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增加流动性是为了预防发生系统性风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微信公众号:ProphetWang

上一轮大牛市始于1849点,但对投资者来说,记忆犹新的应该是“8.16光大乌龙指”事件。在经历了数年长期萎靡的下挫行情后,大多数投资者对1849“单针见底”的含金量持怀疑态度,一方面深知“下跌不言底”,另一方面A股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种形态的“大底”。

笔者当时初入股市四五年,对技术面颇有研究,直觉告诉我2000点到2200点会是一个底部区域,所以那段时间一直紧盯大盘,感觉会有一根旱地拔葱的大阳线来扭转长期颓废的走势,然后它就真来了。

光大乌龙指事件后,有不少股市“形态高手”称此根K线的寓意为“仙人指路”。在笔者看来区区70亿就能撬动大盘,说明上方的抛压很轻,突破指日可待,笔者看准了底部区间,但在之后磨底的一年中意志逐渐萧条,以至于错过了牛市第一波券商的疯狂,一直耿耿于怀。

今年下半年毛衣战平息后,股指一直在2880至3040的区间徘徊,给笔者的感觉很像2013年磨“底”的那一波。今日收盘沪指收跌,终止了八连阳(期间有一根是假阳线),高位连板的次新股和妖股放量下挫,临界点渐行渐近,是突破向上?还是新一轮下跌开始?其实这段时间管理层一直在悄悄的在释放流动性。

上一轮牛市的终点是管理层谋求资金去杠杆,然后我们经历了数次的千股跌停千股涨停。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会加大抛压盘,而加速下跌的始作俑者则是流动性的缺失。

这两年管理层一直吊在嘴边的二句话:

一则“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村长“尊重市场”的态度,也从侧面表明了看待市场的态度---不轻易干预。那么释放流动性变成了裁判唯一能做的事:

1)加大资金使用率:今年8月融资融券标的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容,数量从950只增至1600只,并配套取消130%的强平警戒线,当低于阈值时投资者可与券商商议补充固定资产或现金等价物。

2)增量资金的引入:今年9月取消QFII RQFII的额度限制。

3)激活上市公司:今年10月出台细则,允许创业板股票借壳上市(科技类),恢复废除多年的跨界定增,分拆上市也在议程中。

从8月后妖股连现,股权转让大行其道,一方面借着纾困的名义化解股权质押的风险,让国有资本炒到了个好价钱。(此处较为敏感,细细品,细细品)另一方面盘活已上市公司的价值含金量。裁判无为而治不搞特停,那也能让资金有的放矢,大炒特炒。中立的态度并没有错,但从这三个月的个股走势看,资金面优先的定理过度放大,肥了游资,倘若韭菜后续乏力,对手盘缺失,岂不是另一种流动性缺失的表现吗?

二则“加大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科创板的设立其中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加大信息披露,让市场去博弈。虽说目前主板和创业板尚未实行注册制。到了强制退市环节,对信息披露深层次的剖析,你会发觉,管理层“有失公允”,但却是多了点“人情味”。

今年已退市的股票中,除了迫害公众生命安全的长生生物外,其余大多都是“面值退市”。诸如扇贝走了第三季的獐子岛,重大财务造假的康美和航天通信都处于可交易状态。裁判一方面兼顾个股流动性,让资金面来做公允决断,另一方面苦口婆心频发公告,警示投资者“有风险”。

这就好比一醉汉闯进了姑娘房间,把姑娘逼到了床脚,不管醉汉之后想做什么,你好歹要在床脚留给姑娘一扇能逃跑的窗吧,而且窗的高度必须合乎情理。至于姑娘最终没跑是人太矮了够不着,还是自愿跟醉汉你侬我侬,那就不在讨论范围内呢,反正给了你能“逃走”的窗。

同样对于被特炒后高管高位减持,你细细品,除了公告外,第二个交易日并未特停也并未一字跌停,给足了你逃命的机会,至于你走不走,那是你自己的事,反正你是能“逃走”的。

资金为上,用我一好友所说,现在炒股很简单,只做有换手率的票。可能这也算是苟且于市的不二法则吧。

全部讨论

2019-12-12 22:50

一直关注,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