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业的重点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5回复:63喜欢:70

很多银粉还不了解当前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还在认为增长的越快越好,还在只看报表上的增长数字。

说实话,这样很容易掉到坑里,因为报表数字不仅是表象,还是滞后数据。

没有一家银行可以脱离宏观环境,可以无视竞争对手的变化,除非是找死。

其实银粉要想了解基本信息,也很简单,下载一个兴业研究app,看一些银行业的文章,看一下兴研说,比如8月,9月的两期,对当前的状况就会清楚很多。

这样就不会拿着报表整日拆数字,再会拆那也不是经营,也不是生意。

我们投资者投的是生意,而不是报表。

当你真的从生意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很多事情才能豁然开朗。

~~~~

上面废话有点多,说重点。

虽然9月末的时候,信贷稍有些复苏,可是考虑到国内的经济大环境,期望信贷继续高歌猛进,其实是不现实的。

一些银行采用了信用下沉的方式,试图扩大增量。

零售就是增加消费贷。

对公就是增加民企。

这样是会扩大息差,可是如果掌握不好节奏,扩张的太快,这明显就是往坑里跳的节奏了。

所以这时候看到贷款还在横冲直撞的,就该为他们捏把汗了。

~~~~

对于零售来说,

按揭是有红线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更改规则的,所以这块快速增长就不要想了。

零售的消费类贷款,既要控制住风险,还要下沉信用,还要高速增长,这显然是不可能三角,必须要放弃一项。

不同银行有不同的抉择,这就看银行的风控文化了。

至于社会消费什么时候再起来,一个是看居民杠杠率什么时候降低到正常水平,一看居民收入快速增加。这显然也不是短期能扭转的。

~~~~

对于对公来说,这些年整体是信用收缩的过程。

比如资管新规,比如银行业对坏账的认定收紧,比如马上要出摊余成本法的新规,等等等等,太多了,数不胜数。

整体来说,就是收缩杠杆,降低期限错配。

不过经过2015年以后一轮又一轮的清洗,现在除了房地产以外,已经接近尾声了。

但是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感觉还是遥遥无期,这个经济周期实在是有点长。

好在银行业对对公的收缩也见了功效,各银行对公贷款的坏账持续在降低,就是新生成的坏账也很低了。

说明银行业对对公贷款已经非常谨慎了,再大范围爆发坏账的可能性已经比较低了。

虽然对公坏账危机已经过去,但是盈利一直没起来,收益率太低,不是很划算。

反正对公就是这种不死不活的,什么时候好起来还不知道。

对公唯一的亮点,就是后面的绿色金融政策了,反正上面说的很大,就是不知道能放多少水了。

~~~~

在这种状态下,指望贷款继续高歌猛进,利息收入继续快速增长。

那是玩火的银行干的事,好人家的银行谁干这种事啊。

所以银行后期的重点,还是在投行,资管和财富上,还是在表外。

看过我上面说的那两个视频后,就会知道两点。

~~~~

第一点,财富代销业务未来竞争会极其激烈。

本质原因是这东西的门槛太低,是个金融机构就能做。

而且资管新规以后,大量的中小银行不再具有理财资格,它们都会转入代销领域。

那可是几千家银行一起竞争,一起代销,想想都有些酸爽。

代销领域,估计经过后面十年激烈拼杀以后,还是会集中到一些头部企业。

哪些金融机构最后会冲出一条血路,我反正是看不懂,水太深。

~~~~

第二点,就是理财业务也不好干。

银行理财的彻底净值化转型后,想做成稳定的高收益理财,已经难如登天。

再想靠刚兑产品堆积出规模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需要靠真正的投研实力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理财和基金行业已经是同一竞技场了。

银行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其它银行同业的理财,而是广大的基金公司。

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做到脱颖而出,需要银行理财子做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定位。

~~~~

不过银行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的。

因为银行有对公业务,会和企业接触的更多。

这比基金公司只去纸上谈兵的调研重要的多。

银行可以通过对公+同业+投行+资管+财富,用这个全产业链去竞争。

这是基金公司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也就是说,基金更注重资本市场的波动。

银行理财更注重企业的基本面。

这对银行打造长期增长的净值是有利的,并且比基金公司感知行业变化更敏感。

~~~~

总得来说,就是银行的“当铺”躺赚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综合化经营能力时期到来。

这个时期的增长或许没有以前那么快了。

但是增长的质量会比以前更高了。

所以反而更容易提高估值。

对于兴业银行的理财来说,我认为他不会采用明星投资经理的模式,因为兴业银行的内控非常紧,不太适合这种。

兴业银行应该会采用高度集中的投研能力,把兴业研究公司打造成一个制高点。

通过制高点的竞争优势,批量工厂化的配置投资经理,让这些投资经理再管理“理财项目”。

这样虽然每一个投资经理虽然不是大牛级别的,但是他可以得到制高点的投研支持,投资成绩也就不会很差了。

~~~~

吕行长说,要在表外理财快速上量,估计就是采用这种模式。

在同行业理财不增长,甚至收缩的情况下,兴业银行却快速上量,这真的是弯道超车,显示出自己的自信。

没有足够强的投研能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兴业银行(SH601166)$

全部讨论

2021-11-02 09:44

一群吹牛意淫的玩意,客观才是你们这些大V该做的事,少害人了。兴业5年来涨了多少,招行涨了多少,自己心里没数?连平安都干不过,自己不反思?
还弯道超车?超个寂寞,能跑过银行利息就不错了。这玩意就是用来打新配市值的。

2021-11-02 11:16

草帽理论牛,谷子地利润牛,都很厉害!

感谢草帽写的高质量大格局文章。借此抛出3个问题,高手们说说看法:
1、兴业长期战略应该是表外管理规模超过表内,但表内适当的增长也是必要的,如何做到表内表外的均衡发展?直白点,最优质的资产是放表内,还是让利到表外去?
2、假如兴业能把理财+代销做到极致,注意用词"极致",那各位认为,被动沉淀下来的一般性存款是否会高增长?若银行阶段性经营重点在表内,当然希望高增,反之,若仅希望表外高增,银行又巴不得沉淀资金0增长。和1一样,表内表外有点互搏的味道。
3、兴业由三型银行(投资、交易、结算)建设过渡到现在的1234战略,代表着综合化能力越来越强,战略越来越具备可持续性,照常理,被动负债能力应该也会越来越强。但我发现,这些年,被动下来的一般性负债并没有期望中的高增,这是过去5年宏观+j++g+环境的原因,还是仍在厚集薄发中?
这3个问题互为关联、依赖,甚至又互为冲突,如果我们是管理层,如何经营平衡?@邢台草帽 @投资随感录 @夹头使者

2021-11-02 07:53

先不说别的,兴业削减零售的做法是对的,现在的零售肯定是红海了。

2021-11-02 05:55

博主算是把前两天说的“当铺”思维给解释了一次,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2021-11-02 18:20

说什么都不会再信渣渣兴。垃圾

2021-11-02 08:30

赞,大赞

2021-11-02 08:12

高屋建瓴 赞

2021-11-02 06:14

里面那个“党史学习教育”挺好看的

2021-11-02 04:38

收藏,三五年后就看到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