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模式出发,安防龙头高胜率买点更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5

#雪球星计划# 接上一篇文章内容:

上一篇我们聊到海康$海康威视(SZ002415)$ 的业绩有所恢复,但跟去年同期的较低基数相比,程度上还没来到真正的右侧

结合目前的业绩和估值来看,估值较为合理,持有的可以继续持有

但对于想入场的,咱主打一个性价比

原则上,从海康的ROE来看,海康无疑是家优秀的公司,即使是在2022-2023这两年,疫情+经济恢复不理想的情况下,海康依然取得了19.5%左右的ROE

优秀的公司,合理估值可以介入,但海康的商业模式,其实要对目前的估值打个折扣

本篇就从海康的商业模式出发,来深究下海康真正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

从盈利能力出发,无论是ROE角度还是PE角度来看,都涉及到英文字母E,这个E指的是净利润

而由于国内权责制的会计编制方式,净利润并不完全等于你赚到的钱

因此,我们要验证下利润的含金量如何,公式是用经营现金流金额/净利润

如图,最近11年,海康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平均值为78.4%,净利润的含金量稍有不足。

只有2020年和2023年,海康加强了现金流回收,现金流较好,但是中间的其他年份就不行了。

造成这样现象的情况,主要跟海康的商业模式有关,一个是存货、一个是应收账款,这两个指标都削弱了海康的利润含金量

先看存货

海康存货的绝对值从2018年的57亿增加到2023年底的192亿,占资产的比例从9%增加到13.8%。

备货天数从2018年76天上升到2023年的141天,增加了接近一倍。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经营效率的下降,导致两个问题:

其一,巨大的存货容易造成高额的跌价损失,里面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其二,占用大量可贵的现金,2023年,海康有息负债大概170亿,如果存货下降到18年的水平,可以剩下大概80亿现金,有息负债有机会下降一半;

存货的增加,肇事因素为美国的制裁,但是现在已经好几年了,芯片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为什么还要维持这么高的库存?

2023年末,海康库存中原材料为79亿,产成品116.5亿,本年计提存货跌价约4.9亿。

原材料先不说,就是产成品116.5亿,对应全年约496亿的销售成本,大概可以卖2.8个月,而2018年,产成品库存只可以卖1.7个月。

2.8个月是否过于保守?还是说,这些库存可能反映了销售不力的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生产而维持毛利率,等等?

海康要扩大海外销售,提高响应速度,提升服务水平,海外备件可能比较多,或许这是库存高的一个因素。

简单看了下大华$大华股份(SZ002236)$ 的数据,其库存状况要优于海康

存货简直让人伤透了脑筋!

接着看应收,应收账款过多,而且越来越多,现金流堪忧,看数据:


2023年底,海康有384亿的应收账款和票据,其中应收账款高达358亿,应收占资产比例为27.67%,这相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占比14.63%高出了13%,相当于多占用了海康现金180亿。

应收的周转天数,在2023年高达157天,相较2018年高出了13天。

这个问题大分部由海康的生意模式决定,其大客户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比较强势,账期较长。

从历史数据来看,海康应收账款坏账并不多,损失在可接受范围,但是,随着营业收入增长,应收的增长还会膨胀,那么,长此以往,股东最后得到的就会只是分布在大量客户的债权?

因此,如果结合海康的商业模式来看,由于海康的商业模式较为苦逼,应收和存货导致利润含金量不高,那么21PE、接近4PB的海康,其性价比是不如一些商业模式更好的消费股的(如白酒)

一个高胜率的方式是,对目前看似合理的估值做个调整

上面内容中,由于海康长期的利润含金量差不多80%,因此,我们就要在目前合理估值上打个八折-九折

最终,差不多是每股股价在26-29元之间

这个区间介入,基本是属于很高胜率的价位!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啦,不知今天文章对你有没帮助?我是读财报说新股,一个爱好读财报、专职港股打新和港美A三地投资,投资风格长线为主+短线为辅的普通投资者,我们下期见!$萤石网络(SH688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