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周报 2021年第22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重磅会议罕见示警 不要赌人民币升贬值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对汇率的表态较为少见,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会议认为,未来,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尽管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强劲,创下近三年来的高点,但市场的注意力过度聚焦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而忽略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表现,后者才是反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更重要指标。即便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升值的近两个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4月以来的升幅也仅有0.32%左右,远小于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幅。不少分析人士提醒,今年美元指数下行空间有限,下半年不排除波动向上的可能。(每日经济新闻)

02

四家公司敲定退市 24万股民踩雷

5月25日,沪深交易所对*ST鹏起、*ST富控、*ST信威、*ST欧浦四家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其中,*ST信威没有退市整理期,将在6月1日予以摘牌。截至一季度末,四家公司共有股东23.88万户。至此,2021年以来沪市已有十家公司退市,其中八家强制退市,两家主动退市。在强制退市案例中,交易类强制退市共有三家,分别为*ST金钰、*ST成城*ST宜生,均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的指标。两家主动退市公司一家为前述*ST航通,另一家则是被大连港吸收合并而主动终止上市的营口港。深市方面,除*ST欧浦外,天夏退长城退分别于今年4月和5月退市,退市原因均因股价低于1元。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严格执行退市新规,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市已成市场常态,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正在稳步形成。在此大环境下,上市公司扎实主业、规范治理才是正道。投资者要尽快明确预期,警惕“炒差、炒壳”带来的退市风险。(中国证券报)

03

南方聚利连发30多则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南方聚利再度大涨9.16%,进一步推高了其二级市场溢价率。除了高溢价风险,南方聚利还面临着清盘风险。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基金的当日基金资产净值减去当日净赎回金额后已低于5000万元。若6月10日开放期届满时资产净值仍低于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将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后决定终止基金合同,并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值得一提的是4月以来,基金公司已连发30多则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有基金研究员分析,南方聚利当前炒作态势十分明显,小规模资金就可以拉涨停或者砸跌停。部分投机资金在二级市场爆炒这种迷你基金,以较大的涨幅吸引新的资金进入,这其实是种击鼓传花的游戏,普通投资者要小心。从当前情况来看,南方聚利清盘可能性很大,除了基金规模较小之外,此次开放期也不接受投资者申购。一旦南方聚利清盘,高溢价买入的投资者将遭受严重亏损。(金融界)

04

基金重仓股长春高新闪崩 

随着白酒、新能源、医药等板块的上涨,近来A股市场逐渐回暖。但被称作“医药界茅台”的长春高新却逆势而行,在5月21日跌停,5月24日盘中一度跌8%,仅两个交易日市值狂缩300亿元。5月27日,公司股价报收于416.51元/股,下跌2.83%。5月18日至27日,长春高新累计下跌19.78%,期间跌幅一度超过20%,主力资金流出29.47亿元。长春高新的股价大跌让原本看好医药、一季度大手笔的买入或增持的基金“措手不及”。截至5月21日,长春高新共有58260户股东。长春高新此次股价表现异常,市值在2个交易日内锐减300亿元,连带持有长春高新的基金浮亏,特别是一季度新进的基金。此次长春高新股价下跌,市场普遍认为与其第二大股东频繁减持以及生长激素疑被纳入集采的消息有关。在业内人士看来,医药、消费仍有长期投资的价值,但长春高新历经股市的多轮上涨现处于高估值状态,需要阶段性回调来缓解股价压力。(新浪采集)

05

对加密货币失去信心?美散户资金大量流入ETF

近日,追踪散户交易的研究公司Vanda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比特币和以太币期货的杠杆头寸急剧下降,而散户投资者押注最多的是道富银行(State Street)的SPDR S&P 500 ETF Trust(SPY)和景顺(Invesco)的QQQ Trust Series 1(QQQ),金额分别为4.34亿美元和2.35亿美元。“加密货币泡沫已经开始破裂,来自不同交易所的数据表明,散户投资者正在撤离。大量资金流入ETF,通常表明散户投资者对特定主题和利基市场缺乏信心。”Vanda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散户投资者大量涌入加密货币,过去一年,比特币飙升了约345%,以太币大涨了1200%,狗狗币激增了15000%。但上周全球监管趋严让加密货币集体大跌。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Nouriel Roubini周一(5月24日)重申对加密货币泡沫化的看法。他表示,比特币既不是货币,也不是资产,与其他加密货币一样,无法代替其他工具对抗通胀风险。(国际金融报)

主编:胡滨

本期责编:尹振涛  李智

《金融风险周报》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跟踪和梳理本周最新的金融风险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