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泛生子,人口老龄化投资配置的奇兵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8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时,意味着进入了严重老龄化阶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3.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8.7%,均已大幅超过国际标准线。人口结构老龄化,是未来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其必然性提供了资产配置方向的确定性。

人口问题会对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消费结构必然随之变化,很多旧有的逻辑会遭遇“人口杀”的冲击。尽管相关话题数年来被广泛讨论,但如同缓慢爬坡的老年人口比例曲线,市场还没有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这将是逐渐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当思考该方向的资产配置时,传统思路的布局太过乏味,如果有这样一个行业,代表着未来科技、放眼望去被蓝海市场所环绕、较高的技术创新壁垒以及复合大两位数的增长率,那确实会令人兴奋不已。

本次参与调研的泛生子(股票代码:GTH),名字一眼看过去很像新增人口数据请来的救兵,然,恰恰相反,这其实是一家服务我国庞大的老龄群体的企业,做的是癌症精准医疗的买卖。泛生子一词来源于达尔文的“泛生论”,意境是人类对于基因的原初定义。


行业自带BGM:三条增长曲线

泛生子的slogan叫做“洞悉癌症全周期”,这不仅是企业努力要实现的,也是我们窥探这个崭新的行业与公司非常好的切入点,不妨先从癌症诊疗的模式聊起。

癌症诊疗按时间顺序包含了三个部分:

早期筛查: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医学筛查,俗话说的“早发现,早治疗”,商业应用开始落地,但全面铺开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市场付费教育,中国市场空间超千亿,其中肝癌约为400亿;

诊断与治疗: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指导制定用药方案,癌症精准医疗最先应用的场景,中国市场空间约为400亿;

复发监测:服务于治疗后的患者,监测肿瘤复发,随着临床数据开始陆续披露,逐渐走向台前,市场空间与伴诊断与治疗接近。

从早期筛查的发现肿瘤,到诊断与治疗的方案制定,再到治疗后的复发监测,共同构成了“癌症全周期解决方案”。尽管现在还远不到时候,但未来针对癌症患者的一站式服务是行业发展路径上所必然看到的

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都要绞尽脑汁去探索第二曲线,以实现企业“永续增长”的愿景。可曾想过,如果行业自带几条通向未来的增长曲线,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

对于癌症诊疗来讲,目前诊断与治疗正在描绘着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可能来自于早期筛查这个兼具市场规模和逻辑闭环的完美故事,也可能来自于付费意愿更加丝滑的复发监测。


诊断与治疗的格局趋稳

二代测序技术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的出现,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基因和突变位点,相较于多次检验单个基因,更加快速和低廉,为伴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

尽管NGS诊断与治疗是癌症诊疗最先定型的第一曲线,但国内跟美国的相关数据对比仍然有很大差距: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仅有6.4%的患者采用了NGS诊断检测,而美国的比例达到了23.5%;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占中国癌症治疗收入的26.7%,大幅低于美国的85.6%。

未来随着渗透率的提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快速发展带动相关精准医疗,市场需求将逐渐释放,人口结构老龄化也带来了潜在的市场增长。泛生子CEO王思振坦言:“我们第一曲线远远没有走完,在中国还早”。

NGS诊断与治疗作为一个只有短短几年历史的新兴行业,起初被认为技术门槛非常低,曾经涌现了成百上千家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时过境迁,2019年数据显示,全球市场份额前三名占据了39.7%,前五名占据了55.6%,国内市场前五名份额也超过了半壁江山。

尽管没有最新的数据统计,但与公司交流得知,NGS的市场格局已经趋稳,行业竞争进入了具有高技术门槛的深水区。行业起步门槛抬高,做一个早期筛查产品的研发就要投入几个亿。“不是一艘大船,你已经没有资格来做这样的竞争”,王思振如是说。


早期筛查的完美故事

泛生子在深水区率先探索了早期筛查。2019年3月发布全球首个前瞻性肝癌早筛研究,与国家癌症中心合作,基于自主研发的Mutation Capsule技术,推出肝细胞癌早筛液体活检产品HCCscreenTM,完成了1615名患者的随访,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早筛产品的研究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回顾性研究,将患者与健康人群做对照开发试剂盒,第二个阶段将开发出来的产品投入到前瞻性大规模队列中进行验证。泛生子第二阶段的数据令人鼓舞(88%的灵敏度,93%的特异性,40.9%的阳性预测值和99.3%的阴性预测值)。接下来,将启动临床注册,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

在肝癌早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的研究也在2020年8月展开,预计将在2021年公布结直肠癌早筛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除了在技术上的研发,基于早筛这个美丽的故事,泛生子还做了商业化的探索

与正大天晴医院市场的战略合作,京东健康的“互联网+”以及爱康国宾体检中心的布局,都非常契合早筛产品面向C端的特质。因为早筛所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技术研发方面的,通过市场教育培养无症状人群的付费意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国的体检渗透率确实在逐步提高,通过体检套餐来配售早筛产品在逻辑上也很顺畅,但商业化初期产品价格不够亲民。笔者在JD上查询的泛生子肝癌早筛检测服务要5000大洋一次,估计市场接受度不会太高。

深知商业化痛点,泛生子也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布局。公司在无锡筹建癌症早筛中心基地,实现全自动化的高通量检测,中国有一亿肝癌高危人群,公司能够以最快速度达到20-30%的渗透率。这是公司三年内的目标,王思振透露,到那个时候产品成本有望降至医保可承受价格范围之内


复发监测的后发先至

复发监测与早期筛查虽然属于一前一后两个阶段,但都是在患者无法察觉时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早筛不同的是,复发监测的受众群体非常小但针对性更强,付费意愿来的更加顺畅。

因此,虽然比早筛的市场认知更隐蔽,但因为省去了大量消费教育的时间,复发监测有可能在商业化上先走一步,争抢第二曲线。

肿瘤复发是因为患者接受治疗后,病灶位置仍然存在的微小病灶残留(MRD),MRD被重新激活会导致复发,需要通过NGS技术的ctDNA液体活检来发现。

泛生子在复发监测的布局有两条线:一条是血液肿瘤,基于血液肿瘤的MRD产品Seq-MRD已经完成验证,即将以LDT的方式上市;另一条则是围绕实体肿瘤的MRD,过去三年所从事的肝癌和肠癌的MRD初步数据良好,可以支持展开更大范围的研究。

未来三年,或许会看到泛生子在癌症全周期上的布局,将三条增长曲线一一描绘出来。此外,还有另一个观察维度,来理解行业和公司,即LDT和IVD两种业务形式。


标准化与定制化,一个也不能少

泛生子2020年全年LDT服务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4.4%,IVD产品收入为0.94亿元,同比增长169.2%。LDT服务贡献了较高的收入比例,而IVD产品保持着大数字的增速,笔者向公司咨询了两项业务的发展潜力。

IVD产品(体外诊断产品,in vitro diagnostic)要经过一系列的严格验证,来确认其在特定疾病的准确性和可用性,通过审批后才能够向市场正式投放,成为医疗中普遍使用的工具。但仍然有大量的、特殊的临床需求无法被已获批的产品解决,这部分需则通过LDT服务(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来解决。

FDA认为LDT对患者的危害比商业化的IVD检测要低,所以豁免了其严格的法规要求,但LDT仅限医学检验部门内部使用,不能出售给其他医学检验部门、医院及个人。国内舶来的概念监管更加松散,但刚刚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给出了规范LDT的指引,头部企业的优势将得以巩固

两者的关系并非替代而是互补,IVD是标准化而LDT是定制化,未来都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公司分享了其在LDT服务和IVD产品的布局,两张图展现的非常非常清晰,似乎不用赘述了。

癌症诊疗离不开医院这个场景,而公司IVD产品入院的模式其实很有意思,似曾相识的打法。

泛生子华大智造战略合作推出了多种通量的测序仪,而测序仪器的使用需要复杂的教学指导和配套的IVD试剂产品,而每家医院通常只能容纳两三家公司的产品入院。面对具有产品黏性和排他性的市场,入院策略是将性价比高且满足临床刚需的仪器送入医院,通过持续提供高毛利的IVD产品获利


在谈及入院问题时,王思振提到,“在这个行业里面想成长成为一个真正巨大收入规模的公司,非常重要的是产品线完整和平台化的商业能力“。

举例来讲,每谈一个大型的三甲医院,都是非常艰难的to B销售,一旦入院成功,只入一个产品那是血亏,cover不来时间成本,但如果有全线产品,迈出第一步后很容易就对全部产品敞开大门。与药厂的合作也是同理,未来进医保亦是如此。

泛生子在入院的竞争中还有一项优势,非常契合行业特质——自主专利“一步法”。


技术创新驱动

公司的技术大牛焦博士,向我们介绍了“一步法”,它将原本需要8-24小时才能完成的检测过程缩减到了1.5小时,并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这不仅仅大幅缩短了患者等待报告的时间,在商业化竞争中也有重要意义。

“一步法”的高效便捷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实验室空间占用和操作人员训练成本,节省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使得医院能够获得更大收益,而自研试剂的低成本,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利润空间。此外,这种整套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基础条件较弱的公立医院在院内展开NGS检测。

这种通过专利技术降低成本的故事,是技术创新驱动的行业该有的样子。


Anyway,与泛生子的初见,留下了蛮不错的印象,在考虑老龄化的配置组合时,可能提供了一个以小博大的奇兵思路。


 $泛生子(GTH)$   $燃石医学(BNR)$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网页链接#雪球调研团走进泛生子# }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1-06-18 15:16

人口结构老龄化,是未来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而其必然性提供了资产配置方向的确定性。

2021-06-20 11:15

艾德生物你没关注吗

2021-06-19 09:45

可以调研一下燃石不?

2021-06-19 06:40

a股不上市吗

2021-06-18 14:16

还在思考中

2021-06-18 14:07

福寿园生意会越来越好!

2021-06-18 11:10

不错啊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