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2
理性探讨。
双子兄这篇对于现在主流关于HJT和Topcon争议的总结比较到位了。但我觉得还是有3个核心的地方值得再探讨一下。
1、双子兄本文关于HJT和Topcon成本的对比主要是基于过去和目前的数据,在这个基础上HJT肯定是打不过Topcon的,但是双子兄忽略了一条——后续两个技术的降本路径,可以说,这个因素是严重影响当前玩家选择的。
HJT的路径很清晰,今年低温银浆国产,SMBB高精度串焊,半片全流程,薄片化;明年有银包铜,N型成本进一步下降。如期实现的话,HJT成本明年就可以打平PERC了。
Topcon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成本下降前景的。
当然,这里面很多需要跟踪验证,尤其是银浆的两个成本下降环节能否如期实现大家都有一些疑问,但我觉得至少可以等到下半年相关产线数据出来再做定夺。
但是对于产业玩家来说,一开始就倾向有更清晰实现路径的路线,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正是因为这些玩家的先期尝试,才能去推动上面所述技术的进步,才能更快完成新技术的突破。
2、光伏是个强调降本增效第一性原则的行业。在雪球,站在隆基这边几乎成了政治正确。我也看好隆基,我也相信隆基的管理层能充分运用贝叶斯思维。但如果相信第一性原则,那么光伏行业是无法长期并存两条技术路线的,一定是更具成本和效率优势的路线完胜,哪怕Topcon短期能站住。更何况,Topcon能否成为过渡技术还取决于HJT,而不取决于Topcon自己。
3、电池厂商和设备厂商的博弈问题,我觉得不是主要矛盾,可以先上再解决。不断地调试、迭代和改进,最终know-how还是沉淀在每天跑生产的电池厂这边。设备商提供通用机型,电池厂商完成产品竞争力的最后一跃。$隆基股份(SH601012)$ $迈为股份(SZ300751)$
引用:
2021-07-21 17:04
光伏电池领域正在上演一场拳击赛,老牌拳王PERC年龄大了,体力逐渐不支,可能还能在拳台打个三五年,但新秀的崛起已经是必然趋势,无法逆转了。所以有好事者,就组织了一场名将告别赛,让PERC这位老将守擂,让后期之秀们上场攻擂,场下的选手有TOPCON,HIT,IBC。第一场比赛PERC对HIT,两人站到台...

全部讨论

2021-07-22 20:01

我文章后半部分你看的时候肯定快速略过了,文章第八部分第3小点后面我特意贴了一个链接,那个链接是分析topcon技术的,资料里干货很多,最后核心的结论就是,HIT目前成本下降路径中的主要办法,减少银浆用量,MBB多栅线技术,是一种平台化技术,其技术成果适用于HIT,也同样适用于topcon,由此带来的电池成本下降,是两种路线共同享受的,也就是HIT在这些技术上受益,topcon也同样会在这些路线上受益。我贴这个资料的意思就在这里。
       关于第二点,我文中整体的观点不是Topcon要战胜HIT成为未来的新技术,我说的一直都是现阶段HIT暂时还不具备性价比,没办法说已经在电池路线竞争中完全胜出了。文中表达我对两种路线的看法原话是这样的:“不否认HIT可能是未来电池最终选择的路线,但现在说HIT就胜出绝对为时过早。个人认为,HIT可能成为中期的路线之一,与topcon路线长期共存,但短期内,topcon路线会占据明显的优势,无论是成本,生产成本,改造成本都会优于HIT,转换效率也没有明显差距。后面具体情况,还是要看两条路线各自的降本增效路径到底如何”。这段话在文章结尾最后一段,这才是我要表达的观点
       再回到你说的第一条,原话是“后续两个技术的降本路径,可以说,这个因素是严重影响当前玩家选择的。HJT的路径很清晰,今年低温银浆国产,SMBB高精度串焊,半片全流程,薄片化;明年有银包铜,N型成本进一步下降。如期实现的话,HJT成本明年就可以打平PERC了。Topcon是没有看到这样的成本下降前景的。”我的回答是在竞争当中,用动态进步的自己,去和假设静态的对手比是有风险的,topcon和HIT一样,都是一个还没实装,大规模发展初期的技术,同样都是发展初期的技术,为什么就能认定HIT的进步速度就一定比Topcon快?为什么topcon降本就一定比HIT慢?topcon发展了7年,现在这个时点的生产成本已经优于发展了20年的HIT,转换效率已经接近HIT,如何认定再来一个3年或5年HIT就一定会比Toncon强,没有证据能认定这一点的话,那结论是不是就是我上面说的,后面的具体情况,要看两条路线各自的降本增效路径到底如何。
       你的原话里还有一句“更何况,Topcon能否成为过渡技术还取决于HJT,而不取决于Topcon自己。”这句话是对的,把里面的几个关键词换一下一样是正确的:“更何况,HIT能否成为过渡技术还取决于topcon,而不单单取决于HIT自己。”如果在两种路线并行发展的过程中,HIT降本的速率和程度始终追不上topcon降本的速率和程度,到两种路线都接近转换效率极限,面临再一次技术路线切换的时候,那HIT就连历史舞台的C位都站不上去了。

2021-07-22 19:20

低温银浆的故事多少年,有进步吗?铟这种稀有金属,怎么供应几百gw装机,hjt吹了20年了,松下为啥跑路了

2021-07-25 15:38

这个比楼主的客观得多

2021-07-23 00:19

真的看不懂隆基了,光伏里的晶澳都67的pe,龙头还在50左右,其它涨上天不跟,下跌第一名

2021-07-22 13:54

不能使生产商避免“后发优势”的技术路线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