者产生了新的兴趣——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在培养积极变化的同时,也需要仔细评估,搞清楚这些变化到底是什么,而不是它们能给你带来什么。➦付出行动:以实际行动表明成长。把成长付诸行动,让它们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面对逆境时,我们需要直面现实,而非拒绝承认;接受已然发生的不幸事实,而非甘心臣服;为自己今后的生活负起责任,而非因命运多舛自怨自责。

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最终,我们都会因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从中获益。就像维克多·弗兰克尔相信的那样,正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在纳粹集中营里造成了生存和死亡的差别: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我越发体会到,集中营的囚徒以后会成为怎样的人,是个人自我决定的结果,而不单纯只受到集中营环境的影响。

因此,就算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人也能决定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人——不管是在心智上,还是在灵魂上。就算是身处集中营里,他也能保留自己作为人类的崇高精神……那就是灵魂的自由——这自由是任何人也无法剥夺的。它给生命带来目标,带来意义

End

新媒体编辑/Burt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湛庐文化//

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湛庐商城,即享满100减50纸书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