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提案”引发的黑色喜剧,拨开迷雾看华大智造的内在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近日,美国国会两院提交的一系列生物安全相关法案草案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涉及到包括药明康德华大基因华大智造在内的多家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引发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尽管这些议案提出限制美国政府资助机构使用相关公司产品和技术的可能性,但分析人士指出,该类涉华提案从提出到落地的过程复杂且通过率极低,根据学者张腾军的研究,在第117届和第116届国会上涉华提案成为法律的比例分别不足1%和5%,显示出此类提案大多停留在初期阶段,并不等同于实质政策。

然而,由于市场对潜在风险的过度反应,上周五(1月26日)至周一(1月29日),相关企业股价出现大幅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生物安全法案》中的部分内容存在诸多低级错误和误导性信息,如同一部黑色喜剧。

例如,提案中提及的关于药明康德接受“军民融合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的说法有误,实际上仅是二级市场上短暂出现的相关军工基金持股情况,且持股数仅为2000股和15500股,与事实相去甚远。

再如,提案中声称“华大与军方合作收集百万无创产前检测数据以改善人口质量”。这实际上是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尽管NIPT确实涉及到基因数据的检测,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口质量,但这与军方没有任何关联。

令人惊讶的是,全球对NIPT检测最为重视的国家是美国。2020年9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发布了新指南,将NIPT的检测范围从存在风险或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扩大到所有人群。

此外,提案中的美国政客甚至不合逻辑地进行了“连坐”,声称“华大智造”是华大基因的子公司,因此也应当承担责任。实际上,华大智造的业务并不涉及数据安全,它仅仅是一家测序设备提供商。简单来说,在基因测序的产业链中,华大智造的角色更像是提供工具的人,而不是实际进行操作的人。客户使用华大智造的设备产生的数据,完全由客户自行保管。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华大智造的产品存在数据泄漏的安全漏洞。相比之下,美国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却因多次曝出重大安全漏洞而受到监管机构的关注。2022年,FDA、CISA共同曝光了Illumina多款设备存在安全高危漏洞;2023年,在国内药监局的要求下,Illumina召回了277台测序仪,原因正是这些设备存在网络安全隐患,导致仪器无法生成正确结果或产生数据安全风险……

提案中存在的种种谬误和逻辑硬伤揭示了其背后的本质——在特定政治氛围下,部分政客试图通过放大中美矛盾以吸引选民关注,而非基于严谨的事实调查和专业评估。例如,提案牵头人之一迈克·加拉格尔虽不具备生物技术背景,但却一再借机炒作中国议题。

长期投资者应看到,短期股价波动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在经历一系列黑天鹅之后,部分国内生物科技企业的估值已经不高。以华大智造为例,当前其市销率已接近国际竞争对手Illumina,考虑到后者近期业绩下滑,这一估值水平并不合理。

随着行业回归常态发展,华大智造在2023年面临变局,不仅装机量有望提升,客户群体和生态圈拓展也在稳步推进,加之与Illumina达成专利和解后加速国际市场布局,公司的成长路径展现出较高的确定性。

因此,在悲观情绪弥漫的市场环境中,战略性的看好并投资具有竞争力的龙头生物科技企业,如华大智造,可能将带来较高的胜率和回报率。鉴于当前监管层对市场的积极呵护态度以及优秀生物科技企业展现出的业绩韧性和增长潜力,市场对这类企业的价格歧视现象有望逐步消除。极端行情下的深蹲,或将为生物科技行业的未来崛起铺垫一场震撼的“大反攻”。$华大智造(SH688114)$

全部讨论

01-31 19:48

提案最多是导火索,核心是我们股市现在太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