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阳“提质增效”,曾焕沙深扎“老根据地”丨年报风云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乐居财经 房慧 发自上海

  “2021年,我们将持续沿用‘提质增效’为年度经营主题,拥抱变化,顺应监管、敬畏市场,坚持聚焦深耕,以利润为导向,实现有质量的稳健增长。” 对于2021年,弘阳地产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曾焕沙再次强调“提质增效”这一关键词。

  据2020年业绩公告显示,弘阳地产(01996.HK)多项数据显示了这一年“提质增效”的成果。合约销售额865亿元,同比增长32.8%;营业收入201.6亿元,同比增长32.9%;净利润增至18.5亿元,同比增长13.4%。

  对于2021年,弘阳地产集团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曾焕沙再次强调“提质增效”这一关键词。对此,弘阳地产执行董事及总裁袁春给出了相应的打法和数据落实。

  “今年,弘阳正式全面启动新的三年战略规划”、“坚持‘做透大江苏,深耕都市圈,做强中心城’的布局战略”、“2021年投资发展目标为650亿左右权益货值,未来三年新拿货值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

  营收增长超3成

  近三年销售业绩复合增长率达35%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弘阳地产全年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额为865亿元,同比增长32.8%。按照既定的750亿元销售目标来看,其2020年的目标完成率约为115%。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弘阳地产的销售业绩复合增长率达到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销售业绩的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区域占比达到78%,其中江苏省的销售额为459亿元,占比超5成,这一年,弘阳地产成功步入江苏省域十强行列。

  此外,据管理层透露:2020年,弘阳地产签约回款率近90%,有力支撑了公司的现金流安全。

  随着销售业绩的增长,其各项经营数据也有了提升。报告期内,弘阳地产实现营业收入201.6亿元,同比增长32.9%。公司毛利润增至45.1亿元;净利润增至18.5亿元,同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13.2%。

  做透大江苏

  今年投资目标约为650亿权益货值

  2020年初,弘阳地产提出“做透大江苏,深耕都市圈,做强中心城”布局战略。在这一战略指引下,过去一年弘阳地产共获取50幅新地块, 截至报告期末,弘阳地产拥有2006万平方米土地储备,较2019年末增加18%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弘阳地产正不断储备粮仓型项目,截至2020年底,粮仓项目已达5个。

  这其中,江苏储备了291.75亿元货值,截至报告期末,江苏的货值在弘阳地产总货值中占比达到56%。对此,袁春还表示:在大江苏,我们的土储占比要持续增长到60%,中心圈的占比要达到70%。

  对于2021年的整体投资目标,他表示:650亿左右权益货值,未来三年新拿货值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在投资模式上,弘阳坚定的坚持双轮驱动,未来的3-5年,计划每年获取3-5个项目,一是保障住宅毛利率的实现。另外通过好的商业重资产的经营落地,为上市公司提供稳定的经营收入,实现销售物业与自持物业的双赢。

  据其透露,2021年弘阳地产存量可售货值约为1400亿,预计今年还会新增150亿,从结构上来看,长三角及大湾区占比七成。

  融资成本创新低

  “三条红线”全部达标绿档

  2020年,“三条红线”融资新规的出台,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在这方面,报告期内,弘阳地产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约为69.4%,净负债率50.3%,现金短债比1.6倍,“三条红线”全部为绿。

  期内,其短期借款占比由2019年末的42%下降至35.4%,年末现金额同比增10.0%至185.3亿元。此外,其融资渠道及融资成本也在持续优化。

  今年1月,弘阳地产发行4年期3.5亿美元票据,票面利率7.30%。对此,曾焕沙评价:这创下了公司发债历史上规模最大、利率最低、期限最长的记录,为2021年优化债务结构、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开了个好头。

  对于当前的融资环境,弘阳地产首席财务官申广平表示:行业的规范性的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面对这样一个非常清晰的市场环境,公司会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和信用等指标。总体策略就是拥抱变化,顺应监管,坚持以利润为导向,实现有质量的、有财务约束的规模的稳定增长。

  实际运营上,始终有两个中心和两个抓手,两个中心,分别是经营和客户;两个抓手是利润和现金流,保障股东承诺的兑现。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