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郭鹤年家族抄底内地楼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作者 | 刘莹

出品 |焦点财经

继将嘉里物流转手顺丰控股后,嘉里建设(00683.HK)再将位于香港的两宗货仓以46.2亿港元的代价卖给了华润物流,继续对旗下仓储资源进行整合。

出售香港两货仓

5月22日,嘉里建设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Giant Assets Holdings Limited于5月20日接受了华润物流方面提出的具有约束力的书面要约。据此,公司(卖方)同意出售且华润物流(买方)同意购买,通过两家中间控股公司持有货仓的BELMINTON INC.及DEC LIMITED(“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及所有相关的股东贷款(如适用),总代价为46.2亿港元(以惯例调整为准)。出售事项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拥有目标公司任何权益。

上述两家目标公司分别持有沙田货仓和柴湾货仓。其中,前者位于中国香港新界沙田山尾街36-42号,此番出售的代价为23.3亿港元,截至2021年底的账面值约14.6亿港元;后者位于中国香港柴湾嘉业街50号,此番出售的代价为22.9亿港元,截至去年底的账面价值约22.8亿港元。

对于出售原因及募资用途,嘉里建设表示,董事不时对集团的资产进行策略性检讨,期望为股东带来最大回报。考虑到Covid-19疫情下的现行市况、集团的财务状况及货仓的营运表现,董事认为出售事项为公司提供了绝佳的机会释放货仓价值,并让公司能循环资本以加强集团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营运。上述出售所得的46.15亿港元款项净额将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

资料显示,老牌港资企业嘉里建设由郭鹤年家族持有,主要业务为物业(嘉里建设、长春产业、Shang Properties Inc、PPB集团—物业部)、物流(嘉里物流)、酒店(香格里拉集团)、食品与农业(丰益国际、联邦集团)、海事(太船航运、POSH、PaxOcean)和其他(嘉通院线、嘉里一酒香有限公司和K2)。对于嘉里建设而言,整合旗下仓储资源,或是其调整现下产业组合和现金流的重要方式。

比如,去年9月时,嘉里建设曾将所持嘉里物流部分股权转予了王卫所实控的顺丰控股。此番出售使得嘉里建设的收入结构进一步改变。在2021年年报中,嘉里建设未计入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股份所录得的一次性收益基础溢利为62.7亿港元,增加48%。

300亿加码上海

一面出售仓储物流业务,另一面,嘉里建设则在加码布局以上海为主的内地城市。此时“调仓”,嘉里建设似乎更多是为了抓住时机抄底。

截至2021年底,嘉里建设在内地及香港共有12个发展物业,其中内地物业包括郑州、沈阳、福州、杭州等8个城市,另有8个大型综合用途项目位于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沈阳。

去年一年,嘉里建设的土地储备楼面面积增加约 600 万平方尺(约66.67万平方米)。其中,仅两宗位于上海的项目总楼面面积就达到了530万平方尺(约49.24万平方米),总耗资约193.43亿元。今年年初,嘉里建设再斥资133.29亿元将上海市黄浦区金陵东路综合用地收入囊中。近一年来,其在沪投入的购地款已超过了300亿元。

不久前的业绩会上,嘉里建设管理层还提到了上述金陵东路项目。管理层表示,该地块虽大,却可以“同时对长短中的资金流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调节,有一定重要的意义”。同时,管理层还透露,未来将兼顾内地与香港的发展步调。

事实上,内地业务已在嘉里建设的整体业绩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21年,嘉里建设共录得179.1亿港元的合约销售额,其中,来自香港的合约销售为93亿港元,来自内地的合约销售为86.1亿港元,二者相差无几。

从租赁收入上来看,上述同期,嘉里建设共录得53.4亿港元的物业租赁收入,其中,香港投资物业收入为12.9亿港元,内地则为40.5亿港元,同比上涨15%。整体来看,香港及内地分别占集团租赁总收入的比重为24%及76%,内地已超过香港。

尽管接连出售资产,嘉里建设的现金流压力其实并不算大。截至2021年底,嘉里建设的可动用资金为523.1亿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74.4亿港元,未动用银行贷款信贷额为348.7亿港元。此外,公司的负债比率还有所下降,同比下降790基点,仅有17.2%。有分析判断,卖掉香港仓储后,表态要“兼顾内地与香港发展步调”的嘉里建设,仍会继续在内地抄底捡漏。