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9喜欢:39

Mark 涪陵榨菜纪要$涪陵榨菜(SZ002507)$

1、2023Q4销售情况及库存水平?

2023年四季度,销售同比略有增长。但12月单月,上半月销售下滑15%,全月下滑幅度超过20%,与高管团队以及销售大区的结构调整有关,此外也与下游更倾向购买今年1月份的新效期产品相关。全年来看,整体收入应该也是略微下滑的态势。

2023年,销量下滑3%,而吨价下滑1%-2%,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小规格产品上市拉低均价。在产品品类方面,榨菜依然是主导产品,销售占比约为88%,相比2022年的90%略有下降。

至于库存水平,年底时大约为5周(去年同期为6周),基本处于历史上最低的渠道库存水平(统计了2,500多家一级经销商的库存)。一般来说,最佳库存周期是5到7周。过去几年为了冲击目标,将库存水平放宽至6到8周,导致每年前高后低的库存走势。

2、2024年销售规划?

据了解,线下团队的目标任务不到32亿元,其中家庭消费渠道团队接近31亿元,餐饮团队略超1亿元。分产品来看,榨菜产品目标约为26亿元;下饭菜分为三个品类,分别是豇豆8,000万元,萝卜1.3亿元,以及海带8,000万元;榨菜酱目标为7,000万;川菜酱目标为8,000万。此外还要推出预制菜产品。餐饮团队销售的产品为调味菜,包括榨菜、海带、萝卜等,只是包装规格与普通产品有差异。直属电商公司目标不到2亿元,连同线下团队,整体目标接近34亿元,增速超过20%,保守估计最少可以达成31亿元。拆解来看,榨菜产品增速不到10%,完成难度较小;而下饭菜增速翻倍,主要是通过渠道深耕来实现增长。据了解,目前公司整体覆盖110万个终端,2024年下饭菜、榨菜酱计划覆盖60万个终端,以此来实现销售目标,不过销售目标达成可能存在一定压力,重点关注上架和消费者复购情况(榨菜酱业绩达成情况可能略好于下饭菜)。

3、2023年销售方面有哪些调整?

据了解,新任销售负责人上任后,对销售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包括精简机构和管理层级。原本的销售结构为4个销售战区、16个销售大区和90多个办事处,调整后取消了销售战区,将16个销售大区整合为10个,并保留了88个办事处。此外,严格管理市场秩序,如严禁串货,对违规行为采取严厉措施。在销售策略上,新任销售负责人提出了务实的工作方案,包括稳定主营产品、夯实基础、拓展新品类、新渠道、新场景、新人群,并寻找增长机会。新任销售负责人在精简结构的同时,通过节省的费用提高了基层业务人员的薪酬待遇。2023年底,销售团队人数不到620人,相比2022年的700多人有所减少。

4、2024年费用规划的概况?与2023年相比有哪些变化?

据了解,2024年,整体费用率预算约为22%,扣除物流费用后大约为19%。相较于2023年,最显著的变化是取消了每年超过一亿的空中硬广告投入,并终止了与咨询公司合作寻找突破方向的预算。费用增加的方向包括:1)地推费用从5%提升至6%+;2)销售人员的工作费用,增加接近1%,用于奖励超额完成任务的销售人员;3)经销商返利增加接近1%,完成业绩越多,返利比例越高。主力产品返利1%起步,最高返利3%-5%,传统重点产品返利10%起步,最高甚至达到15%-18%。

5、2024年在大经销商制度方面有何新的计划和预期效果?

目前采取扶持大客户的策略,选择了全国省会城市的45个大客户(计划最终会有60个大客户),负责主力产品的销售。其他客户可以从这些大客户手中拿货,主要是为了防止串货和渠道冲突。大客户数量比较少,管理起来相对容易。每个客户发出的产品都有对应的编码,一旦出现窜货,就能够通过网络轻松追踪。并且,大客户任务完成率越高,获得的奖励也越高。前100名大经销商的销售占比达到了总销售的30%以上,这表明主要的经销商团队在市场拓展方面具有实力。

6、2024年在新产品推广方面有哪些计划?

已经推出了休闲食品系列,包括酸辣味、香辣味和椒麻味的小脆口盒装产品。预制菜方面,整体架构已经搭建完毕,目前正在培训工人,并计划采取外包加工和自产同步进行的方式,估计2024Q2可以有产品上市。预制菜应该会采取新模式进行推广,避免使用传统的销售和推广手段。

7、预计2024年青菜头成本水平以及对毛利率的影响?

按出厂价计算,青菜头成本占整体成本比重16%-18%。2024年,预计青菜头成本会下降到800元每吨。每年的前5个月原料投放使用的是去年的原料,而6月至12月使用当年的原料。因此,2024年前5个月使用的原料价格为1,120元每吨,之后使用800元每吨的原料。这种情况下,全年青菜头成本变化对毛利率的影响不到1%,但季度变化比较明显,估计2024Q1毛利率不到50%,Q2开始好转,至Q3回升至50%以上。

第二大原材料是包材,包括包装袋和纸箱,预计价格平均下降幅度在20%左右,预计可以提升毛利率超过1%。

8、过去两三年榨菜销量没有增长,如何看待长期增长潜力?

从行业角度来看,包装榨菜市场规模大约是80-90亿,整个榨菜行业规模可能在100亿左右。行业竞争格局比较稳定,头部公司目前市占率超过20%,理论上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40%甚至50%。但由于连续涨价和市场份额占领时机的错失,加上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的变化,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这些群体更倾向于线上和餐饮渠道消费,对头部企业市占率造成了影响。

9、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榨菜品类的定价和产品定位是否会发生变化?

预计在未来2至3年内,榨菜产品不会再提价,但是也不会直接降价。但可以采取一些变相降价的措施,如推广量贩装产品,这种方式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更多产品时享受到优惠,从而有助于提高销量,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降价的效果。量贩装产品对整体利润是负向影响,因为出厂价与单袋产品相同,但量贩包装也需要成本,并且终端售价折算后也比单袋价格更低。

10、2023年榨菜销量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榨菜销量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连续涨价导致渠道下沉工作停滞,新增消费人群的拓展受阻;另一方面,价格上涨影响了忠实消费者的复购率。此外,近两年经济形势不佳,消费者收入增长有限,导致越来越注重性价比。一些消费者可能转向了其他小品牌,或者减少了榨菜的消费。

11、在非传统渠道的策略是什么?

2024年的策略是首先明确所有渠道的定位,目标实现全渠道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促销活动。在中国市场,线上销量往往与活动的频率和吸引力成正比。

12、新产品的市场表现如何?有哪些产品的复购率和市场铺货情况较好?未来有哪些新产品值得期待?

已经上市的新产品包括豇豆、海萝卜、海带、榨菜酱,其中海带表现出色。尽管由于原料供应问题并未大力推广海带,且其价格较高,即便在整体市场表现不佳的2022年和2023年,海带的销量仍然保持增长。这表明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高价值产品仍有其稳定的消费群体。尽管萝卜产品的表现一般,但其销售也达到了一个亿左右,主要是品牌力的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有食品安全的信任,愿意尝试性购买。如果新产品符合消费者口味,就会重复购买。在酱腌菜行业中,上亿的销量其实是非常可观的,全中国能达到这个销量的企业不多。

严格来说,2023年新产品推广并未达到预期。因为新产品推广没有进行战略性的体系化布局和规划投入,仍然采取传统的模式,依赖团队压任务的方式进行推广,并且市场推广资金不足以支持消费者教育和引导工作。榨菜因为产品本身的产品力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但像萝卜和下饭酱等新品类可能没有体现出同样的产品力。

未来,专家看好下饭菜系列,认为该产品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并且目前的品牌和渠道团队能够直接覆盖到这一产品。专家推测,短中期内该产品规模有望增长值三四亿。另外,预制菜品类市场空间大,如果推出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也会快速放量。

全部讨论

01-29 12:53

$涪陵榨菜(SZ002507)$ 谢谢分享

$涪陵榨菜(SZ002507)$ 四季度业绩继续拉胯,毛利润持续承压。 减少了1亿销售费用。明年一季度毛利也不行,目标定的挺高,不可当真。 现在就看年报出来报出来,看股价情况,继续买入。

01-29 15:53

不懂就问:哪位大哥给讲讲涪陵榨菜销售增长的逻辑是什么?

01-30 07:14

总结一下自己关心的点:
2023年销量下滑3个点,吨价下滑1到2个点。业绩维持低迷。但并没有崩溃。
库存5个周,在低水平。挺好。没有向渠道压库存,就不会发生东阿阿胶那样的悲剧。
未来要减少空中广告投入,减少咨询公司投入。转而把营销费用投放在经销商奖励和业务员奖励上。挺好。
调整大中经销商布局。算是一个改善。也偏正面吧。
未来不会涨价。会促销,以及投放量贩装,取代直接降价。长期可能是好事,但是短期对利润是压力。
榨菜的业绩一两年可能不会有起色。但好处是不会崩溃,看起来。
没说定增募集的三十多亿要干嘛,倒是提到了新增产能可能会无法消化。哎,看来是个政绩工程。但愿别败了就好。
买入可以再缓缓了。不用越跌越买。

02-12 10:08

学习

02-08 22:05

转发

02-03 12:49

01-29 19:03

这货去投广告。不如把股票简称改了吧。替别人打广告吗

01-29 17:17

31/25=1.24,是不是又在吹牛啊

01-29 14:59

这是谁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