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有只哥斯拉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喜欢:17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永和股份(SH605020)$
当前制冷剂相关中军正将,因新的产品调涨报价迟迟未到,股价走势基本符合二浪调整形态:期货价格高位盘整,股价回落:
永和股份20日均线30.22,今日失守;
三美股份20日均线42.3,今日失守;
巨化股份20日均线19.50,岌岌可危;
如果是走业绩兑现的三浪,那么调整要延续到4月10日左右等一季报预告;
如果继续走一浪,要么要等到“家电以旧换新”具体措施出台;要么等到中下旬大厂订单执行过半,进行新一轮的涨价行情;
萤石矿整顿从今天的走势来看,市场居然反智的认为是利空,实在不可思议;
但如果认为定今年美联储必定降息,认为国家对拉动消费的决心,这个调整的空间大不了哪里去;
永和13个点,三美12个点,巨化8个点,在牛市的环境里,在景气度确定性足够高的行业里已经足够离谱了;
在熊市优先反弹,在牛市抢先调整的肯定不是孬股;
坚定持有,经历过七龙珠事件的我怕什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
<a href="http:/

热门回复

你觉得对的东西,越低越买,等正确发生。
你觉得错的东西,越高越追,等情绪发生。

以2020年四季度举例,
受原料暴涨影响,其中:
二氯甲烷从9月份2200元/吨涨至3500元/吨,涨幅达60%;
三氯甲烷从9月份1800元/吨涨至3600元/吨,涨幅达100%;
12月的前半个月,硫酸价格上涨近7%;
12月中旬至下半月,萤石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均价为2750元/吨,较月初涨幅近6%;
而2020年11月以后相关制冷剂产品价格:
R134a从15000元/吨涨至20000元/吨,涨幅近35%;
R410A从12500元/吨涨至19500元/吨,涨幅近60%;
R125从15000元/吨涨至28000元/吨,涨幅接近90%。
原料配比:
每生产1吨R22需要消耗氢氟酸 0.5吨+三氯甲烷1.5吨;
每生产1吨R32需要消耗氢氟酸0.8吨+二氯甲烷1.8吨;
每生产1吨R125需要消耗氢氟酸0.95吨+四氯乙烯1.5吨;
每生产1吨R134a需要消耗氢氟酸0.88吨+三氯乙烯1.35吨;
结论:
原料的上涨支撑产品价格上涨;
如果产品的价格涨幅超过原料的涨价幅度是利好;
如果产品的涨价幅度难以覆盖原料的涨价幅度是利空;
2020年的那个行情就是利空了,产品涨价但利差减小;
目前萤石的价格在3000-3300每吨,其他原料价格均低于2020年四季度水平,而制冷剂价格明显高于那个时段,所以目前阶段的萤石价格对利润的影响甚微,中性评价;
总体来说还是看下游需求能否支撑行情发展;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永和股份(SH605020)$

占了先调的优势,依然偏平淡。节点不到,不像新一波。

我来举个碳酸锂的例子,
一开始碳酸锂的单价长年维持在3-5万/吨;
那时候主要供给源是四川的锂辉石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及,无论是宁德的三元电池,还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是特斯拉的圆柱体电池,以及现在的固态电池,从储能角度,成本角度,安全角度综合都绕不过“锂”,碳酸锂的市场需求大增,单纯的国产锂辉石矿满以满足几何增长势头的需求。
除了盐湖提锂和锂云母的补充供应,更多的需求依赖于澳大利亚和智利的原矿进口,进口比例一度达到了70%,碳酸锂的价格也从3万涨到了70万;
只要下游需求起来,或者政策强制限制,只要工艺技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上游的成本就能顺利传递到下游;
四代一代三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是三代替换二代是政策强压,那么逻辑就清晰了,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
“我也没办法,原料涨了对不对?”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永和股份(SH605020)$

确实是利空阿,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下游议价能力又不足,怎么加价

股价不一定跟着涨价走,时机重要,这类股本身难度偏大,不用分析,会到的。

股价偏离波动很正常,想一把赚个大的,又不能承受波动,没这样的美事。
应该感谢大环境,毕竟指数向下有限,不容易发生个股大幅度折扣调。
下有拖底,空间或二波大概率有,这种票很舒服的。
除非你巨化股份仓位有更好别的交易机会。

讲半天,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无论上游涨价降价,都利好?4个人打麻将没有输家?

到哪里?

之前说上游降价,成本降低,利润增多,现在又是上游涨价,下游有行情,照你这么说,上游涨价降价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