唏嘘!又有一家房企将总部搬离上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1

上海大虹桥,见证了诸多房企的崛起,而如今已然不见新人来,唯有旧人归,近期,又有一家房企要将总部搬离上海。

弘阳集团成立于1996年,公司总部位于南京。于2018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是一家以商业运营、地产开发、物业服务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综合型集团。

据悉,刚刚结束26周年庆典的弘阳地产即将搬回大本营,正式结束了上海、南京的双总部战略,接下来,弘阳又将重回到,以南京总部为单核心的运营模式。

当年弘阳搬上海时,还非常隆重地在上市平台发了一份公告,这大概是史上少有的将设立新总部以公告的形式发出来的房企,尽管如今大多落得一地鸡毛。

但在当时,弘阳作为长期扎根江苏本土的房企,将总部落地上海,确实具有标志性意义,意味着弘阳集团从此将从一家区域性房企,正式转变为全国性扩展的大型房企。

无奈现实太过骨感。仅经历了短暂的间歇,市场骤变,弘阳集团也陷入了困境。

对于弘阳地产来说,“撤离”上海滩早有端倪。

早在去年年底,弘阳地产就进行了新一轮的区域调整,区域架构将由原来的10大区域缩减至7大区域,并且有多个高管离职。

而今从虹桥撤出来看,这些操作虽属不得已而为之,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对公司降低成本还是很有效的办法。

对此,弘阳方面回应,弘阳地产一直是江苏南京本土企业,总部大楼也在南京,上海办公楼为租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部,另外,确实有部分在上海的南京员工都主动回南京总部,方便业务开展。

不过,在地产寒冬下,弘阳地产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评级遭下调,再融资风险上升,3月14日,惠誉将弘阳集团及弘阳地产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B”,评级展望“负面”。惠誉认为:“该集团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4月份到期的债券,但由于其资本市场渠道仍然受限,再融资风险正在上升。”

此外,在地产黑铁时代,弘阳不得不面对业绩下滑、债务到期的困境。

1–5月,弘阳地产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金额为155.2亿元,同比下降60.86%。

在今年下半年,弘阳地产还有两笔美元债券到期。分别是:今年8月到期的2.75亿美元;今年10月到期的2.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弘阳对外的提法一直都是“双总部”,也尽管维持了这么久的双总部概念,但是目前看到的各种情况都绕不开一个现实弘阳的优势仍在大江苏,此次将总部从上海撤离,这也意味着未来弘阳地产将更加聚焦于江苏区域。

双总部回归单总部,未来或许会成为很多设立双总部房企的统一动作。不知道待2022年结束,这些曾经上海的得意者们又能留有几家还在坚守呢?

全部讨论

2022-06-11 18:52

让我想到批多多的崛起,爱玛电动车的高增长,消费是在下沉?

2022-06-12 14:50

是不是和恒大搬回广州有点儿像?

2022-06-12 11:16

还好只是个房产公司,这局面在香港和美国都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