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兜里的钱正在被“债务货币化”悄悄掏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11喜欢:7

这是一个财富大转移的时代,虽然你看不见。

这是一个钱和权越来越集中的时代,虽然你看不见。

很多话我不能过于直白的表述,我尽量用事实、数据和图表,引导你自己得出结论。因为这个结论对你下一步的投资决策异常重要。

开始。

首先我们知道,债这个东西是要还的,无论如何都是要还的,不管还钱的人是谁,不管折腾出什么新奇的玩法,最后一定要还。但谁来还,是可以“变通”的。

我们还知道,现在有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债,显性和隐性加在一起大约有55万亿(只是估算,确切数额没法统计)。这些债的利息每年需要4万亿,相当于地方政府每年收入的15%。这只是利息,而本金是还不起的。

还不起怎么办?

目前为止有三种办法:债务减记、债务置换、资产注入。

债务减记最好理解了,就相当于直接违约,债权人承担损失。债权人是谁?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的结果就是银行不良率上升,资本充足率下降。最后当然是政府出面给银行注资。

债务置换简单地说,就是把债务主体从企业或平台,转移成政府。也就是把隐性政府债变成名正言顺的政府债,有点像影子银行回表的感觉。还包括把短债置换成长债,延长消化时间。

资产注入在我看来是最不靠谱的,因为还不起债的项目主体都是无法产生足够效益的项目,给这些项目注入资产基本等于打水漂,不可能期待他们像陷入困境的优质企业一样,给点活水就能自己活过来。最后依然是坏账一滩,依然要回到前两个选项,要么减记要么置换。

总之,无论这些债怎么处理,最后都是归结到政府手里,从县政府、市政府这样一路往上推到省政府,最后由中央出手化解。

中央怎么化解?

当然是增加负债来补这些窟窿。那中央的负债是什么?就是货币本身。

对于央行来说,每印出的一张钞票都是央行的负债,使用这些货币的公民是央行的债主。央行发行货币去化解这些看似无解的债务,这个过程叫做“债务货币化”。

债务货币化,简单说就是政府发行国债,然后央行发行货币来买这些国债。说得再直白一点,其实就是QE(货币宽松政策)。再再直白一点,本质就是放水。

央行每发行一张钞票,都是对原有已经发行钞票的价值稀释,这跟A股里的增发是一毛一样的,而我们都是被动持股的股民,卖都卖不掉。我们手里拿的股票就是一张张毛爷爷,你只能看着它越变越小。

而这一轮债务货币化,需要把几十万亿的债务用货币来化解,这对货币购买力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物价不要看CPI,看看你我的日常生活成本提高了多少。

这是美国债务货币化跟通胀的对比,基本呈正相关:

说到这,任泽平在周二发表了一篇研报:

跟我周一写的那篇关于滞胀的文章观点差不多,当然他比我专业得多,还列举了其他发达国家滞胀过程和逻辑分析,讲得非常深入全面。我把他这篇研报分享到亲友团了。

但如果你是非专业人士,只想了解个大概,可以看我写的通俗版的《我们是不是已经滞胀了?薛定谔的经济周期》。

总而言之我想说两点:

① 未来人们购买力会大幅缩水,尤其是手里没有资产的工薪阶层们。明年这个感受会更明显。

② 地方债务被集中起来,为的是更好的控制风险,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控制一切。小微经济被捧在手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企业会越来越大,国有企业会越来越强。

这两点,我坚信会是未来的趋势。我相信我们不会爆发系统性的债务危机,因为危机都会被化解,而化解的力量就是14亿人肉肉垫。(现在再回头去看开头的两句话)

-----------

不说这么沉重的话题了。说点积极的。小川爷爷说贸易摩擦对我们的影响只有0.5个百分点,让我很欣喜。现实情况更让人欣喜,7月8月出口数据都大幅强于预期。这么看来川怼算什么?咱们怕什么?

然鹅,这两个月的出口额大概是被吓出来的,都想在关税大锤落下之前抢出口造成的。后续一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至于2000亿的大锤到底能不能砸下来,我依然是那个观点:中期选举之前落锤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因为要考虑农民选民的感受。种大豆的中部农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已经有一帮企业联合上书针对川怼的关税政策了:

最后,我在“投研帮”公众号的文章评论是会回复的哦。

最后的最后,贴两个漫画给大家乐乐,看看白宫内部对川怼是有多无奈:

Chris Britt Copyright 2018 Creators Syndicate

Adam Zyglis Copyright 2018 Cagle Cartoons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8-09-12 20:50

贬值、,贬到1:10,甚至15,20?那如何国际化?通胀、全面涨价,猪肉到30、40,那房价还得涨,只有一条路,买房

2018-09-12 20:01

何以解忧,唯有美金

2018-09-12 20:35

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正能量的文章。债务货币化(也就是量化宽松,简称放水)比这两天看到的一种特别可怕的观点(是什么就不说了,总之太可怕了,直接否定改革开放30年成果)好太多了吧

2018-09-12 20:32

看好黄金,国内需求可以把金价拉到天上。

2018-09-12 19:33

手里应该拿什么资产?

2018-09-12 21:30

继续QE的话,股市房市物价都会全面上涨,但是货币会持续贬值,所以算不算自high?

2018-09-12 21:12

转股这部份债务没了,债权方慢慢消化,与减记类似

2018-09-12 21:11

债转股,各大银行均成立专门公司,债权转股权

2018-09-12 19:39

那看来像国企这样的体制内只会越来越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