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3喜欢:0
我以为结贴了[囧]@指鹿财报 指鹿兄弟好好总结一下可以出半本书了。从你贴那张图开始,从一个小项扩散到了整个财报,到不同类型的业务,到监管、战略,到组织架构。层层递进,我觉得高度是越来越高了,再拔高点就到人性了,我觉得最重要反而是这个。

关于平银的问题,和招行兴业又不太一样。今天不讨论和股票相关的事情,要讨论那就是啪啪打脸,平银涨的比谁都好。

长期来看,我是不太认可银行保险混业的,银行证券绑定在一起都还好,但和保险绑定在一起,说不出为什么,但总感觉就是要出事,很奇怪!可能因为这两家机构都是管救命钱的,而证券基金信托是管闲钱的,前两者更要命吧!

关于文化,文化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保险的销售文化是非常狼性也非常直接,优胜劣汰,很公平。银行适用吗?打个比方,银行为什么只敢搞存款竞赛,不敢搞贷款竞赛?因为有考核必有排名,有排名就有淘汰,为了不被淘汰,就会铤而走险,轻则不良,重则案件。保险式文化去经营银行,隐患非常大,这是人性决定的。

关于架构,我那天跟招商的哥们吃饭,他们抱怨道,兴业多爽啊,华福证券多听话,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虽有招商证券,但没用。其实招商这样是对的,必须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市场充分竞争,让各自做强做大,所以招行强大,招商证券也强大!而平安所谓的内部资源共享,大家共赢,短期看是有效果的,但拉长来看,是会增强人的惰性的——既然有兄弟单位那么容易的资源,何必还要去拓展市场?平安保险派人挂职平银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这公平吗?对平银发展健康吗?举个例子,中银保险,依托着母行,业务做的风生水起,但是,请问大家有听说过这家保险公司吗?所以我一直跟平安的兄弟聊,他们这种整合逻辑,也是有弊端的。

利益分配,这个没问题,平银分的很公平,大家干的很开心,我觉得这是他最牛逼的地方。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平安能公平,跨司算业绩。
@今日话题 @邢台草帽 @ice_招行谷子地 @建哥投资经营札记
$平安银行(SZ000001)$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不在逆行:回复@老凯李:不好意思,昨晚临时有点事出去了。
首先我要肯定一下平安,我不是平安黑,我也持有中国平安,且长期看好。先不论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分析、产品精准投放,就看他们集团极其强大的考核机制,把资源共享底子打得异常扎实,全民皆兵,这是他独一无二的。


平安银行相比我觉得问题多一些,方方面面吧:
百年老店第一看企业文化,一家靠保险起家,吞并深发展壮大的银行,他还维持着保险那种文化,不是说不好,鸡血太多、急功近利,做银行是会出事的。还有余波未平的平安系、深发系的内斗。等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而且我觉得10年都不一定能梳理清楚。
第二看人,都说以人为本,而平安银行是用人门槛较低的银行之一,你可以问问呢周边的人,进四大行是不是最难?学历要求最高?招行兴业次之,民生浦发爱招熟手,别的进不了了就去报平安。而且,平安保险还会将他的业务员挂职去平安银行卖保险,我不清楚外部知不知道,但业内都知道。那些人的素质怎样?是不是三教九流的都有?所以整体来看,平安的整体人才素质是被拉低了的。人才流动性相对其他几家股份制较大,不利于长期发展。
第三,看架构,架构昨晚已经回复你了这里不再赘述,兄弟情深还是九子夺位各人有个人的判断。先回答一下“灾荒”年间保大哥还是保二弟的事。我用灾荒只是打一个最极端的比方,不用去钻牛角尖,我想表达的是爸妈哪个儿子都爱,只是有偏爱而已,能帮的时候两个都帮,二选一的时候就会牺牲平安银行。

第四,看内部利益分配,楼主@指鹿财报 已经说了一部分了,@jackmayun 也提出了异议,我这里统一回复一下。平安银行和保险确实尴尬,有了平安银行,其他银行必然是会排挤平安保险的,这毋庸置疑。有人说平安保险不靠银保渠道,那ok,那财险呢?企业保险、押品险、员福计划、工程意外……等等,这些只能依靠银行。还有人又说,财险比重太小不足挂齿,也正确!那么平安放弃(市场残酷,不重视就等于放弃)银行渠道,ok,那别的大保险公司会用,客户的钱都在银行,平安能确保自己的客户永远都把控在自己手里?靠自己的销售渠道能做到基业长青吗?



所以,不管怎样,平安保险银保羸弱等于主动丢掉了一块蛋糕;而平安银行要背负一些平安保险的任务,会丢掉一部分市场。有的有舍、有舍有得,其中利弊,只有看平安高层的智慧了。
最极端的例子,看看中银保和中国银行。是共赢还是一个趴在一个身上吸血。
$中国平安(SH601318)$  $平安银行(SZ000001)$ $中国银行(SH601988)$
引用:
2019-08-04 14:50
今天参加一个银行高管财务培训,分享两点学习心得:
1.银行业务其实最简单,说穿了就是吸存款,放贷款,赚利差。判断一家银行好坏,看他净息差就够了。别的指标是过程,净息差是结果、是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
如图:第一,四大行独家的太多,如MLF、永续债,低息存款天然优势明显,但也要...

全部讨论

企业文化很重要,既要能符合人性,也要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推着企业按既定方向走。

银行系的文化是偏保守的,因为错误的损失成本太高。

保险系的是偏进攻的,获取保单需要激进的营销策略,因为保单本身的设计已经做好了防守。

证券是偏中性的,更多的是撮合业务。

所以银证才是好基友,总体防守,部分进攻,一方获客,一方赚钱。

银行系的带保险,只是多了个配置渠道,带的保险一般是比较弱的。
~~~
兴业银行和华福证券,不能和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类比的。

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是平级公司,它们的爹是招商局。

如果非要类比,那应该是兴业银行和兴业证券,它们两个都是福建财政的儿子。

兴业银行控股华福证券,这是打通两个市场吧,再加上兴业期货和票据市场,这样就可以做全市场业务了。

2019-08-09 20:21

混不混最关键的是一把手能否理解不同业,理解它们自身的特点和混合后的特点。能理解,混了,就能抵消内耗。不能理解,混了,就一定会出现奖惩的扭曲,还不如不混。跟航母舰长必须有两栖经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