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四年一轮转,股价梦回大唐爱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0回复:62喜欢:56

步入2024年,注定是个不寂静的时代,局势冲突持续发酵,极端气候问题频现,粮食危机蔓延…一大堆炒股人被迫化身成资深的军事策略家,航运行业分析师,气象学家,宏观经济师,攻坚科研人员,忧国忧民。我们这些如同趴在时代大动脉上的蝼蚁,每一次心跳的噗通都能被震得肝肠寸断。

从四月中下旬开始,很多外贸经理像疯了一样,第一百次,一千次的掏出手机,徒劳地盯着运价跳涨的节奏:前一分钟的迟疑,很快就在下一秒船被司变卦取代新的报价。即使最终侥幸订上,也可能被安排到了两个月之后,并要被迫接受一个未知的运价。像输红眼的赌徒,手指颤抖着,心脏乱跳着,汗水从头皮不断的渗出来,指尖碰到触屏清脆的响着,听来却如惊雷。

而持有海控的水手们,却如同过年那会儿般,脸上洋溢笑容,互道“恭喜发财”,仿佛三年间积攒的憋屈一股脑儿宣泄了出来——这种涨幅是过去本不配有的奢望。我不喜欢这样狂热,就如同我不喜欢撒尿时一次就全滋出来。小心翼翼地留一些在体内,边感受着它为腹腔带来的充盈感,边去寻觅问题的真相——运价涨势会持续多久,为什么会突然涌出如此巨量的订单?

这一切要从中美贸易战开始说起。

贸易战也称为是商战,指的是国家政府通过高筑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对进入到本国的他国商品加以限制,同时又通过倾销或者外汇贬值等非正常的手段来争夺国外市场,也可以称之为“关税战”。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川普政府认为,美对中长期存在着贸易顺差,而美政府方面认为由于美国对中国有着50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使得中国在对美国的贸易中攥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对于美国的企业和工人不公平,想要极力的将美国塑造成中美贸易的“受害者”,因此美国方面就想要通过贸易战的方式让中国方面妥协改变贸易逆差。

复盘中美贸易战的时间线追溯

具体时间表如下图:

复盘2020年中美贸易战对出口商品数量的影响

2024年4月,众议院投票通过,5月14日美方正式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借口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渲染中国商品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要求该国贸易代表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以保护美国工人和企业”,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

于是在美及其盟友们对华出口商品加增关税预期的刺激下,现有的终端需求,潜在的补库需求,以及恐慌效应带来超配需求一下子就都如尿崩般涌了出来,在买涨不买跌情绪推波助澜下,这场景简直就是2020年的剧情翻版。

我们拿2024年和2020年发生过的经历做对比复盘推演。

运力端:2022年开始的陆续新船下水的增量运力和绕行运力损耗对冲;绕行增加的燃油成本小于运河过路费成本(因为红海局势的苏伊士运河,和受拉尼娜气候引起水位下降的巴拿马运河);

码头端:欧美的港口建设进度在四年间并没有质的改善,而我国无人化智能化码头建设逐渐铺开,一边是高效的装货速度,一边是低效的卸货效率;

运价端:运价在一个月内的涨幅甚至超过了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的增速,船司报价不再遮遮掩掩,涨的理直气壮,涨的气吞山河;

结论:

市场端:

2024年二季度开始,各大集运公司可能再次逐季刷新历史最好单季EBIT表现;

2024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欧美堵港问题可能陆续发生;

如果供应链畅通,这一轮出口潮至少会延续到2025年一季度,一旦港口出现问题,甚至会蔓延到2025年三季度甚至年底;

股价端:

海控在过去的两年行业低谷整理期,证明了自身最低的单箱运营成本,能够在行业普遍亏损时刻继续保持盈利状态,并且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集运上市公司。

伴随今年金融改革的逐步落实,金融市场意识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海控这类优质标的将再次成为市场最受追捧的耀眼之星,再次冲击万亿市值神话。

$中远海控(SH601919)$

全部讨论

燕萍是谁?

$中远海控(SH601919)$
超配需求引发的运价行情延续到2025年二季度还是合理的。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将把豁免期限延长至6月14日,是为了便于进行过渡。某些排除条款将延长至2025年5月31日,以支持将采购转移出中国的努力,或在中国境外产品供应仍然有限的情况下提供额外的时间。

这文章太TM的上头了
我准备明天再融一点儿,谁要是拦着我,我TM的桶司他。
不过要是股价不涨,我TM桶司哥斯拉

有理有据,不敢想象。

讨论已被 海上有只哥斯拉 删除

燕雀仰慕鸿鹄飞,萍踪浪迹彩云归。艳萍出处

05-16 14:50

请教,怎么看2023年净利润比前两年大幅下降。是业务周期长达数年,利润确认不均衡引起的吗?

兄弟文笔可以

05-16 15:50

划重点:再次冲击万亿市值神话。
海控在过去的两年行业低谷整理期,证明了自身最低的单箱运营成本,能够在行业普遍亏损时刻继续保持盈利状态,并且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集运上市公司。
伴随今年金融改革的逐步落实,金融市场意识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理性,海控这类优质标的将再次成为市场最受追捧的耀眼之星,再次冲击万亿市值神话。

06-19 10:31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