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子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3
不要误导别人,那个是中位os不是平均os,盲态mos这个数据以后是不会再变的了。而且对照组mos一定也是成熟的,因为如果不成熟,实验就是失败的。现在有个最关键的信息是对照组mos是多少,知道这个大概就能知道实验成功率有多高了。如果9个月以下,大概率可以成功,如果接近10个月,恐怕有风险

热门回复

2023-11-17 19:31

不是这样的,mos是按死亡时间排序的,跟入组时间没关系,简单说就是把死亡一半人的生存月数从小到大排序,排到第204个的生存月数就是mos,后续入组的没到10.5个月的,如果生存月数少于10.5个月,那么mos还会降,但是不会再增加了

我有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整体中位数10.5已经确定的话 那结果已经出来了 按照差异不明显判定就好了 那数据委员会为什么建议让实验继续做下去取得后发生的数据呢?

2023-11-17 18:49

已经解释过了,后入组的存活的OS按入组到8/31算的,有不少入组还没到10个月,会排在前204。这些继续存活会掉出前204。MOS会变化。

2023-11-17 15:53

你是对的,是整体MOS,但是因为未死亡的是按8/31截尾的,所以10.5一定会变化的。

2023-11-20 10:07

10.5是盲态总样本的数据,没办法知道对照组的数据,IDMC可以看到对照组的数据计算HR,HR没到0.72所以要继续啊,我理解就是随访时间不够,存活的人按8/31截算OS导致当前HR是失真的,只要当前失真的HR是有效,那最后肯定有效。

2023-11-18 14:21

因为这是整体的mOS,有可能试验组是11个月,对照组是10个月(打个比方,不是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优效不明显,但是对照组的mos已经不会变化,试验组还有可能增加,所以还要继续做下去,看看试验组最后的mos是多少。

2023-11-17 20:23

这个解释我觉得还是合理的,但是没看到啥官方说法。

很清晰,期待拖尾效应发力

2023-11-17 18:31

不能这么算,因为不是同时入组,所以不是说死亡204人,就可以确定整个408样本的mos。

同意,最关键数据就是对照组 mos 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